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近日,由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主办、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办公室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协办、学科评价中心和辽宁省重点新型智库“教育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的“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在海创大连科技交流中心举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日本广岛大学、香港岭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00多所高校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会。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姚山致大会开幕词。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和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成绩,对参会代表、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希望研讨会为与会者探讨“双一流”建设与评价问题提供一个宽广的学术交流平台。
23位国内外专家围绕“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中的理论问题、实践反思和院校经验作了大会报告。
在“双一流”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以《双一流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为题,用CCSS调查数据构建了以学习者、教育者和院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指数,强调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在高等教育评价中的重要性;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以《卓越教学——内涵、结构与评价》为题,报告了卓越教学的结构与评价,呼吁卓越教学评价从“教”的角度转向“学”的视角;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以《发展一流本科教学的形势与任务》为题,梳理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发展一流本科教学的机遇、困难和主要任务。
在“双一流”建设的经验分享方面,来自加州大学的常桐善研究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通过专业审核追求卓越质量的发展路径;岭南大学副校长莫家豪教授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出发,分析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香港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岭南大学在成为一所享誉国际、亚洲首屈一指的博雅大学的国际化经验。
在“双一流”建设的经验、问题及其评价方面,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黄福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分别以《“双一流”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评估的若干问题》为题阐述了走向一流大学的路径和“双一流”建设中突出内涵发展、分类评估、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组织与制度创新和二次评估的重要性;以大连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实践为案例,大连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马学虎教授作了题为《“双一流”建设评价与思考》的报告;以《如何建设“双一流”?顶层设计与评价制度变迁》为题,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李冲教授从政策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双一流”建设与“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差异;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蔡文伯教授在题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研资源投入对学术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的报告中,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分别测算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后,问题科研人力资源投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科研财力资源投入是学术生产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学科评估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应强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顾建民教授分别以《“双一流”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学科评估:基于学科评估元评估的思考》《回归本真:从学科生长看学科评估》为题对当前的学科评估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面向学科生长的学科评估改进设想;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同济大学蔡三发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颉教授分别以《基于学科内生指标的“双一流”评价新思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预见未来——学科发展潜力评价的理论思考》为题,提出了学科评价的新思路、新指标和新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姜华教授以《问题·数据·决策:一流学科建设的咨询报告》为题,用区域、高校和学科三个层次的案例诠释了“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建设策略。
此外,大连理工大学何晓芳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王绽蕊研究员分别以《学科嵌入式治理:一流学科生成与发展的制度逻辑》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内部治理评价》为题,从治理的角度解读学科和院校发展;广西民族大学袁鼎生教授在《生态美学的创建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以生态美学为例,系统阐述了边缘、交叉、分支、新兴和前沿学科的创建与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教授、《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马海泉教授、爱思唯尔科研管理解决方案经理张丹丹博士也分别作了大会报告。
研讨会还对16位优秀征文作者进行了表彰,并组织了两场分会场报告。
最后,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德祥教授进行大会总结。
责任编辑:杜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双一流”建设与评价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相关推荐
- 离退休工作处与二级单位共同看望失智老同志
- 大工学子在“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辽宁赛区获特等奖
- 我校在光控制金属间电子可逆转移研究取得突破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校举办“互联网+服务”培训会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 后勤无闲时,暑期更忙碌
- 大工两位教师获全国电工电子案例设计总决赛一等奖
- 经济管理学院与达伦特集团签署产学研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 华晨宝马高管应约到访经管学院
- 第十一届“心灵交响 青春梦想”校园心理剧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 【大工人物·校友篇】岳本贤:网络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战“疫”情】学校组织开展教职工报到流程演练
-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管经学办教工党支部开展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光仪学院科研团队在功率电子器件芯片领域取得突破
- 与祖国一起成长 大工学子与全省师生共庆新中国70华诞
-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育教学高端论坛”
- 夯实线上教学基础 强化混合式教学水平 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 【战“疫”情】丰富“云端”思政课堂教学 优化学生线上学习体验
- 我校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学术会议(CSLIBS 2020)
- 民族团结小我融入大我 筑梦大工青春告白祖国
新闻公告
- 抓住疫情防控“战机” 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根据地” 10-17
- 人文学部首届国庆文化周圆满收官 10-16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学校召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工作协调会 10-14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10-14
高考招生
- 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