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扎根中国大地 传承西迁精神 校领导带队赴云南推进校地合作

2021-03-18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迎接建党100周年、筹备“双甲子”校庆,在华中大学西迁喜洲办学82周年之际,3月14至16日,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校党委副书记陈迪明带队赴云南,开展党史、校史学习教育,成立大理校友会并举行大理乡愁研究院签约仪式。

3月14日,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昆明会见了赵凌云一行,就华中师范大学如何支持和参与大理发展,如何支持和参与大理、喜洲基础教育的发展,如何办好大理乡愁研究院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共同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化大理、现代化喜洲进行了深入探讨。

传承西迁精神 大理校友会成立

3月15日,大理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喜洲华中师范大学大理附中举行。赵凌云回忆了华中大学西迁的办学史并对西迁精神进行了四点解读:一是教育救国、教育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精神;三是克难奋进、科技报国的开拓创新精神;四是潜心向学、扎根大地的实事求是精神。他表示,西迁喜洲是华师辉煌的一页,西迁精神是华师精神的重要源泉。这样的华师精神,值得一代代华师人永远铭记和传承下去。

赵凌云指出,华中大学西迁纪念前夕成立大理校友会是学校对西迁精神的隆重纪念。华中师范大学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教育报国、教育醒国、教育救国、教育建国、教育富国、教育强国的历史,以西迁精神等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华师文化的底色和基调。他表示,要在此次华中大学西迁纪念之际,吹响“双甲子”校庆筹备工作的集结号,打响“双甲子”校庆筹备工作的发令枪。要在“双甲子”校庆到来之际,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成立大会后,赵凌云一行参观考察了华中师范大学大理附属中学,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等地,开展党史、校史学习教育,纪念华中大学西迁82周年。云南校友会、大理校友会部分校友代表一同参加。

共商共建共赢共享 推进大理乡愁研究院建设

3月16日,大理州人民政府、大理大学与我校共建大理乡愁研究院签约仪式在大理大学举行。中共大理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杨国宗、校党委书记赵凌云、大理大学党委书记段林分别致辞。校党委副书记陈迪明代表我校与大理州、大理大圩共同签订《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华中师范大学 大理大学关于共建大理乡愁研究院合作协议书》。

赵凌云指出,建好乡愁研究院,开展好乡愁研究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理论任务。共建三方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支持研究院的发展,形成相对稳定的品牌、平台和活动载体,用学术理论阐释好乡愁理论的深刻内涵并不断指导乡愁实践,把乡愁研究的理论的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

大理乡愁研究院院长、我校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徐勇表示,乡愁研究与实践肩负传承中国伟大文明的使命,也承担着回应乡愁这一世界性的议题和难题、贡献中国智慧的责任。大理乡愁研究院将秉承这一使命和责任,更好地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乡愁理论体系;更好地从实践上总结大理经验,形成乡愁实践经验所支撑的大理模式,给“大理样板”的乡愁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让大理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剑萍、副主任李跃兴,大理大学副校长褚远辉等相关领导出席大理校友会成立大会,来自云南昆明、楚雄、普洱、大理等各地校友参加。中文系84级校友赵鸿昌当选为会长。学校办、社科处、校友工作与合作发展办公室、教育集团等相关部门全程参加本次活动。

(审读人:王志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扎根中国大地 传承西迁精神 校领导带队赴云南推进校地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