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科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在国内首次开展远程遥控下颌滴定技术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017-04-07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新闻网

近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睡眠中心与加拿大Laval大学Laval医院睡眠中心、我校口腔医学院及北大口腔医院通过国际、多学科协作在国内首次开展远程遥控下颌滴定技术联合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准确地预测并筛选出口腔矫治器治疗有效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并精准地制定口腔矫治器最佳疗效所需参数。目前,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也是在亚洲首次报道。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OSA)主要表现为睡眠时严重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夜间心律失常、糖尿病、脑卒中等多种并发症,如及时治疗可减轻或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OSA患病率高,重度OSA患者首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国际睡眠学会认为,兼顾手术风险与获益,仅对有明显上气道阻塞的患者考虑手术治疗,而药物治疗尚属空白。口腔矫治器可作为轻中度OSA患者的选择之一,其损伤小、接受度高,可通过向前向下移动并固定下颌,达到有效地扩张咽部气道的目的。但鉴于口腔矫治器价格昂贵,且没有方法预测其疗效,因此该治疗手段尚未在中国乃至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普及。


远程遥控下颌滴定/定位检测系统最早于2013年在加拿大问世。2016年,呼吸内科王玮主任同加拿大Laval大学Laval医院睡眠中心Frédéric Series教授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并带领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睡眠小组李文扬、祁维一等医生与我校口腔医学院及北大口腔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于国内首次开展远程遥控下颌定位技术联合多导睡眠监测。其通过整夜的下颌滴定联合睡眠监测,可准确地判断并筛选出OSA患者中适合口腔矫治器治疗的可能获益者,并为其制定矫治器最佳疗效所需的“剂量”,有效避免了患者多次往返牙医诊所的困扰,并显著降低总体耗费,同时减少患者下颌过度前伸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该下颌滴定技术可精准地预测并指导永久口腔矫治器制作中的有效下颌前移位置,对于指导临床应用口腔矫治器治疗OSA意义极为重大。目前此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亚洲国家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信息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在国内首次开展远程遥控下颌滴定技术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