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在线举办跨院系合作会议
5月9日,历史学院与外国语学院举办在线跨院系合作办学会议。历史学院董增刚书记、刘屹院长、外国语学院李灵书记、王宗琥院长及两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负责人刘城、世界史学科负责人晏绍祥、外国语学院英文专业负责人范岭梅、英教系教学副主任康艳、日语专业负责人孔繁志、法语专业负责人龚觅、德语专业负责人周佳音、西班牙语专业负责人杨玲、俄语班主任官晓萌、日语班主任王广生,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乔瑜、于展、蒋家瑜等班主任老师,双方院系的教学、科研秘书等总计2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在线会议,讨论的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总结既有合作成果,就世界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联合申报教学成果奖进行深度培育。二是探讨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深化合作问题,如:利用双方师资力量,联动修改世界史专业和外国语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或者开设新课,或者优化双方已有课程并且向两个院系的学生开放;进一步强化院系两级跨专业联合培养新文科人才的机制,在世界史专业的小语种名额、专业考级、第二外语选择等方面扩大合作,并且建立世界史专业学生日常学习管理的对接机制;将本科生的联合培养模式扩大延伸到研究生培养阶段,利用国别区域项目或自设项目增设硕士学位点,试点历史-外语双导师制度。由于两院有长期的合作基础和较好的合作意愿,会议气氛融洽,迅速就相关议题达成一致,并责成两院教学与科研副院长进一步落实相关计划。
历史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有长期的合作历史。早在1980年代初,历史学院(当时为历史系)的徐蓝教授就曾为外国语学院(当时为外语系)的英语、俄语等专业学生,多次讲授《世界通史》《世界主要大国的历史(美、英、法、德、俄、日)》等课程。2001年历史学院设置世界史专业以来,两院的师资力量合力打造了一个新的品牌专业。世界史专业以优异的办学成绩,在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院教师也在交叉学科等平台下,展开科研上的密切合作。
本次会议既是两院长期合作的自然发展,也是在落实国家有关教育精神尤其是高教40条所提倡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下进行的。会议的召开及其合作机制的落实,对培养兼具历史学与外国语言知识基础与能力的复合型“新文科”人才、对两院相关教师深化科研合作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历史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在线举办跨院系合作会议
相关推荐
- 初等教育学院举办班主任和社团指导教师培训会暨“三全育人”工作研讨会
- 【党史学习教育】外国语学院召开全体教师集中理论学习大会
- 后勤集团举办党支部工作中期报告会
- 后勤集团开展新版办公系统培训会
- [初心·使命]黄延敏教授为我校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做专题培训
- 【战疫情】我校马院与武汉大学马院开展线上联合主题教育活动
- 我校获批北京地区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
- 我校历史学院继续为新时期敦煌学发展助力献策
- 我校健身舞蹈队在全国及北京高校舞蹈大赛中连续获佳绩
- 学前教育学院举行全体教职工大会
- 【党史学习教育】初教院党委组织全体教职工参观《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
- 【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以行践知 ——首都师范大学与石河子大学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首场党史学习教育交流活动
- 熊璋教授为数学科学学院全体教师做师德报告
- 【党史学习教育】政法学院学生党支部走进“平北第一村”
- 初等教育学院教师代表顺利访问韩国釜山教育大学
- 我校师生赴阜平开展共建活动
- 【党史学习教育】机关五支部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 美育研究中心与中国戏曲研究中心举办第五届“【曲叙宫商】——北京高校昆曲社团雅聚”活动
- 燕都学院202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推免”结果喜人
- 外国语学院党委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先进人物事迹学习交流座谈会
新闻公告
- 顾明远为我校“双优云桥”团队助力“攀登计划”题词 03-15
- 我校入选“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 03-11
- 我校特聘教授钟宁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03-11
- 教育学院党委举办组织生活会专题培训 03-11
- 学校召开第六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季筹备工作会 03-10
- 科德学院召开2021年度党支部实际述职评议考核会 03-10
高考招生
- 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外语保送生招生简章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