复旦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复旦大学 > 新闻公告 >

眼耳鼻喉科医院“防疫真演习”背后来看院长手机里的那款“神秘程序”

2021-08-31 0 新闻公告 来源:复旦大学新闻网

80%……

9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不时翻看手机,只见手机屏幕上,随着进度条前移,一串数字飞快地上升。20秒后,进度条终于抵达100%。四轮核酸报告全阴性!周行涛长舒一口气,他知道“这次医院的演习测验,我们即将顺利测完交卷了!”

18日以来,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演了一场“真枪实弹”的防疫“演习”。接到闭环排查指令后,全院4300余人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核酸检测,无一人遗漏。后续每一轮全员核酸复测均在2小时内全部完成采样。

有序、快速、精准的核酸检测成为本次“防疫真演习”顺利完成的制胜关键,而在这个过程中,院长手机里的这款“神秘程序”功不可没。

下面小编就带你来揭开这款程序的神秘面纱。

实时精准,“真演习”下的实战检验

数字化管理程序的数据测试界面

这款“神秘程序”是医院自主研发的一个软件。在传统手段下,全院核酸检测完成情况需通过人力资源部人工统计——各科室上报名单,人力资源部汇总后比对核酸检测结果,梳理出未进行检测的人员名单。由于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过程存在时间差,同时人工核验的方式可能存在误差,效率不高,因此每次排摸都会耗费巨大的沟通成本。

这款自主研发的程序平台能够实时、精准地反映全院核酸检测的完成情况。人力资源部通过后台管理界面,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各科室的完成率,还能够随时导出未完成检测的人员名单,实现快速排查和干预。针对一周3测的重点人员,平台也能够实时显示他们的姓名和完成次数,方便实时监测。

在本次“真演习”中,8月19日全院接到5:00-7:30完成核酸检测的通知。6时40分,监测程序实时跟踪到全员完成率90%。人力资源部启动干预程序,导出未检测人员名单,分配至相应科室分头确认未检情况。7时05分,人员核对完成,通知漏采集人员进行补扫,核酸检测完成率10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眼耳鼻喉科医院“防疫真演习”背后来看院长手机里的那款“神秘程序”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