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汉学家朱西讲“打工诗歌”
11月20日下午,意大利汉学家朱西·塔慕布莱罗博士(Dr. GiuseppaTamburello)应邀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在文学院603会议室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打工与诗歌——谈郑小琼等打工诗人”的讲座。讲座由黄华副教授主持,当代著名诗人安琪、娜仁琪琪格,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师生以及来自皮村的文学青年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朱西结合一组照片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他们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打工诗歌随之产生。为了说明打工诗歌的特点,朱西将其与建国后的工农兵诗歌联系,分析其在创作主体、内容和风格上的特点,认为它们都体现一种集体的性格。朱西介绍了她参与翻译的“打工诗刊专辑”——《作品——散落车间的诗歌》,书中集结了24位打工诗人的诗歌,她邀请听众一同朗诵并做了详细解读。
朱西介绍并点评郑小琼、杨克、郭金牛等人的诗歌。郑小琼的《铁》展现了女工在车间流水线上的生活和她们“铁样的打工人生”,《女工记》中的每首诗以一个女工名字为题,例如《胡志敏》讲述一位年轻女工短暂的一生及其死后的遭遇;杨克的《在东莞遇见一块稻田》叙述一名打工者在厂房密布的水泥城市里偶遇一小块稻田的欣喜;许立志的《一颗螺丝掉在地上》,展现出个体像螺丝钉一样渺小、柔弱、不被注意的命运;郭金牛的《玉兰路》将一条道路写得“饱满而多汁”,像一个值得心疼的“姑娘”,写出筑路工人内心小小的成就感和点滴辛酸。朱西认为打工诗人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流动,他们笔下的人被物化,这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处境产生怀疑和迷茫,于是,他们选择用诗歌宣泄情感,慰藉心灵的孤独与惆怅。
朱西与在座师生就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指出虽然有些打工诗歌的文学审美性不高,但其社会价值值得肯定,它们深深印上时代的烙印,见证中国社会的变迁。打工诗歌是自然形成的,未来的中国可能会出现各种新的诗歌流派。朱西认为诗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特质,从古老、温柔、敦厚的《诗经》开始,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今天的诗歌仍然在为时代发声。
讲座最后,黄华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对朱西博士表示感谢,鼓励同学们投身社会,以求发现和研究更多切合时代的新的文学现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意大利汉学家朱西讲“打工诗歌”
相关推荐
- 【战疫情】资环学院党委召开线上全体党员大会
- 学前教育学院工会举办教职工拔河比赛
- 【党史学习教育】政法学院2019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文学院举办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大会
- 北京市中学法治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举行教学展示观摩活动
- 学前教育学院召开2019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宣讲会
- 【党史学习教育】政法学子书写思想汇报向“伟大母亲”深情告白
- 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师党支部集体学习《监察法》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 【党史学习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党委培训中心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信息工程学院举办2020年“辅导员—班主任”协同育人论坛
- 美术学院设计学教师党支部党日活动观摩“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
- 2021年和田地区“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启动会在线成功召开
- 【党史学习教育】外院俄语教工党支部举办党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
- 【党史学习教育】初教院支部书记讲党课丰富党史学习教育
- 【党史学习教育】数科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参观“红色征程——百年党史图片展”
- 【党史学习教育】继续教育学院与京疆学院领导班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战疫情】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今日头条合作举办“抗击重大疫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题征文活动
- 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邀请机关党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杨娜做讲座
- [初心·使命]后勤抓整改落实:召开学生后勤服务监督工作专题研讨会
- 我校附属幼儿园成功举行2019新年音乐剧汇演
新闻公告
- 顾明远为我校“双优云桥”团队助力“攀登计划”题词 03-15
- 我校入选“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 03-11
- 我校特聘教授钟宁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03-11
- 教育学院党委举办组织生活会专题培训 03-11
- 学校召开第六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季筹备工作会 03-10
- 科德学院召开2021年度党支部实际述职评议考核会 03-10
高考招生
- 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外语保送生招生简章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