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三十二)
附属第一医院篇——【驰援日记】武汉随笔
转眼间,来武汉支援已经3周了,气温较来时明显地有了一个梯度的上升,我们外带“紧箍咒”,身处“火焰山”,感觉更不好过了,穿戴全身装备的时候更是汗流浃背。
在上班的几个小时内,我们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外加大量出汗,体力的透支让我们觉得仿佛是夏天提前到了,领导经常嘱托我们千万不要中暑!
刚刚又帮助一个重病患者转床后,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坐下一测脉搏119次/分,深呼吸,继续……
由于天气热,防护服还不透气,里边的小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护目镜上的雾更严重了,看什么都有一种“朦胧美”。本就笨拙的动作更笨拙了,一个动作比平时至少多花了3倍的力气,恨不得能一口气脱下来,直接冲上去……
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的患者数量上升到3个了,还有3个血滤的,工作量在逐步加大,任务也变得更艰巨了。俯卧位通气是很费体力的,往往需要至少5个人才能完成,但效果很好,患者氧合指数有所上升……
患者得知可以出院了,兴奋地早早起来收拾东西,走之前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九十度鞠躬,我们赶忙也跟着鞠躬,走廊远远望去,一幅幅互相鞠躬的画面,瞬间感觉眼眶有些湿润。
上下班的班车上是很“热闹”的,公交车都被征用了,专门负责接送医护。几个医生护士谨慎地与别人保持着安全距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如火般的热情。讨论病情的、研究治疗方案的、护理还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因为在一线穿上防护服时说话很费力气,基本得靠喊,为了节约体力,大家都不怎么说话。回到驻地,为了安全又得单独隔离,打电话又总觉得不尽兴,所以在车上与彼此热烈地讨论是一天中难得的热闹时刻。
要问什么时候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那大概就是发放物资了。哪怕发下来的是一桶方便面也可以高兴一阵子。每天除了工作,吃也是我们的一项任务。吃苹果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吃橘子补充VC,吃鸡蛋补充蛋白质……领导们细心地为我们准备了一切,甚至还给我们争取过来一个室内活动室。我们可以在里面做做操、跳跳绳,美中不足的是有人数限制,不可以人数过多。
没来武汉之前,听说疫情首个爆发地是武汉,便觉得武汉是个可怕的城市,空气中都飘散着张牙舞爪的“新冠病毒”。结果到了之后,却觉得武汉是个美丽的城市,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一尘不染,建设规划得都很好,不愧是“当惊世界殊”的城市!希望疫情过后,我有机会来这里游玩,细数这些我曾努力工作过的地方,顺便感受一下当地文化、风土人情。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越来越少了,治愈出院的人数也在逐步上升,感觉自己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附属盛京医院篇——不同的战场 共同的守护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很多年龄较小、甚至还处在襁褓中的婴幼儿不幸被感染,为及时有效救治这些患儿,附属盛京医院在派往湖北的医疗队中,专门选派了一支儿科医疗队,主要负责驰援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发热病区,其中来自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的5名医生和3名护士更是重任在肩,负责救治病区里的危重症患儿。同时附属盛京医院还将留守在院的小儿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统筹安排,在做好日常门急诊工作的同时,确保病房急危重症患儿得到顺利救治。
近日,驰援湖北襄阳的儿科医疗队传来捷报,经过一个月的奋勇作战,他们驰援的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发热病区的患儿数量终于清零了!奋战在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们也始终坚守岗位,为来院就诊的发热患儿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保障。最近,对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康康(化名)的成功救治,更是让这些白衣战士们赢得了无数的欢呼和点赞。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危重症之一,死亡率很高。面对心率逐步下降、颈动脉搏动消失、病情危急的康康,医护人员迅速为其开启急救绿色通道,但是顽固而强大的心电风暴让人难以招架,必须使出最后的“杀手锏”——膜肺(ECMO)!
作为心肺功能辅助治疗技术的一种,膜肺在临床上被誉为“救命神器”,它可以代替心肺功能,让心脏和肺脏得到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但这项技术操作难度高,监护要求严格,需要专业的重症医学科、外科,以及护理团队娴熟的配合,才能保证救治顺利实施。相对于成人,ECMO应用于婴幼儿治疗难度则更大,对于抢救暴发性心肌炎心跳骤停的患儿更是难上加难。
时间就是生命!此时对于康康来说,流逝的每一秒都有心肌细胞在死亡,容不得一丝错误和耽搁。病房刘春峰主任亲自挂帅指挥,制定了详细的抢救方案和人员安排。副主任王丽杰、护士长贺琳晰统筹协调相关医护人员,新生儿外科副主任王大佳闻讯后迅速赶来支援。手术操作仅用了25分钟,两处中心静脉、一处动脉全部成功完成置管,当通过膜肺后殷红的血回输到孩子体内那一刻,在场的医护人员激动地流下了泪水,而此刻,午夜的钟声刚刚敲响。
尽管处于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但小儿急诊急救内科的患者量丝毫没有减少,类似的抢救,常常会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袭来,不断考验着医护人员的反应速度、抢救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疫情肆虐众心牵,欲解毒魔勇者担。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小儿急诊急救内科医护人员积极为防控疫情做着各项努力,其中5名医生、3名护士驰援湖北。
在后方的病房里,为确保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坚守奋战在门诊、病房一线。“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大家始终坚守的信念。
1月23日,第二小儿重症监护病房更是临危受命,成为滑翔院区收治“新冠肺炎”疑似以及确诊患者的发热病房。疫情就是命令,仅仅24小时,病房主任李玖军、护士长于新颖就带领医护人员迅速、安全地转移了病房的全部患儿,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加班加点搬运物品仪器,顺利完成病房改造任务。
在发热病房,护士刘致因为长时间戴口罩,两侧脸颊和鼻子的皮肤都磨破了。“顾不上疼不疼,还有病人在等着我去护理”,简单的话语凸显了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
从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到强化防护措施落实,从维护医疗安全到全力救治患儿,小儿急诊急救内科各项防控工作、医疗救治工作正有力有序推进。自1月24日至3月20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新入患儿134人、出院159人、呼吸机辅助治疗64例,血液净化治疗30例次,ECMO2例。南湖院区急诊看诊6559人次,滑翔院区急诊看诊5211人次。
不同的战场,共同的守护。在这场艰难的战“疫”中,无论医护人员身处武汉、襄阳,或是沈阳,共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机终将会过去,待到阴霾散尽,这些白衣战士将齐聚盛京,继续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广大患儿健康保驾护航。
塔城医院篇——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住培基地学员的别样战“疫”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轰然打响,在这场攻坚战中,全国各地数万“白衣战士”不惧危难,勇敢逆行,用行动践行学生时许下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
在这群可敬的“白衣战士”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住培医师,他们中大多数是90后,有刚离开学校步入工作岗位的住培医师,还有追求医疗技术进步提升的助理全科医师。在塔城地区人民医院里,这群还在轮转学习的年轻医师,用自己的方式坚守在“抗疫”的道路上。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取消春节假期,全员在岗,抗击疫情。经医院党委研究决定,第一时间将预检分诊前移至医院大门口人员安检通道,对进入医院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和体温监测,发热患者由住培医师引导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我院在岗住培医师分为三个梯队临危受命参与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一线。他们说:“我们虽然是住培医师但是我们应该和我们的老师一样‘若有战,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将近两个月,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住培医师们都有了自己的疫情防控心得:
森巴特·对山(定向助理全科住培医师):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家都在尽己所能为防疫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一名助理全科医师,我更应该用我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培育之恩,为这次防疫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因此,我主动请缨,投入到医院预检分诊岗位。
我深知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测量入院人员体温及简单的流行病学调查是预检分诊的主要工作,这个岗位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如果我们没有按照标准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工作,就会给医院工作人员、病人及家属带来感染风险。因此,不管天寒地冷,还是夜深人静,只要我们站在这个岗位上,都会认真地完成任务。
通过这次防疫工作让我熟练地掌握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坚定了我做一名合格的助理全科医生的理想信念。
张斌(急诊科基地住培医师):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共同抗击疫情,人人有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全员在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听从院党委的工作安排,全员义务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国家有号召,医护有响应。急诊科主任兼急诊基地主任罗秀玲首先站出来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请战!”“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面对疫情,做好防控,救治病人,是我的职责,我请战!”急诊科的副主任兼急诊基地教学主任唐承波说道。“我请战!”“我请战!”“我也请战!”......
看到老师们都冲锋在前,我作为一名住培医师被老师们的行动所感动,积极请战。
胡热来·阿德力(妇产科基地住培医师):我们在初入医科大学时,庄严宣誓:“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辛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当中我们学到过,作为医务人员,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初入临床的一名住培医师,我十分庆幸并万分愿意坚守在领导安排的岗位上,为这场战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在此次疫情期间的工作是预检分诊,此项工作对于初入临床的我来说是一个宝贵而难忘的经历,不仅让我更加崇敬自己从事的这份职业,还为我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杨雪莲(放射科基地住培医师):在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吹响防疫战斗号角的时刻,我作为一名放射科基地培训医师,主动请战,经过防护培训后,投入到医院门口预检分诊岗位。我庆幸自己能被组织选中,参与疫情防控的光荣任务,作为一名放射医生,不仅能够参与日常工作,还能参与到临床实践中,接受特殊知识的培训。通过自己简单的工作为战胜疫情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做一名合格医生的理想信念。
刘心宇(内科基地住培医师):我是内科基地的一名住培医师,疫情来得无声无息,却异常凶猛,让人不寒而栗!我一开始也充满了恐惧,但是当我看到我的带教老师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向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时,我被老师们的行为感动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于是自己也报名,最终也如愿参加到塔城地区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医护人员梯队。
作为一名住培医师,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从最基础的学起,例如:“如何穿脱防护服、隔离服,如何进行手卫生,如何进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等 ,老师们严格而仔细讲解每一步骤。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他们在隔离病区不分昼夜坚持在一线的身影!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被抽调至发热门诊,在那里我们直面每一个发热的病人,一切都是未知的,跟着感染科再主任我再一次学习了相关疾病的诊治知识。
如今疫情已经逐步控制,在此次疫情中学习到的知识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宝贵经历!
阿克佐丽·阿扎提(定向全科住培医师):在这次疫情中,我作为一名定向全科的住培医师,主动请缨参加疫情防控第一线---预检分诊岗位,每天一上班就是8小时,期间全程站着为进入医院的人员测量体温和落实“三问”。虽然只是简单工作,但是只要想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我就无畏困难和艰辛,回报祖国对我们定向委培生的教育。
也尔加那提·吉恩斯汗(外科基地住培医师):面对疫情扩散的风险,坚守和奉献是最有力的回答。作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刚刚踏上临床路上的临床医生,作为正接受3年规范化培训的学生,疫情期间我们不想退缩,我们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大家一起参与在这次抗疫当中。我们在医院预检分诊处,对来院人员进行最先的初筛:询问病史、人员分类、人员登记、发热患者分诊等工作。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终会度过这次难关。
疫情期间,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党委按照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疫情防控总要求,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实处,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塔城地区人民医院的住培医师们在前辈的带领下,在面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不仅发扬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还传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埋头苦干”的红医精神,他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的神圣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第一临床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
塔城医院
编辑:党委宣传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三十二)
相关推荐
- 校领导春节前夕到附属医院慰问一线医务人员
- 学校召开2021-2022学年度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
- “东方神韵·粉墨中国”中国戏曲脸谱艺术国际巡展走进中国医科大学
- 关于取消弹性工作制的通知
-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度产教融合“双百计划”重点项目的通知
- “致敬每一个了不起的你”沈阳市无偿献血宣传周在我校圆满收官
- 中国医科大学网球队成立
- 我校智慧教室正式上线使用
- 我校44名学生获评沈阳市“十百千”优秀大学生
- 我校开展“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
- 朱京海书记与辽宁省科技厅领导就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专题磋商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红医人在行动(八十七)
- 我校2016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开幕仪式暨大型主题签名宣传展成功举行
- 关于申报2021年夏季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网络数据科学项目的通知
-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通知
- 闻德亮校长率队到护理学院调研
- 宫福清书记主持召开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
- 迎难而上 勇于担当 共建一流医科强校 ——2016年新年献词
- 我校召开学生管理相关法律事务专题培训会议
新闻公告
- 学校首日全面线上授课顺利开展 03-15
- 党委书记宫福清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03-15
- 扎实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03-15
- 抗疫安心 | 面对反复的疫情,心理中心与你相伴! 03-15
- 致中国医科大学全体同学的一封信 03-15
高考招生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本专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