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中山大学谢丹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2017-05-23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5月18日下午,应我校邀请,谢丹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了题为“EZH2作为原发性肝癌精准诊疗分子靶标的应用与基础研究”的讲座。 

       

转化医学研究院、第一临床学院等相关专家以及广大师生和博士后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对谢丹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谢丹,香港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PI);2011年获中华医学会“中华肿瘤明日之星”;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2013年获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科技部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2017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肿瘤学科处二审专家。近10年来, 谢丹共发表SCI收录论著176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论著79篇,含Lancet Oncol, Cancer Res,PLoS Genet各1篇,Gut 3篇,Clin Cancer Res 2篇, Oncogene 3篇, Ann Oncol 2篇,J Pathol 2篇,Carcinogenesis 3篇,Int J Cancer 5篇;获得肿瘤分子标志物相关的专利3项。 


谢丹教授及其团队重点针对恶性侵袭转移分子机制和分子诊疗标志物等进行了系列研究,主要学术成绩:(1) 新发现并确证一个“6联miRNA”和miR-29c、PinX1、AIB1、CD66b、MAEL1等一系列标志物在评估结直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诊断、进展、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首次发现癌基因EZH2是肝癌早期诊断的高效分子标记物,提出EZH2必需与HDAC1/2和Snail形成三联线性复合物抑制E-cadherin诱导肿瘤转移的新分子模型,并鉴定了多个分子治疗靶点;(3)率先明确了新癌基因EIF5A2是评估结直肠癌、食管癌等转移的重要分子,并阐明EIF5A2通过“c-MYC/MTA1”通路促进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  

信息来源:人事处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山大学谢丹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