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云”课|大型博览会 / 黄建成、孔岑蔚·城市设计大型博览会
大型博览会
开课院系:城市设计学院-空间展示设计工作室 任课教师:黄建成孔岑蔚 开课时间:2020年3月16日—2020年4月10日 授课对象:本科三年级 丨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世博会为教学对象,探讨基于主题叙事而催生的空间展示设计类型。不同于传统展馆的展示方式,当代世博会的展示设计逐渐呈现出主题策展、展览设计、建筑设计三者一体性的发展趋势,即脱离了常规概念下“建筑”与“展览”的分离状态,已然走向一种建筑与展览空间内外一体、相互纠缠、不分你我的契合关系。在这种“空间一体性”关系的背后,是当代建筑学、设计学、叙事学等众多学科融合与交织的共同建构,它不再是过往单一学科能够催生的常规结果,而是基于未来性、观念性、艺术性的视角所重新建构的系统设计。本课程研究的重点,便是以世博主题为切入点所展开的对“策展叙事”、“展示媒介”与“建筑营构”三者一体性设计的探讨。在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以世博会中国馆的空间展示设计为教学内容,以空间的叙事性与可参观性设计为教学重点,通过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授课方式,形成整体的教学框架与教学手段,进而使学生快速掌握世博会的设计规律与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模型
丨教学要求 以个人为单位展开“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整体概念设计。 学生围绕2025年大阪世博会官方主题:“构建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展开主题策划,依据BIE(国际展览局)提供的限定场地条件进行整体概念设计。鼓励学生从全球视野与未来视角展开探索,提出中国馆的发声态度与文化思考,构建世博中的国家形象,以此形成对世博主题的回应。 具体作业为: ①概念推导、相关分析图不少于10张; ②轴测图3张; ③总平面图3张; ④板块分区图1张; ⑤信息内容分布图1张; ⑥立面图3张、剖面图2张; ⑦人流动线图1张; ⑧空间效果图不少于5张; ⑨节点展示道具图2张; ⑩500字设计说明;上述内容汇集于900mm*1800mm的展板中。 丨教学框架 本课程第一周为理论讲授、第二周为设计规律讲授,在第三周与第四周的设计实践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与国际展览局提供的官方地块条件与设计要求为依据,形成最终设计成果。为了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世博话语,课程整体以三段式基本结构展开教学,形成可供学生快速学习的三个类型面向,即“作为时代标志的世博”、“作为构筑物的世博”和“作为批判对象的世博”。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了本课程学习的三个核心内容:“解读世博会历史”、“掌握世博会展馆的设计规律”与“批判性视角下的当代世博实践”。 第一周:解读世博会历史 授课内容1:大型博览会概论 授课内容2:课程讲座——作为时代标志的世博 本周成果:建立认知世博会的历史观;形成研究概述文本;初步完成主题概念策划 第二周:掌握世博会展馆的设计规律 授课内容1:课程讲座——作为构筑物的世博 授课内容2:优秀案例分析 授课内容3:创意讨论与评析 本周成果:确定概念;通过模型推演空间形态;梳理脚本内容,展开空间设计;绘制图纸 第三周:讨论未来世博设计可能 授课内容1:创意讨论与评析、设计辅导 授课内容2:设计辅导 本周成果:完成具体空间设计;完成展示道具设计;整合空间秩序;形成较完整的设计方案 第四周:批判性视角下的当代世博实践 授课内容1:设计辅导 授课内容2:结课汇报 本周成果:完成整体设计方案
网络授课截屏
学院领导连线网络教学现场并与学生互动
丨部分课件展示
丨考核方式及评分要求观点视野25%、方案阐述25%、图纸文本10%、结课作品25%、出勤记录15% 丨部分参考书目 《空间展示设计》丨黄建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传播方法的演绎:当代展示设计理论与研究》丨钟山风,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历届世博会建筑设计研究》丨蔡军、张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从概念到设计-上海世博会场馆解读》丨戴云倩、陈永明,海军出版社,2010 《展览论》丨[美]玛格丽特·霍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博物馆怀疑论》丨[美]大卫·克里尔、丁宁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丨[美]丹尼尔·李布斯金,吴家恒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通往明天之路:1933-2005年历届世博会的建筑、设计与风格》丨[美]安德鲁·加恩宝拉·安东内利等著,龚华燕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艺术的空间·空间的艺术——三届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创意谈》丨黄建成,《装饰》,2009年第8期,第91-93页 《城市中的世博会规划和建筑》丨郑时龄,《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5期,第4-9页 《2017阿斯塔纳博览城-未来能源的会后遗产规划》丨戈登·吉尔等,《建筑学报》,2018年第8期,第51-57页 《2010上海世博会参观者行游轨迹及时空分布研究》丨马力,同济大学学位论文,2006 丨学生创作案例
《环——2020迪拜世博会主题馆整体概念设计》作者:桂琦
《生命沃土——2015米兰世博会主题馆整体概念设计》作者:赵同庆、刘小亚、何特、邓宇飞
《回到未来——2020迪拜世博会主题馆整体概念设计》作者:康宇亮
《天涯·若比邻——2020迪拜世博会主题馆整体概念设计》作者:孙同
《动感·虫洞——2020迪拜世博会主题馆整体概念设计》作者:侯永康
丨任课教师感悟
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建成
城市设计学院教师孔岑蔚
作为人类三大盛会之一,世博会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晴雨表,它反映着当下人类对于文明进程的思考,更预设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可能。希望这样一门具有未来视野的设计课程,可以为同学的设计创作带来有益思考。
——黄建成、孔岑蔚
宣传部宋曼青/整理编 2020年4月7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精彩“云”课|大型博览会 / 黄建成、孔岑蔚·城市设计大型博览会
相关推荐
- 中央美院女教授协会成立 首展“美美与共”亮相大都艺术空间
- 文化和旅游部-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班”第三次草图评审信息反馈暨创作辅导会在我校召开
- 问道之学丨范迪安院长为2021级博士研究生开讲第一课
- “礼敬先贤——2018鲁艺旧址写生展”举办
- 杨先让、杨阳著作《黄河十四走》获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非常疫情·CAFA行动丨中央美院教授孙景波的“诗情画意”:2020——中国天使的眼睛
- 中科建融投资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支持油画人物肖像画研创中心发展
- 中央美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让艺术与科学相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我校获2020年北京市就业创业工作多项表彰
- 喜报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央美院获佳绩
- 中国教育报丨加强美育学科建设 推动美育事业发展
- 2018级新生班团骨干培训班结业
- 致中央美院全体同学,请到校园APP打卡报平安
- 精彩“云”课|数字壁画创作 / 张汉普·壁画系
- 两会时间·委员提案丨刘小东:关于合理规划京郊艺术区的发展的提案
- “目营心匠——精微素描绘画作品展“亮相太庙艺术馆
- 畅谈“美”力中国:范迪安院长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专访
- “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文献展和 “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 在上海美术馆举办
- 春日一起去看展览 三八节我们这样过
- 戳心尖尖的泥巴 拉话话的魂:刘士铭雕塑艺术展开幕
新闻公告
- 喜报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央美院获佳绩 10-14
- 鸽之舞:胡西丹·克里木作品展亮相索卡艺术中心 10-13
- 雕塑系张伟教授获第十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10-13
- “润泽无声——戴泽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10-01
- 发布丨中央美术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09-30
高考招生
- 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信息(非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音乐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本科招生信息 08-05
- 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