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驰援武汉的上海医生钟鸣和上海五院50名战士回家啦!复旦497位援鄂英雄悉数荣归
离时临近年关,风雪载途。归时阳春三月,柳暗花明。
4月6日,钟鸣医生回家了。
他是第一位驰援武汉的上海医生。1月23日小年夜,单枪匹马奔赴武汉前线,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和武汉“守军”共克时艰。迎来援鄂“战队”并肩作战,送走“战友”继续坚守,这位最早逆行的上海援鄂医疗专家,也是最后一批返沪的复旦抗疫战士。
在武汉疫情“震中”、武汉金银潭医院奋战75天,钟鸣终于能够回家,昨夜他在采访中表示,“为武汉付出了太多感情,现在回家的心情非常复杂。”
4月6日凌晨,钟鸣在朋友圈发文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在援鄂期间,钟鸣一直战斗在武汉金银潭医院ICU病房。“我们最高兴的是,病人转去普通病房没有再转回来,这就意味着他最终能出院了。”钟鸣说。
金银潭是武汉最早救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是疫情中的“暴风眼”。这里的ICU收治的都是最危重的病人,“重症医学就是危难时刻最需要医疗救助的学科”,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的使命。钟鸣带领团队收治的是重症中的重症,很多人最后都会用上ECMO(人工肺),这个被誉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终极武器”,可谓是“暴风眼中的暴风眼”。
素有“ECMO大神”之称的他,有着将近20年危重症的治疗工作,曾参与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但是这一次“过去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似乎难以奏效”,“想象中的ECMO力挽狂澜的效果,并没有达到”,他被这种全新的挑战打得“举步维艰”,开始反省自己做得“并不那么好”。
打击之后,就是反击!钟鸣不断尝试新的救治手段,“谨慎再谨慎,小心翼翼地守护病人的每一分钟”,两个多月来,他逐渐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也渐渐摸清了一些规律。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出院,越来越多的家庭得以团圆。
“给苦难的人带来希望,我想这就是医务人员的价值所在。”钟鸣曾说,医护人员只有来到前线,才知道这场疫情给武汉百姓带来了多少痛苦,而他们的价值就是给病人带来希望,“有了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一次采访中,钟鸣曾被问到:“疫情过了之后第一件想做的是什么事?”
他沉思片刻,双目微红:“我想去平常地上一天班,我想平常地过一个周末,然后重新体味一下过去每一天每一天。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么平凡的生活,是那么地重要,那么地可贵。”
他说:“我下次还要回来,我要脱掉口罩,自由地呼吸武汉新鲜的空气。”
在钟鸣和战疫英雄们的奋力拼搏下,他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钟医生,欢迎回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首位驰援武汉的上海医生钟鸣和上海五院50名战士回家啦!复旦497位援鄂英雄悉数荣归
相关推荐
- 徐瑜璐 朱亮高:回应时代呼唤 不负历史重托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0年度致敬“医路奋斗者”微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暨最美“医路奋斗者”访谈分享会举行
- 上海市委副书记廖国勋调研复旦大学并主持召开部分高校党委负责同志座谈会
- 校领导一行走访调研复旦各附属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 科研攻关争分夺秒!面对疫情大考,复旦怎样答题?②
- 刘学新一行赴复旦大学调研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许宁生校长参加微电子学院教工党支部“为党分忧 奋力攻坚”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卸下西藏阿妈背负40年的“大山”,“沪藏接力”救治背部巨大脂肪瘤患者
-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 安宁疗护病房里,他们为生命摆渡
- 穆穆、张人禾两位院士受聘担任上海市气象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 筹谋全球一流国际医学中心 校董捐给复旦5个亿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复旦大学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辅导报告会
- 复旦第12届“学术之星”揭晓!5名同学获特等奖,31名获“学术之星”称号
- 2020年复旦大学五四云晚会举行
- 人气爆棚,复旦上医这门宝藏课程魅力在哪?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许宁生这堂专题党课,带领复旦人朝着世界顶尖大学目标奋进!
- 如何建设“第一个复旦”,许宁生校长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
- 列车晚点,这名复旦上医人却说值得庆幸
- 我校2个集体、6位同志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新闻公告
- 全体复旦人,请收好这份防疫温馨提醒 03-15
- 复旦上医2022年2月科研成果一览 03-15
- 复旦上医,共克时艰! 03-14
高考招生
- 复旦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复旦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