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校园生活、提升“美”的素养--举办法大研究生美育讲堂
10月10日至11日,为了丰富中秋国庆期间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升感受“美”的素养,学校学生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举办了法大研究生美育讲堂。
第一场讲座—人文之美:古都京韵-皇城与园林文化于10号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举行,主讲人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崔蕴华教授,本校4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第一场讲座—人文之美)
崔蕴华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台湾大学访问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访问学者、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入选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学者。她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篇,出版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哲社项目多项。
讲座开始,崔蕴华教授首先从皇城的文化渊源讲起,介绍了“明堂”、“辟雍”等词的含义与特点,引出对于800年皇城文化的展开讲述。通过对各个朝代都城建设的不同特点介绍,总结了皇城文化的两大特点:法礼秩序与天人合一、“执中”与“南面而治”。崔教授还特别标注出,我们的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就坐落在元大都的肃清门原址处。在与同学们分享皇城的一些规划与理念后,崔教授进一步展示了她对于北京的几处著名皇家园林的详细描述,通过地图、照片、诗句等多种方式描绘了不同园林在它的山水规划背后体现出怎样的一种文化精神。如圆明园的万方安和、廓然大公、澡身浴德等景点彰显了“禹贡九州与天下意涵”的文化内涵、清逸园万寿山与昆明湖的改造前后对比展示出“叠山理水大格局”的文学观念等。
“三年不见伊,便自信能把伊忘了。今天蓦地相逢,这久冷的心又发狂了。我终夜不成眠,萦想着伊的愁,病,衰老。刚闭上一双倦眼,又只见伊庄严曼妙。”崔教授以一首刘半农的《痛爱北平》作为讲座的收尾。在她看来,文人笔下,我们的北京城有着衰老和病,也有着曼妙身影,然经过了新时代的建设,今日的北京越来越体现出世界都城的一种姿态。“北京城有它的文化底蕴,而我们每一个住在肃清门旁边的法大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文化与行动来构建出你自己的北京,当你构建的时候,其实也是文化北京重新形成的时候。”会议随着期待邀请崔蕴华教授带领同学们亲身去往园林参观的美好畅想结束,同学们报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讲座圆满举办。
10月11日,法大研究生美育讲堂中秋国庆特辑的第二场讲座—科技之美:科技的魅力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学术讲堂举行,主讲人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张宇识老师。
(第二场讲座—科技之美)
张宇识老师为科学脱口秀创始人,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参加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十余档节目进行科学传播。其创新科普也多次被《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以及新华社等报道,中央电视台拍摄其人物专题纪录片在CCTV4播出。科普中国—华为“数据基础建设”科普创作大赛执行主席,“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项目顾问。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全国20强;共青团中央“五四百年·网络青晚”唯一语言类科学节目表演者,共青团中央《中国制造日》直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教育电视台《健康公开课》嘉宾主持。
讲座伊始,张宇识老师用幽默风趣的提问开始了今天的讲座。张宇识老师首先介绍了中世纪的科技发展,从罗马帝国灭亡(476)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在此阶段,由于疫情的原因,张老师特别介绍了黑死病与口罩。随之介绍了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指出第一次科学革命是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而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是以电力与内燃机为标志。在讲述过程中张老师选择了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讲述。分别讲述了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后,张老师总结了科学与技术是互相促进的,例如显微镜与罗伯特·虎克,以及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最后张老师介绍了当代的科学技术。例如手机、5G通讯、微纳米技术等等。
张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本次讲座几度达到高潮,同学们在讲座的问答环节积极发言,踊跃向张老师提问,并在张老师的回答下获得满意的答案,伴随着阵阵掌声,此次讲座圆满结束。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在中秋国庆假期,崔蕴华老师和张宇识老师分别以古都园林和科技革命为轴,向同学们分享了人文美学、科技美学角度的独特见解,丰富了同学们假期的精神生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丰富校园生活、提升“美”的素养--举办法大研究生美育讲堂
相关推荐
-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捐资支持中国政法大学办学
- 校长马怀德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第1次校长办公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在线观看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事迹网上宣讲会暨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
- 日本京都大学前副校长山本克己来我校访问
- 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做交流研讨
- 党委书记胡明主持召开中国政法大学2020年第16次党委常委会
- 外国语学院人文战“疫”经典“云”导读系列讲座之二“爱与死亡——读《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走进一场输掉的战争”于线上顺利举行
- 《政法论坛》编辑部“法学与国家的现代性”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办
- 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校网络学习圆满收官
- 用情礼法联结你我他——我校与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法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专家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 “百年循迹——走过你来时的路”——民商经济法学院党委部署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实践活动
- 中国政法大学开展别样的老党员入党50周年纪念活动
- 高雅艺术进校园——《恋爱的犀牛》法大专场演出圆满落幕
- 国际法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暨青春讲师团党支部主题会议顺利开展
- 学校召开教学图书综合楼启用准备工作第三次协调会
- 我校召开2020级研究生新生座谈会
- 我院朱利江教授参加第八届亚洲宪法论坛并发言
- 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走访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 我校举办第六期“学工讲坛”
新闻公告
-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一行来校商议合作事宜 10-28
- 外国语学院组织“金秋长走健康行”活动 10-28
- 第五届“立格外语学院联盟峰会”举行 10-27
- 我校研究生骨干先锋岗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仪式举办 10-27
- 我校共建巴巴多斯孔院举办诗歌主题文化俱乐部活动 10-27
高考招生
-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国防定向生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