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都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020-11-30 0 新闻公告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为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与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深度合作,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人文交流学会联合主办、《学术交流》编辑部协办的“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27日在我校举办。

  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孙晓静和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人文交流学会副会长高维嘉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淑芹、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交流学会会长刘凯祥分别致辞。王淑芹阐述了举办“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出席此次会议的国内外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刘凯祥强调了恩格斯与曼彻斯特的密切联系,希望通过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交流学会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办会,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国内外高校间的学术交流。

  会上,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教授特瑞尔·卡弗(Terrell Carver)提出“什么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一问题,从独立知识分子的角度评价恩格斯。英国索尔福德大学政治学和现代史教授约翰·卡拉汉(John Callaghan)、英国曼彻斯特作家乔纳森·斯科菲尔德(Jonathan Schofield)及马克思-恩格斯国际人文交流学会秘书长杨汉新分别讲述了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的工作和生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大平就阿尔都塞对恩格斯的矛盾评价及其理论启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夏莹、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东辉分别作了“晚年恩格斯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试错性表达”“恩格斯关于科技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研究”的主题发言,深入阐述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波指出,恩格斯建立了一种用以把握和批判资本主义心理现实的新的心理学。高维嘉分析了早期英国社会主义思潮对恩格斯的影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阐释了恩格斯对平等与正义关系的论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怀涛围绕《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两个版本,就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发表了见解。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志军分析了恩格斯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贡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孙为作了题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科学价值的评价”的精彩发言。

  闭幕式由《学术交流》编辑部主任杜娟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永福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为研究恩格斯的思想理论拓展了新思路。此次会议成果丰硕,对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