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青年拔尖人才新年座谈会
(记者 阎玺 肖怀宇 摄影 王雷亭)人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青年人才培养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2020年1月2日是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当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新年座谈会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三层M3M4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姜绪范、王达品,副校长李新军,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作平出席座谈,校青年拔尖人才、各学院(研究院、中心)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发言。座谈会由廖祥忠校长主持。
廖校长首先给大家送上新年祝福,表达了学校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关爱、支持和期待。他同时表示,2019年是学校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年,出台了20多份人事人才制度文件,建立健全了学校人事人才管理体系,大大推进了我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一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外引学科领军人物,内培青年拔尖人才,从事业、感情、待遇多方面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制度方面,制定人才队伍发展规划,明确高层次人才遴选标准,继续实施特殊人才专项行动计划,切实提高人才薪酬待遇,大力推动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情感方面,加强与人才的沟通交流,建立校内人才库、跟踪培育,邀请参加井冈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培训和学校各类会议,让他们更深入了解学校,与学校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目前,已有多人入选国家和北京市人才计划项目。
廖校长还特别感谢了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的总设计师陈文申书记。感谢陈书记为学校人才工作亲力亲为、倾注心血,深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带领学校教育基金会多方筹集资源,策划、指导和参与“青年拔尖人才”遴选,全力支持人才发展;并特意将座谈会安排在新年的首个工作日进行,给校青年拔尖人才进行团拜,用意深远。
会上,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晓丽简要介绍了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和2019年度项目实施情况。据悉,首批23名校“青年拔尖人才”,经过一年努力和培育,已有9人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多人发表高水平论文和获批主持国家级项目,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2019年底,学校又遴选出了第二批校“青年拔尖人才”36人。
接着,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金海娜、刘俊、乐琦、姬德强、赵新利、苏建勋代表发言,围绕国家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发表、国际期刊论文写作、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和行政工作等分享了经验心得。几位老师纷纷表示,感谢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支持与关怀,今后仍将不负学校信任,不负青春韶华,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追求卓越学术理想,继续做幸福奋斗的中传人。
36位新入选的“青年拔尖人才”也逐一作了自我介绍和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表示,能够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既是肯定和荣誉,也是责任和压力;感谢学校给予青年教师的关爱和温暖。青年老师们也纷纷表达了要加强教学科研合作、建立学术研究共同体、构建“中传学派”的愿望,和只争朝夕、为学校发展建设贡献心力的决心。
王达品副书记、李新军副校长等与会校领导,隋岩、张晶、范周、刘剑波、柴剑平、王晓红、王晖等部分学院(研究院、中心)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也进行了交流分享。他们表示,学校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和契机,希望全体“青年拔尖人才”珍惜学校给予的机会和支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高尚师德师风,立志做对国家有益、民族有利、促进学校发展大局的教学科研;同时,学校和各学院(研究院、中心)及职能部门也会成为“青年拔尖人才”的坚强后盾,为其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服务。
最后,陈文申书记作总结讲话。他分享了曾在北京大学主管人事工作的经验,要求各部门单位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决杜绝“武大郎开店”的用人思想;应不断理顺体制机制,竭诚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他肯定了近两年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上下一心求发展的工作干劲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及我校2019年人事人才制度改革的初步成效,希望大家紧抓难得机遇期、勠力同心谋发展。他强调,人才工作要坚持“引育并举、以育为本”,这也是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设立的初衷,期待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给予每位优秀青年老师“一张安静做学问的书桌”,支持青年人才潜心问道、勇攀高峰。陈书记指出,无论谋发展、还是做学问都要具有问题导向和危机意识,要把个人发展融入学校发展之中,服务国家发展需求,顺势而为;要知己知彼,不断看到自身的差距,早日达到“拔尖”的要求。对青年拔尖人才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对廖祥忠校长和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爱校如家,对广大教职工主动为学校拼搏干事的精神,陈书记深表谢意、感动和为之振奋,并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凝聚担当作为的人才气场,营造奋进拼搏的中传文化。
同时,陈文申书记还非常关心青年人才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希望青年人才不要超负荷工作;要求各学院(研究院、中心)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各职能部门解放思想、不拘一格,不断改进服务,在青年人才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托举等方面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支持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地做学问;学校也将统筹资源、积蓄力量,加大支持力度,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让人才在学校工作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廖祥忠校长补充说道,“青年拔尖人才”培育项目是学校的创新之举,对学校未来师资和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今天很欣喜看到学校有这样一支有理想、有担当、有气度的学术队伍,希望各位“青年拔尖人才”一定要志存高远,为理想努力奋斗,产出更多高水平、标志性教学科研成果,也希望大家正确看待“青年拔尖人才”的荣誉与责任,正确处理好工作、生活、教学、科研的关系,兼顾好自身健康和家庭,不断“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前行”。
三个多小时、五十多位发言者……座谈会从暖阳的午后一直开到月上树梢的夜晚,大家的交流分享真诚热烈,现场“金句”不断,欢声笑语充盈在会议室温暖的空气中。正如廖祥忠校长所说,“这一天必将载入中传的发展史册”!
附:2019年入选校“青年拔尖人才”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仇筠茜、邹欣、涂凌波、张龙、于然、沈皛、吕欣、韩红雷、王鑫、孙鹤云、祝力新、张未然、杨红、刘京晶、张寒、张成虎、孔清溪、王昕、黄典林、王韡、张慧喆、刘汭屿、周建新、韩霄、杜建和、刘金波、李树锋、花妍、严明、刘杉、刘文、宋明丽、陈涛、王妍、钟微、张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举行青年拔尖人才新年座谈会
相关推荐
-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举办本科教学研讨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学生期末总结班会
-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并进行民主评议活动
-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2020级新生家长线上见面会
- 2018-2019学年“红旗团支部”答辩评审会成功举办
- 海南国际学院与考文垂大学召开视频工作会议
- 我校教师团队在北京高校2019“双百行动计划”项目中获得佳绩
-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连线武汉大学生开展党日活动
- 新闻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传播研究院组织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精神
- 毕业季,用收获与希望谱写未来颂歌
- 我校“党性教育基地”第五站落地福建古田会议会址
- 我校八个项目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 公方彬教授为我校市级思政课“形势与政策”做专题讲座
- 凝聚传媒力量 助力精准脱贫——我校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
- 我校涂凌波老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十七届青年教师奖
- 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本科教指委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创新线上教学模式举办首届“白杨冲锋杯”电竞赛事
- 首部荷兰语版《楚辞》由我校共建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组织翻译出版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班子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闻公告
- 雄安集团公共服务公司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调研交流 03-17
-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春季职工培训会 03-17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崔建民局长来我校调研交流 03-16
- 宣传部党支部赴密云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03-14
- 机关党委书记张海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讲授专题党课 03-14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赴兴安盟科右前旗对接工作 03-14
- 我校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推进会 03-14
- 伊丽媛献唱《人民江山》用歌声传递两会精神 03-14
- ?图书馆召开意见征集会 推进“中传学者文库”建设 03-13
高考招生
-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