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部门:
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同时全面挖掘和培育优秀项目代表我校参加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省级选拔赛和其他相关创新创业类比赛,学校决定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与任务
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将挑战精神和创新创业思维贯穿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和教医研产紧密结合,助力学校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二、大赛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团委、学生处、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科研处、网络信息中心共同主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简称大赛评委会),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
三、大赛内容
大赛分为学术科技类(A类)和创新创业类(B类),具体比赛方案及相关要求见附件1和附件2。
四、赛制及要求
1.大赛采用院系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级赛制。院系初赛由各院系负责组织,校级复赛、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
2.校级复赛分配名额由大赛组委会按照各院系提交的项目申报数量和上一年创新创业比赛获奖情况等因素确定。
3.第一届“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银奖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4.指导教师最多可指导2项作品,参赛学生最多可参加2项作品。
5.参赛项目由学生团队第一完成人所在院系进行申报,同时申报院系对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参赛资格进行审核。
五、赛程安排
阶段
工作任务
负责单位
时间安排
赛前准备
1.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对本届比赛进行解读和答疑
2.邀请创新创业相关专家进行线上培训
3.组织参加2020年创新创业比赛的优秀项目进行线上展示
4.教师和学生完成团队组建,并认真撰写项目申报书等材料
大赛组委会
各二级学院
1月23日至3月7日
参赛报名及
提交项目书
各院系组织学生报名参赛并对参赛资格和项目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汇总提交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各二级学院
3月8日至3月10日
院系初赛
各院系组织专家对本学院参赛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后按照分配的校级复赛名额上报参赛项目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各二级学院
3月11日至3月19日
校级复赛、决赛
依托辽宁省创新创业专家导师库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对院系推荐的项目进行评审
大赛组委会
3月20日至3月31日
推荐参赛
对优秀项目进行整体质量优化和培育提升,推荐参加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省级选拔赛和其他创新创业类比赛
大赛组委会
4月至7月
赛前各项筹备工作具体开展时间和各参赛团队、各院系提交相关材料形式另行通知。
六、大赛奖项
大赛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其中,优秀组织奖的评选将院系报名项目数量作为重要评选指标。
每个金奖项目奖励1万元项目支持经费,每个银奖项目奖励3千元项目支持经费,所有项目支持经费需全部用于团队的项目研究支出。
七、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院系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由院系领导亲自部署,为在参赛学生团队和项目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2.加强宣传,广泛动员。结合各院系自身情况,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大赛的内容,积极挖掘学生潜力,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3.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助力“双创”升级,不断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八、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联系人:刘老师、纪老师。
联系电话:31939049。
附件:1. 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科技类(A类)比赛方案
2. 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类(B类)比赛方案
3. 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4. 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术科技类(A类)项目申报书
5. 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类(B类)项目申报书
团委
2021年1月22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医科大学“红医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相关推荐
- 转发辽宁省科技厅《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的通知》
- 我校召开党委换届工作动员大会
- 我校团委荣获“沈阳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 马晓春教授获“辽宁好人?最美医生”荣誉称号
- 我校《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不忘初心 服务基层”活动
- 学校召开课程专项评估反馈会
- 我校2门课程入选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举办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仪式
-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师生共同收看“学习新思想辽宁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首场授课网络直播活动
- 公共卫生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宣传作品系列展(二)
- 我校药学院党委、第一临床学院马春燕教授入选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
- 中英联合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二次工作会议
- 学“两会”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两会”有感
- 关于我校申报2021年度辽宁省科技奖工作安排的通知
- CMUTV | 一周要闻
- 外语培训中心举行第38期“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研修生语言培训结业式
- 2015年度教育部医学细胞生物重点实验室暨细胞生物学系/所学术年会举行
- 临床一系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建校90周年主题文艺汇演
- 第二临床学院举办校园安全、法制教育讲座
- CMUTV | 一周要闻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