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本网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进一步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旗帜,勇担使命,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经二级党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小组评审、校内公示、第2021-2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授毛立科等20名党务工作者“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新闻中心现将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予以刊发。
毛立科,现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教工党支部书记。在担任支部书记和支部宣传委员期间,毛立科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宣介党史知识和重要政策文件精神,在党支部内打造党员学习、交流平台;严把人才推荐、师德考核、课程建设等工作的政治关,确保教学科研队伍的高标准、高质量;积极推进党支部与学生支部的“全覆盖、双提升”共建工作,以“新老传帮带”,指导党员培育和支部建设;创新交流活动模式,推动与兄弟专业、兄弟院校及企业党支部的共建交流活动,深入红色实践基地现场学习;组织开展党支部活动时注重邀请党外同志参与,加强与新入职青年教师交流并鼓励其加入党组织;注重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综合素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做好党务工作的同时,潜心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深化“三全育人”理念,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生产实习、创新创业并荣获多个奖项;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和宣传,作为主要负责人参加“工程认证”、“学科评估”、专业学位申请、招生宣传等工作,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升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担任学校首批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教改项目,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科学技术转化和社会服务。
叶馨,现任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博士党支部书记。2017年入学以来,叶馨先后担任土水17硕士党支部书记、土水博士党支部书记、学院党务助管,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求真务实,严格要求自己,并带领所在博士党支部发挥专业特长,冲锋在黑土地保护的前线。积极探索提高组织生活党员参与度,创新打造“以点带面 示范引领”的工作模式,组织支委、部分优秀党员成立临时小组,带头在理论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言,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号召本专业长期深入梨树实验站的党员组建临时党支部,鼓励本支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并指导临时党支部开展日常组织生活,实现正式支部与临时支部的共同成长;带领土水博士党支部与梨树实验站党支部联合开展党日活动,邀请致力于黑土地保护的教师和学生党员为本支部党员讲授“梨树模式”的应用,并通过宣讲、外出参观等方式,将梨树见闻带回母校。通过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组织生活,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从校内向黑土地的辐射带动,让党旗在黑土地保护工作中高高飘扬,激励相关专业的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史博,现任研究生院党支部组织委员,党委研工部副部长,负责学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该同志热爱党务工作,围绕“七个有力”落实党建重点任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思路,使党支部工作有办法、带温度、富实效。
一、突出政治标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爱岗敬业,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注重业务与党建融合,围绕建党百年等重要节点,设计特色党日活动,增强支部活力和凝聚力;规范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结合支部自身特点,协助支部书记制定详实有效的双周三理论学习方案;注重服务意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二、强化思政引领,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抓好研究生党建主责主业,引导学生党员认识并主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通过搭建“农博士在线”“百名博士老区行”等育人平台,把思政工作融入全过程;组织开展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班、红色“1+1”、博士宣讲团等,助力学校研究生党支部获全国“样板党支部”等多项荣誉;作为本科生形势政策课讲师,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覆盖本科生近千人;积极参与“全覆盖 双提升”,发挥教工党支部党员的引领示范责任。
三、发挥责任担当,履行疫情防控使命
主动担当,疫情防控期间积极作为。参与日常疫情保障、组织学生分批返校等工作,组织支部成员对寒假留校研究生、滞留湖北研究生进行“一对一”调研慰问、发放防疫物资,传递学校的关怀;积极参与开展10余项师生支部共建活动,书信互动2次(书信被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全文转载);创新线上党建形式,通过开设“农博士微课堂”、“疫情当前 且听导师说”等专栏,搭建师生齐心抗疫平台。“农博士微课堂”入选学习强国平台及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学习强国平台,点击量超过15万。
四、注重探索创新,拓宽党务工作思路
积极开拓思维,在支部工作中寻找关联融合点。通过研究生党员与研究生院党支部师生共建,探索“传帮带”模式新路径;我校作为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思政组秘书处单位,与各农林水高校校际间协同共建,探索跨校合作新机制。
所在支部先后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主题党日活动”等荣誉,有关工作得到北京市科协等组织的高度认可。
边明慧,现任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专职组织员,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学院党委“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目标任务,靠着钉钉子精神努力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同时将辅导员的工作经验运用到党建工作中,发挥学校-学院,教师-学生的纽带作用,充分调动育人队伍积极性、创造力,激发各党支部协同育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在学校、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指导各支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扎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夯实组织根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同心战疫 党旗飘扬”“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主题党日活动。2021年以来,积极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落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通过水院院网、微信公众号“水院人”发布党建活动推送超过150个。
2020年学院党委被评为学校标杆院系,水利系教工党支部顺利完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水利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获评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五四青年标兵集体”,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获评学校“样板党支部”、学校“五四青年标兵集体”、两度获评“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多个支部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优秀奖等,典型活动已在院内推广并收效。
任素梅,现任离退休党委第33党支部书记,她长期坚持在党务工作一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开拓创新,与支部全体党员同心协力,在加强党支部建设方面成绩显著,推动支部工作不断前行。
一、创新支部理论学习方式。有序化组织安排政治理论学习,创新打造“主题发言+集体讨论”模式,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坚持在每次理论学习会前确定学习主题、发布学习资料、指导党员自学,支委会确定会议主讲人,指导主讲人精心准备主题发言。会上在主题发言后,她积极引导与会党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相互启发,进一步加深了党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党员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注重发挥老党员的榜样作用。在主题党日中邀请老党员同志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做专题报告,重点讲述在几十年的革命岁月中如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的经历和心得体会。老党员的报告事例鲜活、启发性强,深受支部全体党员欢迎。
李虎,现任植物保护学院昆虫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他认真履行支委职责,严格“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动支部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参加北京高校第19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培训班的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
李虎同志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教学第一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学生知农爱农情怀、践行强农兴农使命,注重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在廉洁自律方面能够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分管的业务工作中,能做到公平公正,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他时刻铭记个人的发展是和国家、学校、学院、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作为团队主要成员,普通昆虫学课程2020年获评国家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2021年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李虎同志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突出,积极发挥“双带头人”作用,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中国昆虫学会第九届青年科学技术奖;指导本科生蝉联全国大学生植保专业能力大赛团体特等奖等。指导的研究生中6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校长奖学金、1人获“五四青年标兵”称号。
李洋,现任校办产业党委书记,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任职以来,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在校办产业党的建设、校属企业体制改革、疫情防控等工作上倾注大量心血,取得扎实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他敢于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校属企业改革发展。校办产业系统在其带领下,对标中央要求,党建工作实现了强基固本促提升,校企改革做到了瘦身健体谋发展,党建工作与业务实现了深度融合。
他以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校属企业政治建设。2021年4月,校办产业党委完成换届并成立了学校第一个二级党组织纪委,按《党章》要求,全面对标《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现了党委和业务工作“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及基层党支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推动将党建工作写入资产公司《章程》,制定了《校办产业“三重一大”办法》《党委议事规则》《企业负责人个人事项报告办法》等,通过组织和制度建设的提升,实现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引领作用。
作为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他勇挑重担,带领团队积极推动校属企业改革,通过采取建立机构,落实责任,摸排梳理,规范流程,“一个一策一组”等方式,高效推进校企改革工作,将69家企业瘦身到8家。同时谋划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出版社、动物医院、设计院、科学园等为主体的“一社两院两园”校属企业发展新格局,为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提供新平台。
杨梦妍,现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职组织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喜迎建党一百周年。起草制定《信电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信电学院“我为师生办实事”实施方案》,组织师生“红色足迹寻百年”香山革命基地实践活动,协助开展“庆百年华诞,圆梦中国有我”党史知识竞赛、“为党唱支生日歌”红歌赛等活动,以饱满昂扬的精神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推动“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围绕信电三全育人建设,持续抓好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起草工作方案,协助指导各支部完成工作任务,切实推动课程思政落实落地。
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战场。组织学院各党支部开展“云上”组织生活,依托“全覆盖 双提升”工程,组织参与“心手相连”毕业生行李打包活动,号召全体教职工参与消费扶贫,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爱岗敬业,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2018年,参与并协助完成学校第一轮巡察工作。2019年,协助学院党委接受校级巡察,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参与并圆满完成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工作,全程参与并出色完成学院党委换届工作。
何志祝,现任工学院车辆工程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
一、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勤奋拼搏,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指导教师,指导的本科生发表3篇第一作者高水平SCI期刊论文和获得4人次校级本科生优秀毕设论文,指导的研究生获校级十佳优秀硕士论文,主持院级思政教改项目,所获得成果在“第七届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青年学术论坛”上作学术报告。
二、积极探索基层党支部建设新模式。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建责任,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进行党课学习和分享,定期组织党员牵头一次理论学习活动的机制,调动党员学习积极性,组织老党员“传帮带”活动,在2019和2020年度述职评议考核中2次获评优秀。
三、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设车辆工程系党支部公众号“中农车辆先锋号”,依托该公众号对教师研究内容以及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在校内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在专业内营造对标争先的良好氛围。邀请年轻教师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涌现出一批科研教学带头人;联合学生支部共建,驱动学术创新,多次联合学生支部开展共建活动,通过教工支部和研究生支部的互动交流,发挥了支部的堡垒作用,打造了“一支部一品牌”。
何绍贞,现任植物遗传育种与种子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常态化,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坚持发挥党务、业务“双带头人”作用,带领支部积极投身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党支部与地方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带动学院“1-4-1”联动体系下全体学生党员共同参与,通过“精准扶贫密云两河村发展甘薯产业”主题党日活动等,把实用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让红色“1+1”活动落到实处,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该活动荣获学校“十佳主题党日活动”。
积极推动支部教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课程思政,教育学生了解农业和农村,通过知农实现爱农。个人主讲本科生课程《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及《植物生物技术实验》,通过教学创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深受学生喜爱与欢迎,2017年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鼓励学生们勇于申报“URP”、“国创”、“北创”等科研计划。其中2名博士和1名硕士获国家奖学金,1名博士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名博士和1名硕士获校级优秀毕业生。
汪洋,现任基础兽医系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汪洋同志作为党支书,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七个有力”,按照学院“三结合四联动”思路开展工作,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加强联系实际,2020年底支部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工作样板支部”验收。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严抓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学期讲党课1次;坚持“双周三”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参与学习32次;一年来,党支部与“全覆盖 双提升”本科生党支部开展10余次共建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参与主讲“党员先锋论坛”;与支部党员朱奎教授共同牵头组织学院师生交流平台“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已开展29期。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师生党员制作“聆听榜样故事,传承兽医精神”师生访谈微党课系列活动16期。
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吸纳优秀人才入党。带领党支部依托药理学与毒理学教研组,5年来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次,在人才的政治把关和思想引领上发挥重要作用。党支部现有18人,所在教研组党员率85%以上,经过校院两级积极培养,党支部送学上门吸纳联系非党员人才,2021年6月已发展一名青年海归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入党。
三是发挥学科优势,服务人民和国家战略。连续三年组织支部党员参加“百名党员进社区”主题党日活动,科普兽医公共卫生知识,覆盖属地10余万群众;以党建引领、科技牵线,牵头组织支部与广西百色凌云县开展“乡村振兴”;党支部所在教研组近年来科研成果丰硕,推动了我国及多个国际组织对多黏菌素等抗菌药物使用政策的调整,打破了国外快速检测产品技术垄断,为遏制细菌耐药性蔓延、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人2020年获得“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科技奖”。
张旺,现任党委组织部党支部宣传委员。
一、政治坚定,严于律己。作为组织部的一员,身处党务工作最前线,政治立场坚定。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认识,严于律己,时刻以组工干部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来要求自己,工作中谨言慎行,精益求精,努力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风清气正、程序规范。
二、迎难而上,团结协作。在组织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的作风鼓舞下,始终保持着富有激情的工作态度,加班加点从不抱怨。四年来参与完成了校班子换届、中层干部换届等重大任务,参与多项干部相关文件制定。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相关要求,与同事相互协作完成多个紧急任务,能及时补位,不计较个人干多干少,只为工作圆满完成。
三、创新务实,服务师生。力求成为干部工作的行家里手,不断学习思考,改进工作方法,不做表面文章,注意换位思考。开发因私出国线上办理系统,优化办理流程;开展一对一有关事项填报指导,保证填报准确性;主动到西校区收发材料,让西区的学院、干部少跑路。
作为分工会体育委员,服务机关教职工,丰富业余生活。作为支部委员,在疫情防控时期,肩负联络员职责,完成日常疫情防控上报、机关党员执勤、全校核酸筛查、防控物品发放、毕业生行李打包等工作。
陈黎明,现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在支部书记的工作岗位上,严于律己、尽职尽责,认真完成好各项工作。
一、带领支部成员积极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活动,探索利用辩证发展逻辑和历史发展逻辑方法,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式学习。
二、带领支部成员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践》在2018年4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果观点之一是认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在于促进人才能力提升,起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第三课堂”的作用。
三、带领支部成员以支部共建为抓手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社会服务,从2020年8月开始,工商支部和学校基金会校友办联合支部开展支部共建活动,面向毕业校友开设“经管教授讲堂”,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实践尝试,受到了校友们的积极欢迎;当前继续探索如何通过基层支部共建带领支部成员老师在乡村振兴社会服务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波,现任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系党支部书记,积极发挥“双带头人”作用,将党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支部在服务推动事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立足基层一线,党建引领促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作为党支书,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支部同志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和系里的各项活动。同时担任生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系秘书、教学团队长助理、院工会宣传委员,为学院和系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做好服务,积极配合学院统筹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及管理,为学院事业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2020年疫情期间,组织本支部和本系著名的专家学者深入内蒙古敖汉旗敖汉种羊场和敖汉良种繁育推广中心以及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实地考察、调研、座谈等,积极推动校地合作;走访巴林右旗兴达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巴林右旗牧兴牧业专业合作社,对其合作社的养殖经营模式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及带头科技推广扶贫模式进行了实地考察。期间还和这些种畜场的党支部以及主管种畜场的相应农牧局党委支部进行了“解民生之所求,产学研合一行”以及“访美丽乡镇,思政建设中的具象化探索”等联合党建活动,收获颇丰,党建活动“立地、走心”。
三、积极教改,立德树人,做好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职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承担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授课时数超过5700多自然学时。作为课程负责人,在团队建设和课程质量建设中承担和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主编和参编四本已出版教材,一本在编教材拟2021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主持和参加十余项教改,其中主持院级教改8项、校级教改1项;作为执笔人和重要教改教师参加市级教改1项,校级教改6项。2020年12月“动物学”慕课已经在“智慧树”完成。主持完成重大专项 “提高猪繁殖率的研究”课题研究。
俞英,现任动物遗传育种系副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中国奶业协会杰出科技人才,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在学院及支部优秀党员的引领示范下,在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专注奉献中,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优秀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党务工作上,该同志认真勤勉、恪尽职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支部党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树立了楷模。
她勤学善思,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先后作为支部纪检委员、支部副书记,积极完成学院党委和支部的相关工作,协助建立党员之家,组织并主持“两学一做”党员之家论坛13期,组织支部成员学习贯彻《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座谈会》,与联学研究生支部观看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影片等,强化对支部教师和联学研究生支部的家国情怀教育。
她坚定信念,积极投身抗“疫”工作。制作《共同抗“疫” 停课不停学—QQ网络授课操作手册》、参与《驰援海外、携手抗“疫”》活动,与共建本科生支部开展“寄往春天的明信片”共建党日活动,为毕业生“爱心”打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她倾尽全心,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为本。坚持守初心,担使命,和支部成员于2005年创立本科生育人平台“牛百科”,担任动科专业052班及194班班主任。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参加学校《最美课堂》教师教学比赛并获奖,贯彻育人大纲。
骆骢,现任基金会校友办联合党支部书记,支部现有党员8人。带领党支部认真贯彻上级党委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业务,立足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创建“学习型、服务型、研究型”党支部,切实发挥了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具有较为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高中入党,大二起开始担任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历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教工党支部书记共9年, 2005年、2015年两次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二是以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支部工作。注重从细节抓起,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员意识等落细落实落小,例如组织党员每月缴纳党费亲笔填写党费缴纳记录并签名,通过仪式教育提醒强化党员意识。三是注重党建与业务紧密结合,双促进、双提升。在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支部活动时,始终注意主动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以党建促业务,将教育学习活动学在点上、干在实处。四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创新开展党支部工作。与经管学院工商系教工党支部、本科生会计党支部等共建结对,引入专家教授开设“教授讲堂”为创业校友答疑解惑、邀请共建学生党支部参与校友服务工作,梳理校友资源为学生支部同学就业、实习提供便利。
翁雨晴,现任资源与环境学院行政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资源与环境学院专职组织员。从事党务工作以来,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党务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和学院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为学院党员管理夯实基础。制定学生入党“推优”工作方法,实现“一监督、二推优、三筛选、四考察”。建立“一人一册”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机制。2021年1月至今共发展党员162人。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轮训,提升党员骨干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协助打造样板支部,为基层支部建设添砖加瓦。积极参加师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和主题党日活动,指导支部开展工作,及时解决支部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协助做好学院样板党支部、红色“1+1”、党支部立项、“全覆盖 双提升”等活动申报和组织等工作。
促进党建业务融合,为推进“三全育人”凝心聚力。在完成基础党务工作的同时,重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2019年,《“资艺人生”—农业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美育结合的探索》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的重点项目成功立项,目前已完成中期验收。担任形势政策课讲师,分别为资环学院、生物学院、烟台研究院、工学院共计659名本科生讲授《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专题课程7次。
丰富党建学习内容,为打造学院品牌创新思维。结合本职工作与本人专业,开展“党建+美育”品牌活动,举办“专题党课”、“特色报告”、“跨校交流”、“艺术实践”系列活动。
栾志强,现任国际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抓实支部自身建设,努力将党支部建设和育人工作紧密结合,牢牢把握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规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党支部书记培训,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为人正派、求实,时刻注重用党性、党纪、党风严格约束自己、要求自己,严格组织生活,充分调动党员自觉性、积极性。团结带领支委委员,各负其责,不断创新支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制度与措施落实,不断强化支部的实践教育与专题教学,主动讲授党课,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
一、疫情时期,探索建立“互联网+党建”师生党支部共建模式;
二、创新性提出“学生党员成长护照”制度;
三、贯彻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指示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宣讲中国故事”活动,组织全员参与编写中英文思政教育材料;
四、积极参与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写,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撰写《学院党建、思政工作规划建议》;
近年党支部获评2019年学校“十佳党日活动”;2020年入选新时代“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名单;2020年学校先进党组织。
常正,现任理学院教工力学党支部书记,累计从事党务工作6年,期间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坚决落实校、院两级党委各项任务。认真带领支部成员开展组织支部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动支部活动规范化建设。
入校任教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名研究生”,主动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获得师生广泛好评,2020年被中国农业大学评为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同时,潜心科研,累计在《IJSS》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项, 2019年被评选为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学术新星。注重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坚持筑牢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在力学系优秀人才引进、第五轮学科评估等各项重点工作中积极亮出党员带头人身份,充分发挥支部的政治把关作用。
致力党建工作创新,不断为支部注入活力。曾组织开展 “‘红色纽带’系列党日活动”,荣获校“十佳主题党日活动”。2021年,为献礼建党百年,牵头开展支部活动精品化建设,组织举办了“‘从百年历史中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党课宣讲”、“学党史、忆先贤、守初心、育新人”研讨会、“学党史、擎党旗、跟党走,共赴西柏坡-狼牙山”等一系列精品党日活动,力求“活动即精品”,取得较好成效。
潘璐,现任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支部于2020年获评学校“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强化政治引领,深化“三全育人”。带领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把关作用,全面组织教材审核、人才引育、学科评估、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等各项工作,保障良好育人环境。深入实施“全覆盖、双提升”工程,共建的本科生党支部带领学生班级获北京市先进集体荣誉。
二、加强支部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丰富支部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参观革命根据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情调研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创新“党员故事汇”“农政观察”征文等品牌活动,党员积极参与,党支部组织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创新工作方式,服务乡村振兴。带领支部在河南灵宝、河北乐亭建设教授工作站,与四川青神诸葛村和河北乐亭大黑坨村实施支部共建行动,将基层党建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四、勇于奉献担当,做好“双带头人”。同时担任副系主任、学科建设委员会秘书等职务,在抓好支部建设的同时完成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积极发挥“双带头人”作用。近年获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获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育支持计划;积极推动社会学专业建设,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两优一先”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
相关推荐
- 烟台研究院举行2019级本科生军训开营式
- 动科学院举行党外教师代表联系座谈会
- 烟台研究院召开干部任免大会
- [三八节特稿]我校女教师的“山海情”
- 深化改革 勇于担当 第四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 【相约星期二】夏国良教授谈“学术素养与志趣的养成”
- 工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农业工程学科召开建设周期(2016-2020)总结自评专家咨询会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理学院联合举办学术对话报告会
- 西南大学来我校调研交流学生工作
- 研究生院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王涛主持召开烟台专项研究生工作会议
- 全覆盖 双提升 | 国际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赴田庄村党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入校指导工作
- 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
- 同心战“疫” | 战“疫情” 担使命——中国农业大学团委多举措丰富学生假期生活行动纪实
- 同心战“疫” | 后勤保障处:细节服务助力防控大局
- 同心战“疫” | 后勤物业“稳”字当头化疫情为动力开展服务
- 新生“微”故事 | 周娃丁:最好的结果 向往的农大
- 稼穑之路 | 爱心走访专项行动:稼穑江昌实践小队赣州慰问行圆满结束
新闻公告
- 新理念、新体系、新办法——学校奖学金改革解读 10-26
- 2021年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10-23
- 我校举办2022届秋季首场大型毕业生招聘会 10-22
- 动物医学院开展116周年校庆系列校友活动 10-22
- 广西连续第十年定向我校选调优秀毕业生 10-22
- 首期“石榴大讲堂”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研讨会召开 10-22
- 理学院举办《明理讲堂》系列报告加强教职工理论武装 10-22
高考招生
- 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3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