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博士后人员招收简章
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在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七个博士后流动站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年招收博士后,欢迎国内外优秀博士人员申报。
一、招收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置及学科覆盖情况:
1.生物学流动站:动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医学实验学、影像学基础、妇产科学基础、实验肿瘤学、实验外科学
2.基础医学流动站: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组织工程学、医学教育学、医学实验学、影像学基础、妇产科学基础、实验肿瘤学、临床营养学、实验外科学
3.临床医学流动站: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感染病学、重症医学、全科医学、医学实验学、影像学基础、妇产科学基础、实验肿瘤学、临床营养学、实验外科学
4.口腔医学流动站: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5.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流动站: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实验肿瘤学、临床营养学
6.护理学流动站:护理学
7.药学流动站: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二、博士后申请时间
申报者随时申请,每年3月20日、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前后集中组织面试考核后办理入站。
三、我校博士后招收类型
1.师资博士后:学校根据学科发展和后备师资的培养需要,招收培养的高水平科研人员,其人事及工资关系纳入我校管理。师资博士后视同我校正式职工。
2.项目博士后:指合作导师根据其项目研究需要,由合作导师出资、博士后本人自筹经费等方式招收的科研人员。
四、博士后进站方式
1.流动站招收:在我校七个一级学科流动站选择一名博士后合作导师进行独立指导。
2.校内流动站与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计划有学科交叉需要的,可在流动站和工作站各选择一名合作导师进行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培养制”,由双导师协商制定培养方案。
五、博士后申请条件
1.申请者应近3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师资博士后入站另需满足下列条件:
(1)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
(2)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博士学位;
(3)我校所有新招聘的博士师资需参照师资博士后进行培养,且进站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3.项目博士后入站另需满足合作导师相关要求。
六、“三类人员”入站指标
“三类人员”包括:在职人员、超龄人员(超过35周岁)和本单位同一一级学科人员。国家对于“三类人员”实行限比例入站。
流动站比例:我校流动站目前三类人员占年进站总人数比例为23%,超出比例的在职人员按照申请批次和业绩(同批次内)排队进站。
工作站比例:新设工作站在一定入站人数内不设比例限制。
七、博士后福利待遇
师资博士后薪酬23万/年起,并提供1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同时对全球排名前200的国(境)内外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一次性给予每人20万元奖励。出站后,如与我校签订5年(含)以上聘用合同的,一次性给予每人30万元奖励。(含辽宁省财政资助博士后经费)。
八、2021年博士后合作导师招收计划
http://weixin.cmu.edu.cn:10159/rsc/bsh_list.aspx
九、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中国医科大学人事处(综合楼1505室)
联系人:赵老师 吴老师
电话:(024)31939638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路77号邮政编码:110122
简历投递邮箱:cmubsh@cmu.edu.cn
我校博士后入站流程及在站管理相关政策,详见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后管理网址:https://www.cmu.edu.cn/rsc/bsh.htm
人事处
2021年1月2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博士后人员招收简章
相关推荐
- 我校召开2019年学生工作会议
-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平会见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副校长、我校1978级(64期)校友王嵬
- 创新学院关于举办“脑科学前沿与进展”学术活动的通知
- 学校召开第四届第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平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 第二临床学院召开庆“七一”党员大会
-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新进展暨2016卵巢癌规范化、个体化、精准治疗高峰论坛在第二临床学院举行
-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动员部署会议
- 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在中国医科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十一)
- 党委书记朱京海向学校图书馆捐书
- 学校党委常委会认真学习传达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调度会议精神
- 致敬“疫线”青年:红医学子传唱原创歌曲MV《我们》
- 我校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
- 2020年度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厅平台申报通知
- 党委书记朱京海到科学艺术中心调研
-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家组到附属盛京医院检查工作
- 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到中国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调研指导
- 关于开展2020年伦敦大学学院英语在线暑期课程项目的通知
- 沈阳正仪正行公益组织联合校工会向我校捐赠爱心物资慰问支援湖北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家属
- 我校在2018年“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