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时代青春 奋进强国征程 ——闻德亮校长在中国医科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2021级新同学,老师们、同志们: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充满收获与希望的美丽季节,我们如约相聚红医校园,共同见证同学们掀开人生新篇章!首先,我代表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培养你们成长的父母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过去的百年奋斗风云激荡,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的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惊天动地,我们党走过千山万水,引领中国巨轮劈波斩浪,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壮丽恢宏的史诗。时至今日,我们沉着应对疫情大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气风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伟大祖国正纵横驰骋于充满希望的新航程。在这样的历史交汇点,你们迈入新的学习殿堂、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注定了要将红医学子的荣耀和伟大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注定了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歌青春梦想,注定了要在新时代的强国伟业中贡献属于你们的精彩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殷切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回望历史,创建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医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她有着90载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和光荣的爱国传统。九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医大人始终坚守“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铿锵信念,于战火硝烟中勇往直前,在变革图强中奋楫中流,始终奋进于“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的“卫生工作最前线”。校徽里篆刻下的生命符号和红色印记;校歌中传唱的“勇敢前进”的激荡旋律;校训中体现的“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一代代红医学子的心中,给予一代代中国医大人人文滋养和精神启迪,铸就了中国医科大学融入血脉的爱国心、家国情和报国志。置身于这座被誉为“红医摇篮”的医学殿堂,你们是中国医科大学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续写者,你们的青春梦想和成长故事,恰好与学校的辉煌图景编织在一起,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的阶段目标交汇在一处。坚守“埋头苦干,求实创新”的文化内核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同学们身为新时代红医人的新使命。愿你们砥砺志气、淬炼骨气、牢固底气,以务实的精神开拓前行,以创新的姿态追求卓越,以青年担当唱响“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在此,我对各位2021级新同学提三点希望:
一、心怀大我,至诚报国,增强“强国有我”的志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古往今来,一切伟大成就的取得,一切历史功绩的实现,都离不开远大志向的指引,翻看党的百年历史,字里行间皆由远大志向绘就。今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辛育龄、吴天一两位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获得这一党内最高荣誉。两位卫生健康领域获得者均是我校校友,他们是卫生健康系统的骄傲,是中国医科大学的荣光,更是我们青年红医人的榜样。他们共同的精神特质,是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生为民奉献,无怨无悔。作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奋斗的新生代,同学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更应胸怀“国之大者”,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认真思考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以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风华正茂引领未来,让青春理想在奋进强国的征程中焕发出耀眼夺目的时代光芒。
二、心怀大爱,厚植情怀,增强“强国有我”的骨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一百年来,一代代青年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挥汗水,作出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伟大奉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总体战中,我校先后有638名师生员工出征湖北武汉和襄阳等抗疫一线,有2000余名医护人员奋战在省内救治一线。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无论面对耄耋老者,还是襁褓婴儿,他们不遗余力、精心救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书写了一段又一段抗疫传奇故事。作为你们的老师、学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彰显了红医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情怀。作为医学生,我们的选择更多了一份使命,多了一份责任,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学习中,坚守造福社会、贡献人类的初心,站在历史和全球的高度,吸纳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求科学之真,修人文之善,实现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明理、增信、崇德、笃行中厚积骨气;在勤学、深思、苦干、创造中厚植骨气;在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中充益骨气,让骨气在奋进强国中升华,在创新创造中坚定,在实现人生理想中绽放。
三、心怀大任,善学乐学,增强“强国有我”的底气。底气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毅,底气不会凭空产生,要从学习开始,要靠本领成就。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周恩来总理那样,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作为人生座右铭。我校的陈洪铎院士,是我国皮肤科学界的第一位院士,朗格汉斯细胞功能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已近90岁高龄,每天仍然坚持学习工作12小时以上,坚持亲自查阅文献、分析病例,工作在科研、教学、临床岗位上,为临床免疫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老人家为我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告诉我们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又要心无旁骛,择其精要。勤学乐学,才能以真才实学在奋斗道路上乘风破浪。同学们,在大有可为、必有作为的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大任将要落到你们肩上,使命在呼唤你们——“强国一代”!希望同学们锤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培养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不仅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打好知识基础,奠定学术根基,而且在奋斗中完善人格,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在品格塑造、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中,长志气、增骨气、蓄底气,自信开拓未来,勇敢担当重任,用奋斗、实干、创新续写人类命运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篇章!
同学们,大学生活不仅是一段探索求知的个人修行,更是一段全新未来的“沉浸式”体验。“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前进路上,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面对挫折、困难,要顽强不屈、迎难而上,展现的是生命的力量;遇到质疑、差异,要理解包容、求同存异,呈现的是生命的质感。希望同学们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砥砺意志品质,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强国有我的伟大征程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都能在中国医科大学成长成才,成就更完美更精彩的自己!
谢谢大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放歌时代青春 奋进强国征程 ——闻德亮校长在中国医科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相关推荐
- 关于申请2021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科研项目的通知
- 我校师生在辽宁省高校预防艾滋病骨干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授课比赛中喜获佳绩
- 关于开展202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在线项目的通知
- 我校口腔医学院钟鸣教授当选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新一届主任委员
- 关于申报辽宁省人社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奖励的通知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喜获“第三届(2019年)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关于申报2020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通知
- 离退休党委开展“重温九秩红医史,永做红医传承人”实践活动
- 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到中国医科大学调研
- 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组来到我校第二临床学院检查工作
- 我校修虹获2019年辽宁省华育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 学校举办2019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 党委书记宫福清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
- 基层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诚信红医,从我做起”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 关于开展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 学校召开2019年科研管理工作会议
- 我校智慧教室正式上线使用
- 中国共产党中国医科大学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
- ?央视新闻客户端现场全程直播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典礼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最美医药期刊”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