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开讲啦!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就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做好美育工作提出殷切希望。三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的实践探索,推动美育创新形式,拓展路径,丰富内涵,把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写在中国大地上。
“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第一讲”活动现场
2021年8月30日上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实践节目、央视频业务一部、技术局5G实验室联合推出的5G融媒体直播“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第一讲”在我校美术馆开讲。直播总观看量达21.3万人次,位列移动直播播放排行榜第一位;截止到下午五点直播回看人次达到10.7万,位列视频点播播放排行榜第四位。直播当天,相关多档短视频在央视频平台全网首发,总播放量达到10万+人次。央视频新媒体端全网分发,总播放量破百万。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首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洪作主旨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首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洪作了《把“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课题写在中华大地上和人民的生活中》的主旨演讲。高洪书记以郑锦的《群英奋战》、林风眠的《沿江村落》等具有时代美育意义的经典作品为线索,回顾了百年美院“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百年美育传统,阐释了中华美育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培育家国情怀、着力培根铸魂的丰富内涵。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里,我们在美的艺术滋养中,在美的生活日常中,在美的家国时代里,共同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创造出一个人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并且享受到由发展而带来的充裕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生活的美好新时代!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作主旨演讲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作了《新时代,大美育》的主旨演讲。范迪安院长讲到,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指导下,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新时代中国美育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已经全方位落地、正在实质性推进、即将深层次发展的、可以称之为“大美育”的新阶段。中央美术学院会一如既往地发挥好“美的引擎”作用,在美术教育中加强美育,把“美”的创造表达与“育”的目标任务有机统一起来,培育更多更优秀的、能够担当新时代大美育使命的莘莘学子,描绘更多更经典的、能够发挥美育独特作用的传世之作,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书写下更多更美的新时代大中华大美育的动人故事。 再丨造丨故丨园
访谈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吕品晶:一个传统村落,既要有传统村落的“形”,又要有传统村落的“神”。“神”的部分,其实就是活态的传统文化,就是非遗,同时具有非常大的经济发展空间。美育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形”的塑造,来激活“神”的部分。当村民发现美育改造的价值,就会自觉行动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脱贫致富、文化保护和提高审美意识三者的统一。 田青:保护昨天不仅仅是为了今天,也是为了明天。乡村之美,一为自然之美,二为人文之美。村民的习俗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应该在保护物质及文化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推广。 美丨育丨铸丨魂
访谈嘉宾: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张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
张路江:每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必然回应时代要求,反映时代本质。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让学生放下手机,亲身体验时代生活的维度,培养他们成为关注时代、关注生活的艺术家。 张政文: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艺术作品用一系列生活小现场表达了我们时代的大格局,用日常的小叙事传达了中国当代的大史诗。以小见大,用细节展现时代,用行为昭显中华美育精神,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学史增信,学史崇德”思想的践行。所以很多央美师生的优秀作品,既能讲好国家民族宏大议事,又讲好百姓身边故事。这样的优秀艺术作品,更能深入到百姓心中,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铸就伟大精神。 美丨焕丨光丨明
访谈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奎
邱志杰:黑暗和光明、白天和黑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盲童的世界同样充满光明,我们通过艺术和美育,帮助盲童去除心灵上的枷锁,解放他们的创造力,丰富他们的世界,艺术温润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可以照亮我们所有人的世界。 刘正奎: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流露,因此艺术能够给孩子的情感一个很好的表达。盲童往往更能够关注当下,更能沉下心来感受世界,对所处的环境、整个世界保有敏感的觉知和细腻的感受,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十分宝贵。我们通过艺术进入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心灵的发展,通过艺术实现以美育人。 美丨育丨童丨真
访谈嘉宾: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胜
王晓琳:中央美术学院在“高参小”项目中,通过搭建“三联动”美育平台,打造五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体系,提升了少儿美术教育的丰富性、专业性,同时带动本硕博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了央美学生从事美术教育的积极性,促成了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的衔接,也为美术教育如何能够在“高参小”项目中充分发挥美育功能提供了成功案例。 王德胜:美育作为人的情感教育、心灵教育,是一种非知识化的养成活动,着重于对人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传达能力的综合开发和培养。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它绝不等同于一般艺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审美能力的开发中,走向启迪、强化青少年个体生命力的发展方向。所以,从践行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实践角度来看,央美的青少年美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马笑舒主持直播活动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马笑舒主持了这场“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融媒体直播活动。
美育研究院/文 美育研究院 宣传部李标/图2021年8月3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开讲啦!
相关推荐
- 校企联动 多措并举 努力实现“稳就业”:我校2021届秋季大型校园招聘会圆满举行
- 精彩“云”课丨公共问题意识与艺术创作 / 孙伟·造型学院雕塑系
- “礼敬先贤——2018鲁艺旧址写生展”举办
- 谋共识 稳就业 育人才: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召开
- 水落石出:雕塑系三工教学研究展亮相陶溪川
- “徐悲鸿与他的时代”巡展首站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 “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开讲啦!
- 直通阅卷现场丨中央美院2020年本科专业复试阅卷专访
- 今晨,我们升起国旗,祝福你的生日——亲爱的中央美院!
- 2021“福布斯中国设计评选”揭晓 城市设计学院郝凝辉教授入围
- 两会时间·委员提案丨刘小东:关于合理规划京郊艺术区的发展的提案
- “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开班
- 中央美术学院召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大会
- 精彩“云”课丨素描全身像/白文忠、陈佳思 · 附中
- 《百年美院·口述历史》纪录片发布
- 中国人民警察警旗式样公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波团队担纲设计
- 学习红旗渠精神:油画系直属党支部赴红旗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 墨德集团捐资1000万元支持中央美术学院设立“徐悲鸿奖”
- “刘庆和:同尘”个展于武汉合美术馆开幕
- 美在剑川 | 中央美术学院联手抖音开展乡村美育
新闻公告
- 喜报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央美院获佳绩 10-14
- 鸽之舞:胡西丹·克里木作品展亮相索卡艺术中心 10-13
- 雕塑系张伟教授获第十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0-13
- “润泽无声——戴泽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0-01
- 发布丨中央美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09-30
高考招生
-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信息(非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音乐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