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云南盐津教师培训在东华附校结业
日前,来自云南盐津的11名中小学教师完成在东华附校为期两周的跟岗培训。结业仪式上,东华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赵拥军、东华附校校长周卫斌、副校长张云洁以及教师代表、盐津学员们再次聚集一堂,总结收获、展望未来。
赵拥军、感谢附校对扶贫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历年的学习培训活动已在盐津县和东华大学、东华附校之间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希望学员们把所学带回盐津,逐步探索适合当地教育发展的新办法、新举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教育的力量描绘盐津美好蓝图。
周卫斌认为,已开展5期的盐津教师培训工作对东华附校而言是一个“相互学习,彼此照见”的过程。教育没有边界,他希望盐津上海两地的教育交流、互通与合作今后能更加频繁,为教育扶贫工作做出更深远的努力。
培训期间,附校为盐津老师们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浸润式的培训方案,并为每一位学员安排了一位业务联系教师。盐津学员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精神为附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附校黄婷婷老师说,通过与盐津老师的交流,她了解了当下偏远乡村教育的生存状态,内心的很多东西被唤醒、被激发,也被盐津老师们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和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渴求所感动。
盐津学员们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感谢与收获,决心加强反思和能力提升,用行动振兴家乡教育事业。黄葛槽小学金大椿老师说:“这次培训,不仅使我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也收获了友谊,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我们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普洱镇中心完小骆鸿老师充满感慨的说:“不忘初心,为家乡的孩子做铺路基石。感谢东华大学和东华附校,让我们学到太多太多。基础教育,应该把眼光放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放在孩子的终身发展上,而不只是完成短短的六年小学教育或三年的学前教育,只有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干预会对孩子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才能明白教师的使命是什么。”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东华附校通过教师培训、学生德育活动、图书捐赠等支持我校扶贫云南盐津相关工作,至今共接待盐津跟岗培训教师65名。在培训中,盐津教师们不仅提高了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还结识了很多朋友,为今后的教学互动搭建更多学习桥梁。
视频: 摄影: 杨阳撰写:严晨、张云洁 信息员:朱玥桦 编辑:李盈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五批云南盐津教师培训在东华附校结业
相关推荐
- 我校荣获2020年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高校项目办
- 2019年全国先进生产系统理论与应用研讨会暨制造系统领域NSFC基金诊断论坛在我校举行
- 朱美芳院士与东华附校师生分享“材料创新与科技强国梦”
- 《ACS Nano》发表我校在无氟防水透湿功能纺织品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学校举行2020年新教职工入职培训结业典礼暨教师荣休仪式
- 《先进功能材料》发表我校在全纤维电子皮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 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在增强型肿瘤诊疗领域取得新进展
- 行稳致远,扬帆起航——理学院举行2021级研究生线上迎新答疑会
- 我和我的大学 | 那一枚红校徽
- 学校召开统战工作研讨会
- 主题教育 | 俞建勇赴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 塞内加尔校友阿萨内一行来访
-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到东华大学调研指导毕业生就业及“双一流”建设工作
- 《应用催化B-环境》发表我校研究团队在电催化CO2还原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 钱宝钧纪念馆暨钱宝钧纤维材料奖网站开通
- 民用卫生口罩生产和科学使用有标可依 我校参与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日前发布
- 我校两位老师在上海市首届“就业创业课程微格教学大赛”荣获奖项
- 我校游正伟教授团队在生物医用弹性体领域取得新进展:自愈合材料革新体内医学应用
- 我校3个项目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2021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 国家艺术基金“海派旗袍文化传承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结题成果汇报在校举行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