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香港国际诗歌节之夜系列活动“突围:朗诵与对话”—— 刘文飞教授与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阿梅林线上对谈

2022-01-25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1月22日,我校外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外语学院刘文飞教授和阿梅林诗歌的译者四川外国语大学徐曼琳教授共同受邀参加第二季香港国际诗歌节之夜系列活动“突围:朗诵与对话”第七场线上对谈,与俄罗斯当代著名诗人阿梅林就诗人与故乡、阿梅林诗歌创作的风格、俄罗斯当代诗人的生存现状等问题进行对谈,并用中俄双语朗诵阿梅林的诗歌作品。该场活动由外院博士生阳知涵进行现场翻译。

  “突围:朗诵与对话”是香港国际诗歌之夜(IPNHK) 系列的一部分,由香港诗歌节基金会主办,邀请著名诗人、翻译家、学者以及音乐人参加,以线上双语活动的形式进行。其宗旨是为共同应对旷世疫情做出贡献,让诗歌引领我们突破重围。该活动由凤凰网、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澳门大学等各方共同协办。

  该场对谈由刘文飞主持,他首先谈到俄罗斯诗人阿梅林“中国之心”的来源,阿梅林表示他自小受到中国文学作品的熏陶,本人及家人曾多次到访中国,自己的夫人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他也创作过多首中国主题的诗歌。阿梅林在诗歌领域获得了俄罗斯“诗人奖”“布宁奖”“索尔仁尼琴奖”等多项大奖,他就其中最具分量的“诗人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谈及自己作为最年轻的获奖者的感受。接下来,三位嘉宾就阿梅林的创作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讨论,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形象和母题体现出阿梅林创作的复古,对于破折号和移行的使用,又体现出他创作的革新。在谈到俄罗斯当代诗歌的发展和诗人的生存现状时,阿梅林表示,当代俄罗斯诗歌的创作从团体转向个人,从传统的创作方式转向与视频、音乐等技术相结合的创作。在对谈过程中,阿梅林及自己诗歌的译者徐曼琳教授用中俄双语共同朗诵了五首诗歌,让诗歌爱好者们直观感受到俄语原文及译文之美。最后,刘文飞向活动的主办方香港诗歌节基金会、相关工作人员及参与对谈的阿梅林、徐曼琳表示了感谢,并邀请阿梅林再次来访中国参与相关活动。对谈节目在鼟乐团(新加坡)的音乐短片《游历》中结束,他们的短片给本场对谈带来了一个充满音乐性的结尾,将诗歌与艺术的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

  该场诗歌对谈节目在播出当晚共有47.3万人次在线观看,许多诗歌爱好者在收看节目的同时在线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通过诗歌跨越时空的界限,突破疫情的障碍,体验诗歌与艺术的交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香港国际诗歌节之夜系列活动“突围:朗诵与对话”—— 刘文飞教授与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阿梅林线上对谈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