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蹈专场在相辉堂上演
6月6日晚,复旦大学学生舞蹈团“踏歌起舞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蹈专场在相辉堂上演。复旦学子以舞蹈作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风貌,献礼建党百年。为了回应广大师生的热烈期待,舞蹈团于演出当日加演一场,并在线上直播,两场演出累计辐射观众超过3000人次。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亲临现场观演,并来到后台亲切慰问演职人员。
“有书生意气,执扇而起;有鼓瑟相和,飞舞作歌;有星河烂漫,仰首凝神;有医者使命,负重前行。 ”演出既有《采薇》《相和歌》《纸扇书生》《响屐舞》等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汉唐古典舞,也有舞团原创作品《望道》《日复医日》等传递精神力量的现当代舞,还有致敬经典、融汇古今的《小踏歌》。一方舞台之上,仿佛时空轮转。观众们热情不息,沉浸在饱含着传统韵律与当代脉搏的舞蹈文化中。
2020爆发的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复旦人也闻令而动,唱响了“团结、服务、牺牲”的时代强音,“党员先上”成为复旦在抗疫斗争中最鲜明的标志。学生舞蹈团以原创编舞的形式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日复医日》采用群舞与双人舞交替的方式,呈现医务人员在前线救死扶伤以及他们背后的力量。
原创舞蹈《望道》讲述的是一个当代大学生以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手稿为媒,穿越到过去,见证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舞团学子以当代大学生身份回溯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满腔热情展现了革命年代师生们的理想与信念。通过这支舞蹈,陈望道先生在艰苦斗争期间弦歌不辍,教育出一批批青年学子为共产主义传播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不朽贡献的事迹骤然立体。
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舞蹈联盟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学生舞蹈团成立了复旦大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吴越踏歌传承基地,用舞蹈的形式发掘、传承、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开展文化寻根,树立文化自信。在汉唐古典舞专家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舞团学子结合历史考据和今人理解, “响屐舞”呈现在复旦校园,以传统的平仄起伏谱写新时代的华彩乐章,展现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下的自然唯美,自由洒脱的舞蹈风格和审美韵律。2020年1月,这支舞蹈也登上了欧洲巡演的舞台,以舞蹈为媒,编织文化交流的纽带。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舞团毕业生刘昱萱的原创作品,2018届的毕业生后将其改编成为当年的毕业舞。如何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需要青年人在大学期间,乃至人生中很长时间努力探寻。学生舞蹈团的成员们用传神的肢体语言深刻诠释了星空般深邃宽广的胸中沟壑,和坚定不移的付出进取。
2021年,复旦大学学生舞团受邀参演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田湉老师系列作品《俑III》中的作品《小踏歌》,舞蹈延续了中国古代舞俑的意象主题,对埋藏在浩瀚沙尘与历史典籍中的身体姿态进行重访与探索。该作品于2021年3月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获得高度好评。《小踏歌》连接了当下与未来,是对中国古代舞俑意象主题的延续,也是对《踏歌》《相和歌》《采薇》等经典汉唐舞作品的编创者孙颖先生的致敬。穿梭过浩如烟海的历史与文物,在《小踏歌》的演绎中,复旦学子穿梭过历史尘霾的烟海,经历着复兴传统舞蹈的学步,传递塑造着中华文化的文脉,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复兴与文化自信的夯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鲜衣怒马少年时,一群少年执扇而来。舞蹈《纸扇书生》中,舞者们以一把纸扇,将大家带回千年,用舞蹈去诠释国学精神,去回味少年郎飞扬的读书声,去体会那个时代万卷书中心系天下苍生的胸怀,去感悟那点滴年少的轻狂,是意气风发,是未来可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相和歌》创作取材于汉画像砖上的盘鼓舞,力图复现腾踏于盘鼓之上、回旋于盘鼓之间“体如游龙,袖如素霓”的姿态。踏乐而歌,踢鼓起舞,摆臂抬足,款行快步。衣袂随律长扬,裙裾与音圆飞。诗经妙章,雅乐新曲,鼓瑟相和。闻歌而心静,似穿越千年见古风朴真;观舞而神端,可一窥盛世风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展现了汉唐乐舞的“翘袖折腰”的舞姿形象,将春秋战国时期的舞蹈元素与现代审美特质相融合,保留古典韵律的同时赋予时代新意。“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儒家大同理想,跃然台上。
在舞蹈作品以外,复旦学子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音乐类节目。Poptricks人声乐团将多首耳熟能详的金曲巧妙地穿插编排起来,组成一曲爱与青春的颂歌。复旦大学校园十大歌手冠军高逸凡献唱一曲《起风了》。“逆着光行走,任风吹雨打。”歌曲表达了少年初创世间的勇气与奔赴,待到风起时,且随心之所动。
在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学生舞蹈团用优美绰约的舞姿,带领观众穿梭时空,重温历史、守正创新,用贯穿春秋汉唐与新时代奋斗征程的精彩表演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献礼。舞团学子们将继续以饱满的情感与丰富的作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蹈专场在相辉堂上演
相关推荐
- 旦复旦兮送福来!全球复旦人,快来领取来自书记校长的新春祝福
- 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公共卫生学院“信息无忧”实践队课题获三区疾控中心“点赞”
- 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复旦上医人!
- 聚焦重点,谋划思路 复旦大学召开暑期专题务虚会
- 复旦大学张人禾院士领衔的“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健康全因图谱国际合作研究” 项目获批立项并启动实施
- 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
- 平台善治,“中国网络理政十大卓越案例”发布
- 教育部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文艺汇演
-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率队调研复旦大学 多维度深入研讨推进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 互利共赢,打造校局合作新高地:上海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模拟与评估重点实验室揭牌,首届复旦城市环境治理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 复旦大学召开组织工作会议
- 回望大师风采,铭记不朽精神!“挚爱·至德”谢希德百年诞辰纪念展开幕
- 沈国兵:浦东引领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 李 琴 陈家宽:十年禁捕:为全局计,为子孙谋
-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精神
- 台风来临!开学第一天,焦扬一行检查秋季开学和防台工作
- 复旦大学2021年创新教与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 “讲鲜活的改革开放史,做历史的参与者!”这门“四史”课,与你我息息相关
- 浙大“双脑计划”推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
- 《2019年度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