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游正伟教授团队在生物医用弹性体领域取得新进展:自愈合材料革新体内医学应用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游正伟教授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赵强、叶晓峰主任医师团队合作,在自愈合材料革新体内医学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他们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名为:Self-healing polyurethane-elastomer with mechanical tunability for multiple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vivo (具有力学可调性的自愈合聚氨酯弹性体用于多种体内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论文。上海交通大学赵强、叶晓峰主任医师和游正伟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姜晨煜和我校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璐之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自愈合材料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在损伤后,能够像人类的皮肤一样自行愈合,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大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材料的使用安全性、降低材料的维护成本。因此,自愈合材料在汽车涂层、可穿戴电子、软体机器人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大多数材料的愈合过程需要额外的刺激(如加热,紫外光等),这些刺激对于生物体而言是有害的,难以在体内实施。因此自愈合材料的体内医学应用研究很少,尚未见真正利用材料的自愈合性来解决体内组织修复的报道。聚肟氨酯是近年来新兴的自愈合材料,游正伟教授团队在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实现了其室温自发自愈合,证明了其多重化学转化等特点,研制了强韧自愈合材料,并基于其建立了3D打印愈合组装策略便捷构建复杂结构,设计了可任意编程的驱动器等(Adv. Mater.2019, 31, 1901402;Adv. Funct. Mater.2019, 29, 1901058;Mater. Chem. Front.2019, 3, 1833; Adv. Funct. Mater.2021, 31, 2008328; Sci. China Mater.2021, 64, 1791; Macromolecules2021, 54, 4081;Chinese J. Polym. Sci.DOI:10.1007/s10118-021-2625-9)。在此,作者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力学可调、生物相容、生物可降解,在生理环境下具有出色自发自愈合性的聚肟氨酯弹性体。在体内病变处原位愈合组装构建修复器件,代替缝合线和金属丝在传统腹主动脉瘤、神经接合和胸骨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功能,有效避免了手术对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的次生损伤,大大方便了手术操作,改善了手术效果。这里提出的基于材料自愈合性来解决临床问题的视角,将为磅礴发展的自愈合材料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为生物医学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手段。
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东华大学励志计划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4680-x
自愈合弹性体的结构、性能,以及体内生物医学应用的示意图
游正伟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生物医用弹性体的研究,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赵强、叶晓峰主任医师团队合作,开拓其在组织修复、生物电子等领域的应用,为心血管疾病等重要医学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新型解决方案。2021年初他们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A perfusable, multi-functional epicardial device improves cardiac function and tissue repair(一种可灌注的多功能心外膜装置可改善心脏功能及促进组织修复)的研究论文(Nat. Med.2021, 27, 48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279-9)。该工作基于作者长期研究的弹性体,通过3D打印技术构筑了一种可灌注可渗透的多功能心外膜装置(PerMed),将可生物降解的弹性补片,可灌注可渗透的多级微通道仿生血管网络和基于皮下植入泵的治疗物质精准投递缓释体系有机结合,有效改善梗死心肌左室重构,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心肌修复,进而明显改善心脏功能,为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治疗,提高患者预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方法。该器件集力学支撑、血管化和药物缓释于一体,在各种组织的修复再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团队主页:https://pilab.dhu.edu.cn/zyou/yjcg/list.psp
视频: 摄影: 撰写:张璐之信息员:星禧编辑:高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游正伟教授团队在生物医用弹性体领域取得新进展:自愈合材料革新体内医学应用
相关推荐
- 校领导出席上海市精准扶贫专题辅导报告会并作主旨报告
-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滕建勇一行来校检查指导寒假疫情防控工作
- 理学院举行2017级考研学生就业指导会
- 我校举行“百名辅导员讲党史”启动仪式暨示范课展示活动
-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德君教授署名文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类民主的新形态》
- 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致东华大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的一封信
- 副校长陈革一行赴南通拜访校友
- 长宁区召开2020年欢送新兵大会 我校38名学生光荣应征入伍
- 党委书记刘承功参加机械学院2020届学生毕业大课
- 我校社区管理中心主任郭占富荣获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称号
- 遵理谨学二十载,砺志尚实续华章 我校理学院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丝路物语”教学实践展在校开幕
- 奋进@2020 | 科技战疫:东华“国家队”打出硬核组合拳
- 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东华“小叶子”服务进博会侧记
- 研究生部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交流会
- 东华大学大学生创业企业创始人罗清篮、吴亮分别入选2019年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
- 无法忘却的血色记忆——我校离休干部吴焜华、董平峰追忆抗美援朝往事
- 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院长赵新利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 2020东华大学第十二届模拟联合国大会举行
- 奋进@2020 | 莫秀梅:专注静电纺丝三十余载 不苦不累只是有点忙
新闻公告
- 庆国庆 迎校庆,21个非遗娃欢聚东华 10-07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动员大会 10-07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十次年会顺利举行 09-29
-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校友会成立 09-26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副局长郭佳一行来校调研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