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开讲!疫情下,留美学子应当这样做好自我管理
近日,复旦大学承办的“教育部留美学子线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平台”系列讲座第二场——“新冠疫情下的自我管理:个人防护和心理管理”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治道楼和汉堂开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和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分别从医学防护和心理调节的角度为在海外的广大留学生们提供了防疫抗疫应对建议。本场讲座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仓静主持。
仓静在讲座开场之前简要介绍了平台成立的背景,回顾了5月29日平台启动仪式上由张文宏教授主讲的首场讲座及其引起的热烈反响,以及中山医院在此次防疫战疫中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季建林做题为《疫情下的心理管理——应激反应和心理的应对》的报告,从介绍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后人的心理行为的应激反应入手,结合当前疫情的背景,鼓励大家积极面对疫情期间的压力,对于疫情期间的情绪行为自我管理的建议,包括“三心二意四平八要”,即有信心、有耐心、要小心;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传染病法”的践行者,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鼓励大家保持平和的心态、平稳的心情、平常的生活、平安的期望;做到“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坚持运动、注意分散、情绪放松、饮食均衡、保持距离、守望相助”。
胡必杰生动形象地为在美留学生介绍《新冠疫情下的自我管理——图说真假个人“防身术”》。他从戴口罩、戴手套、消毒剂、安全社交距离等角度详细介绍了科学的防范知识,加深了大家对如何防范新冠疫情的认识。结合在美留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胡必杰还为大家厘清了一些防疫误区,如普通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区别及使用方法;自制雨衣防护衣具没有经过科学的无菌处理,也很难起到防护作用;如何乘坐电梯、如何使用公厕等;搭飞机回国如何减少感染风险,等。
随后,两位专家与线上参与者进行了互动交流,为大家释疑解难,就海外留学生所关心的跨文化交际、口罩重复使用、在美留学生的心理压力、留学生家长的心理压力疏导等问题一一支招。
此次受教育部委托,复旦大学承接设立“留美学子线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下,复旦大学将连续推出系列在线讲座和活动,主题涵盖留学生们关心的方方面面: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个人身心防护建议、网课学习指导、就业辅导、疫情期间心理调节、一线抗疫故事等,从多个角度为在海外的留学生们答疑解惑,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给留学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此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十余所医院的在线诊疗平台也将为留美学子提供实时在线咨询。
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二场开讲!疫情下,留美学子应当这样做好自我管理
相关推荐
-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历史地理研究》发刊研讨会举行
- 复旦大学与绿地集团开启新一轮合作 服务长三角 共建创新校区与医学园区
- 许宁生:奋发图强的复旦大学
- 第二场开讲!疫情下,留美学子应当这样做好自我管理
- 复旦学子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再创佳绩
- 复旦留学生冬奥会上做志愿者
- 复旦大学召开医教研“十四五”服务上海专题座谈会
- 新一代复旦人该如何走好新长征路?焦扬为2020级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课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团队合作研究证实现代人抵达华南不超过六万年
- 焦扬:高校如何为科创策源赋能
- 复旦大学抗疫纪录片《待到卿云烂漫时》发布
- 精准PET/CT弥补传统影像检查“盲区” “复旦肿瘤”专家突破高危前列腺癌诊治瓶颈
-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附属妇产科医院张锋团队发现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病新致病基因
- 复旦大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升旗仪式举行
- 复旦携手广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 复旦科学家研究成果入选《自然》(Nature)2019年度十大杰出论文
- 抗美援朝70周年!央视纪录片,播出了这些复旦英雄儿女的故事
- 听音频!这首好听的《Mojito》,复旦学子改编!获得周董授权!
- 化学系张凡团队报道新型近红外荧光分子用于生物医学多重成像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