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撤退”的驻村第一书记——记中国矿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产业党工委办公室主任田玉河
公路上车来车往,田玉河像往常一样早早出发前往常台村。
开车开到半路,他忽然清醒:帮扶工作已经结束,今天不用再去常台村上班了。不得已掉头的田玉河在返程途中慢慢回顾两年的工作,场景历历在目——两载帮扶生涯虽然结束,他却已经和常台村结下了一生的深情。
自责任而始
2018年4月,经过考察,时任我校资产经营公司、产业党委办公室主任的田玉河被选派至睢宁县桃园镇常台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常台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回想彼时的感受,田玉河说:“当时心里最大的想法就是要为村里多办些实事。”
正式上任后的田玉河,做的第一件事是召开村支部见面会:然而,全村有六十多个党员,到会人数却不足20。党员的参与度不高,会上能得到的信息有限,田玉河明白,在会议室里做扶贫工作是做不好的,必须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实地考察后才有发言权”。
梳理好扶贫思路后,田玉河开始去村民家里拜访,挨家挨户访民情、察民意,全面了解村民们尤其是困难户的家庭情况。调研刚开始时,不少村民属实不太信任这个“空降”的第一书记:“一个大学里的干部来村里搞脱贫工作,行不行啊?”
但到底行不行,还是要看行动:一次拜访得不到有效信息,他就多去多问;党员参与脱贫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他就挨家挨户地去聊天,征求同志们的建议;逢年过节,他还会提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去探望“空巢”老人、病残人士、留守儿童和老党员。随着拜访次数的增加,田玉河说,自己能明显感受到大家逐渐变得热情:“村民们愿意和我亲近了,党员同志参与村支部工作也更积极了,就连村里最难缠的‘懒汉’也肯跟我交心了。”
田玉河口中的这个“懒汉”是村里的困难户,正当壮年、身体健康,却因为不愿工作,年收入比建档立卡户的平均收入还要低。思想工作做不通,村里也只能听之任之,但田玉河来了常台村之后,一有空就到他家里去谈心、帮忙。说起这位“兄弟”,田玉河自己也笑了:“我还帮忙修好了他家被大风掀翻的屋顶呢。”看着工作繁忙的“第一书记”为自己忙前忙后,这位朴实的农民也再不好意思不思进取,终于在田玉河的帮助与引导下用自己的双手摘掉了贫穷和懒惰的帽子。
田玉河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村民的真心。如今再提起这位“空降书记”,常台村的村民们已经是有口皆碑:“大学干部来农村搞脱贫工作,也能行!”
怀使命而行
常台村没有村办工业,集体经济收入都靠出租汪塘、土地以及村属的一些厂房,2017年,村里一年的集体收入只有3.4万元。村里的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单靠种地,想要在两年里完成脱贫目标,几乎是“难于上青天”。看着根基薄弱的常台村,田玉河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帮助常台村脱贫致富呢?
花了两个月进行实地调研后,田玉河最终把目光瞄准了桃园镇的“桑蚕”特色。经过走访调查,田玉河发现常台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蚕:“村子里养蚕都是各养各的,规模小,而且收获的蚕茧良莠不齐,常常受到环境和技术影响,养蚕的收入也不稳定,还容易被收购商压价。”这些问题让田玉河看到了机遇,他协助村支部和村委会,制定了“两基地一园区”的发展计划,在常台村建设“标准化养蚕基地”与“桑蚕育苗基地”,扩大养蚕规模、改善养蚕环境,将常台村打造成桑蚕种养殖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计划有了,但完成计划的钱从哪里来?光是养蚕基地就要90万元的资金投入,依靠当时常台村的集体经济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田玉河一时间有些束手无策,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他焦急得睡不着觉:“村民信任我,才支持项目的建设,要是项目完不成,我怎么跟大家交代?”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多方求解的田玉河看到了徐州市安排“六型经济”资金用于睢宁县扶贫的消息,并立刻联系县扶贫办,竭尽全力申请到90万的资金,使村里的标准化养蚕基地有了着落。但申请到的资金花在养蚕基地上就没有剩余了,而计划里还要建设桑蚕育苗基地,找不到政策帮扶的田玉河又是靠一己之力多方协调资金60万元,这才将项目都落实下来。
常台村的桑蚕产业建设步入正轨,村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在田玉河的帮助下,2019年,常台村实现村集体收入51.10万元,约为2017年的15倍,村建档立卡户平均年人均收入1.10万元,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钱流进了村民的口袋,笑容爬上了村民的脸庞,田玉河也松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
允承诺而终
在积极推动项目扶贫的同时,田玉河也没有忽视村民的生活环境。他倡议并协助村集体完成了村内道路修整、沟渠清理、旱厕改造工程,还争取协调地方政府专项经费、帮扶工作队资金等共计100多万元,先后建成常台村党群服务中心、常台村文化广场。两年下来,常台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感大大提高。
讲到常台村的孩子们,田玉河的语气舒缓了许多:“能够让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一些艺术、培养起阅读的爱好,这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通过艺术课堂进校园、夏令营等形式,田玉河把梦想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有矿大作为大后方,他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组织+高校志愿者”模式,协调矿大青年志愿者前往常台村进行支教,举办趣味运动会、悦读会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文娱生活。从一开始的拘谨不言到能够落落大方地进行节目表演,田玉河说,他们澄澈的眼神是最好的慰藉:“像我自己就对音乐舞蹈不太了解,学个唱歌也挺困难,特别希望孩子们能受一些艺术的熏陶。”
回顾两年来的经历,田玉河感慨万分。每天早上八点来到常台村,他总是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无论是耐心地一家一家上门调访,还是为了筹集资金东奔西走,他不曾动过放弃的念头。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桑苗整齐地种下了,养蚕大棚令人欣喜地搭建起来了,他常走在村民中间埋头钻研,往往是偶然间抬头看到太阳不见了才意识到天色已晚,只抹一把脸,匆匆回去吃晚饭。
怀揣着“永不撤退”的信条,如今,已经卸任“第一书记”的田玉河还是时常联系、牵挂着常台村。带着责任来到这里、怀着使命感坚定地实打实干,他最终使常台村呈现出一片“采了蚕桑又插田”的喜人景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信任和广泛赞誉,是对他最高的褒奖。
浮云遍看好山水,应对诗酒,我辈如歌。
以责任为底色,用热忱作画笔,田玉河在常台村这片土地上描绘关于富足和希望的梦想,用期冀拨开贫困与落后的雾霭,也让春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对他而言,村民们生活的改善、孩子们的成长,就是这一幅画卷中最亮眼的色彩。
新闻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 张路遥 贾龙 王雅慧摄影:责任编辑:卢进丽审核:刘尊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永不撤退”的驻村第一书记——记中国矿业大学资产经营公司、产业党工委办公室主任田玉河
相关推荐
- 学校举行2020届班级校友工作联络员、招生宣传大使聘任仪式
- 我校施宇同学入选人民日报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 防患未然,健康生活——电力学院积极开展宿舍消毒工作
- 经济管理学院“四清一绿分队”实践团开展环保宣传社会实践活动
- 产业党工委组织第七次集中研学
- 土木学院生活部组织参观一食堂后厨
- 瞄准疫情防控“五要点”,孙越崎学院战“疫”进行时
- 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发布,中国矿大位居全国第四
- 土木学院举办第十七期土木论坛之“院长有约”活动
- 【奋斗的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专题报道胡振琪教授
- 我校举行2021年高层次人才“越崎论坛”强工学科群(能源资源类)分论坛
- 第一届智能化测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参加“西北联大与中国大学精神”研讨会
- 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姚远教授来我校作专题讲座
- 外文学院举办“美丽书桌”打卡活动
- 计算机学院姜淑娟教授团队在软件测试方面取得新进展
- 环测学院团委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 我校举行202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培训会
- 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曹志冬作题为“人工智能与新冠抗疫”的讲座
- 中国矿业大学电子协会举办智能小车第二次培训会
新闻公告
- 我校离退休老同志收看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 03-17
- 我校举行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 03-16
- 我校召开实验室重点工作推进会 03-14
- 我校举办“人文浸润,芳菲四季”读书分享会 03-13
- 力土学院开展大创项目经验交流会 03-12
高考招生
-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