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附属盛京医院成功完成国际首例直肠癌Mile’s术后重度盆底疝的修复重建

2018-08-29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日前,附属盛京医院妇科泌尿盆底疾病病房自主完成了应用“二代全盆底重建术”,成功修复了直肠癌Mile’s手术术后的高难度全盆腔缺陷。经查阅文献证实,目前国际上对直肠癌Mile’s手术术后所致的盆底支撑结构(肌肉、肌腱、筋膜)去除性损伤,所形成的盆底疝尚没有良好方法弥补。本例是首次报道。

 

患者于2016-12-29因“直肠癌”于外院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腹会阴联合Mile’s手术,半年前自觉阴道及会阴区肿物脱出,伴脱出物逐渐增大,子宫、阴道壁等脱出部位出现磨损、破溃、出血,患者存在排尿困难、尿潴留、溢出性尿失禁等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不敢直立行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患者极度痛苦、四处求医,几番波折后转入附属盛京医院妇科泌尿盆底疾病病房进一步治疗。


根治直肠癌的Mile’s手术,切除范围包括乙状结肠远端、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区域淋巴结、全直肠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肛管及肛门周围约5cm直径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全部肛门括约肌,造成整个盆底支撑结构,包括肌肉、肌腱、筋膜完全性缺失,同时由于去除阴道后壁及肛门的完全组织性缺损,阴道及原肛门区相通,膀胱及子宫完全脱入阴道及原肛门区陷窝,全部暴露于体外,会阴体消失,仅留线性皮肤相连。由于肠管、阴道后壁、肛周组织的切除,导致盆底支撑结构严重缺失,所以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重度盆底疝的盆底重建手术难度极大、风险系数高、无成功病例报道,一直是肛直肠恶性肿瘤术后难以解决的并发症。而且传统的盆底重建手术无法满足后盆腔的严重缺陷。



 

盛京医院妇科泌尿盆底疾病病房夏志军教授带领团队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对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术式改良及创新,应用呈六爪分支的人工合成网片进行“二代全盆底重建术”,在固定前盆腔的同时,对后盆腔的骶棘韧带进行固定,重新封闭盆腔,对前盆腔、后盆腔进行重建,即全盆底重建,使脱垂的盆腔脏器恢复至正常的解剖位置。


二代盆底重建手术入路均从前盆腔入路,手术难度增大,风险系数提高,更要求手术极其精确,由于患者严重的盆底疝同时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更增加了手术复杂性。手术在第二麻醉科、手术室共同配合下成功完成了这一高难复杂手术,并达到非常理想的功能恢复。解决患者严重的排尿障碍、组织器官外露、行走困难等疑难疾患,同时对外阴进行整形修复,恢复正常的女性外阴及功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现已正常排尿及活动,心理状态也焕然一新。


随着对盆底疾病诊治及全盆底重建技术的开展不断深入,对盆底恶性肿瘤术后、盆底外伤术后所致盆底缺陷导致的疑难盆底疝修复进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阶段。学附属盛京医院全盆底重建技术领域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将为恶性肿瘤术后,包括直肠癌术后、阴道癌术后、宫颈癌术后所致重度盆底疝的患者带来福音。

信息来源:附属盛京医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附属盛京医院成功完成国际首例直肠癌Mile’s术后重度盆底疝的修复重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