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科学研究院举办“后摩尔时期的计算形态与设计自动化”论坛
1月10日,由首都师大交叉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交叉院”)与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组联合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组教育工作组协办的京区青年学者“后摩尔时期的计算形态与设计自动化”论坛以“云”会议的形式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和我校的51位专家学者就“后摩尔时期计算形态与设计自动化将何去何从”这一问题进行了共同探讨。
交叉院副院长唐舜,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组常委王颖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副主任罗国杰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沈海华分别作主题报告。罗国杰提出“面向存内计算的自动综合和映射技术,针对忆阻器(RRAM,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状态逻辑的综合流程,设计高面积利用率的自动化综合流程,减少原始输入和中间变量带来的面积开销”。因此,基于RRAM等新型非易失性存储的存内计算是解决冯诺伊曼瓶颈的可行途径。沈海华提出自80年代IT界开始轰轰烈烈的自由软件运动以来,开源理念逐渐覆盖硬件领域,使用开源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软件的开源芯片设计对于计算机硬件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此外,12位学者围绕“新兴集成电路技术的机遇和调整”“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与开放情况”“新兴融合计算智能架构及软硬件协同设计”“智能芯片及系统设计与实践”四个主题报告了新近进展。
交叉院副研究员李冰作总结。她认为本次论坛体现了后摩尔时期的计算形态将以交叉融合的方式进行演进,包括器件、架构和应用算法之间的交叉融合;基础数学、计算机、材料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实践之间的交叉融合。
当日论坛线上观众1100余人。论坛还受到业界权威学者的关注,杜克大学教授陈怡然等学者在线上与参会者进行讨论,并表示将继续支持该主题论坛。
人工智能是交叉院聚焦的重要研究方向,此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促进了信息、数理以及计算机等多领域学者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影响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交叉科学研究院举办“后摩尔时期的计算形态与设计自动化”论坛
相关推荐
- 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邀请机关党委书记、组织部副部长杨娜做讲座
- 北京市智力支援“十四五”规划专家评审会在我校召开
- 数学科学学院举办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 首期 《花艺》课程结课汇报举行
- 【党史学习教育】物理系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 【党史学习教育】信息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党员赴门头沟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参观学习
- “双奥之校”课题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 【党史学习教育】数学科学学院举办“永远跟党走”师生书画作品展
- 教师教育学院举办2020年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座谈会
- 【党史学习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参观“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
- [初心·使命]物理系组织学生党员赴狼儿峪红色革命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 资环学院举办2019届毕业生党员教育活动
- 学校开展实验室危化品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活动
- 学前教育学院举行全体教职工大会
- 我校澳门学子黄卓玮荣获教育部“民族情.复兴路”港澳台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
- 后勤党委组织职工参观我校校史馆
- 【战疫情】抗击新冠 有你有我——外国语学院法德西教工党支部开展在线主题党日活动
- 首届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青年学者论坛暨第二届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行
- 初等教育学院举行2019级本科生入学仪式暨准教师宣誓仪式
- 公共资源服务中心召开党支部成立大会
新闻公告
- 顾明远为我校“双优云桥”团队助力“攀登计划”题词 03-15
- 我校入选“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 03-11
- 我校特聘教授钟宁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03-11
- 教育学院党委举办组织生活会专题培训 03-11
- 学校召开第六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季筹备工作会 03-10
- 科德学院召开2021年度党支部实际述职评议考核会 03-10
高考招生
- 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外语保送生招生简章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