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初等教育学院院庆20年学术系列讲座——陈嘉映:说理与理解

2019-06-24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6月20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邀请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作题为《说理与理解》的学术讲座。学院刘慧院长、张志坤副院长、魏戈、唐冰等教师代表以及北大、清华、沈阳师大等兄弟院校师生,社会各界艺术家、新文中作者等200多人参加。本次讲座由刘慧院长主持。

  陈嘉映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和观察,讲述了他对知识、理解和说理的观点。首先从教育系统切入,分别论述了两大类知识:生活之知与系统之知。从根源上说,教育系统来自希腊。我们懂天文地理动物岩石,是围绕将来的生活学习这些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主要为了应付我们的生活世界。而以公里系统为典型的知识或真理概念则来自希腊。我们不是为了用处去学知识,而是对知识是怎么一回事感兴趣。在这里,知识是跟其他知识而非跟用处相连。希腊人发展出一种为真理而真理的兴趣。知识本身全部勾连起来,即哲学。

  陈嘉映教授对学校教育展开论述。在学校教育之下也分两大类知识:系统知识为一类,画画、体育和音乐为另一类。前者靠说理,后者靠练习与亲身指导。希腊人发展系统知识。20世纪之后,不少人对知识理念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一上来就按照系统知识定义知识是错的,在系统知识之外还有其他知识,比如默会知识。默会知识集中在道德教育和美育教育。品质不能教只能培养,主要靠与品质好的同龄人的相处。好道理是跟听道理的人的具体生活样态相连。

  接着陈嘉映教授论述理解。他区分两种理解:系统之知与有感之知。前者指数理之知、逻辑之知,后者指人民币的价值融化在我的种种经验之中的知。在此,陈嘉映教授回过来讲关于希腊的知识系统和普通人的生活知识这一两分。希腊的知识体系仍然是可感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靠道理相连。

  讲座结束后,刘慧院长代表初等教育学院,感谢陈嘉映教授为初教院精心准备了这场学术盛宴,望陈老师能够多走进初等教育学院,给于更多的学术指导与支持。本次学术讲座开启了教育与哲学互动的新篇章,从源头上重新解析了教育,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知识构建与形成,对未来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初等教育学院院庆20年学术系列讲座——陈嘉映:说理与理解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