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音乐学院 > 新闻公告 >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荣瑞一行来我校交流调研

2019-10-20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新闻网

  2019年10月15日,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会见了来我校访问交流的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荣瑞一行。双方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民乐学科建设、民族音乐的传承弘扬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互鉴、共促发展。


  赵旻书记对曹荣瑞副书记一行来学院交流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在座谈会中提出,目前两校都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音乐院校虽“小”但要“精”,应当提前规划,“筑巢引凤”,不断加强两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攻破音乐教育难点,携手走向世界。两所院校为我国民族音乐事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注重相互输送引进、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新时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发展。

  曹荣瑞副书记表示此行收获颇丰,在未来的合作中,两院还将逐步增进教学、乐团乐队、乐改之间的合作,在教学因材施教,增加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侧重,提高民乐演奏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等举措达成共识,共同促进提高演奏者的创作能力,为培养民乐优秀人才不懈努力。



  我校民乐系主任章红艳、党总支书记石海彬、副主任吉炜、副书记王磊、打击乐教研室主任王建华、弹拨二组教研室主任周望、管乐教研室主任杨守成、拉弦教研室主任杨雪、李真贵教授、胡志厚教授、孙维熙教授、谈龙建教授、黄河教授、严洁敏教授、辅导员韩钟等;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刘红、拉弦教研室主任霍永刚、弹拨教研室主任祁瑶、唐俊乔教授、戴晓莲教授,青年教师舒银、韩妍、民乐系办公室主任徐碧和辅导员周立文等参与交流研讨。

  会议由民乐系主任章红艳和党总支书记石海彬主持。两校民乐系教师把握主题教育的契机,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关于两校在本科教学、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学科发展、科研课题、艺术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民乐系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好民族音乐、用民乐讲述好中国故事三个方面深入交流。


  刘红主任就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近年来在本科教学、课程设置、学科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建设进行简要概述。截止目前,上音新增戏曲有关专业近十门课程,授课教师专业素质增强,课程设置涉及范围更广,地方特色鲜明。上音教授唐俊乔随后介绍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大视野”项目,是提升课堂参与度的又一大举措。


  李真贵教授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原民乐系主任,对民乐的发展颇有感触,他说教学方面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师资队伍和招生工作,这两个方面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勤奋,敬业”应当是教师们始终恪守的准则。


  胡志厚教授满怀热情的提出民族音乐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一个“熏”字,要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传统文化、传统音乐,启发学生的灵感。


  黄河教授表示,民乐系在学院的崛起,靠的是人才、作品、自强和院领导的支持,民乐人要站起来还能守得住,这是我们始终要思考的问题。他还提出希望上音能够学习央音附中和大学教师教学一体化政策的建议。

  孙维熙教授提到,推进乐器改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势必要向前看,但中国传统音乐还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沉淀,没有传统就没有创新,因此民乐在发展的同时还要不断回望、保护和继承传统。

  戴晓莲教授对央音民乐系古琴专业师承的坚守以及代代传承的氛围和风范表示感激。她期待两所院校的合作,为传承民乐的重要使命继续奋斗。

  谈龙建教授认为民乐系应重视教师个人的学术积累,这是教研的一大保证。



  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备受瞩目,是数代民乐人不懈努力、不断传承和创新的成果。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主要代表,肩负着传承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使命。座谈会成功举办,在座专家欢欣鼓舞,更加坚定两所院校在交流互鉴,合作共建中,共同推动音乐教育发展,为民族音乐教育事业谱写更加宏伟的蓝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荣瑞一行来我校交流调研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