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吴洪晖:水墨之间 浪漫为伴
吴洪晖:水墨之间 浪漫为伴
秋声 34cm×47cm
晨棲 47cm×47cm
人物名片
吴洪晖,1969年生于温州市,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杭州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女花鸟画家协会执行主席,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杭州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杭州市九三学社社员。
作品参加全国第五届体育美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2011年与2014年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等,曾获浙江省首届中青年花鸟画展银奖、浙江省中国画小品展银奖、浙江省第六届花鸟画展铜奖、笔墨纸砚·全国当代青年国画家邀请展学术奖、浙江省第七届女花鸟画家作品展金奖、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作品联展优秀奖等。
出版多本《吴洪晖作品集》,作品和画论刊登于《美术观察》、《新美术》、《中国画报》、《中国花鸟画》、《美术报》、《世界知识画报》等专业报纸杂志,在新加坡、上海、杭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记者 孙乐怡
荷塘清影,向阳金葵,山野红梅、菊香蟹肥……11月9日,温州籍画家吴洪晖带着精品佳作在温州书画院(美术馆)举办回家乡的首次个人作品展,展出的120幅作品洋溢着晶莹剔透、清润朦胧和浓丽斑驳、苍拙浑朴的诱人美感,作品全面展示了吴洪晖独特艺术风格,她把历年来的艺术成就和美学感悟,以绘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家乡父老,为绚丽的秋色添彩。
于水墨间 寻绎心语
“在长期的笔墨耕耘磨砺中,深知唯有能梦能醉者才能有真情有深悟,有巧思有佳构,有新意有妙境。由此而生的想象力即是艺术创作中最难捕获并且稍纵即逝的灵感与契机,乃是艺术家终身探索新径和确立自我的金钥匙,而且只有能醉也能醒者才能持有这把金钥匙,可以开启通往艺术创作的成功之门。”吴洪晖在《潜心听疏雨》一文中这样写道。
1969年生于温州的她,是著名画家吴永良先生的女儿,自幼受到浓郁的艺术熏陶,自然走上学艺之路。吴洪晖擅长水墨写意花鸟画,其花鸟创作师法自然,吸收和融合了山水画元素,色墨交融,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吴洪晖长居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她深深感受到西湖的典雅优美,禁不住湖光山色无比旖旎妩媚的吸引与诱惑,自然地养成了暇时就徜徉林间和漫步湖畔的习惯,时常缓寻晨露小草,细数晚霞落英,静观悠游水禽,凝视摇曳芦花,感受西湖春花秋月四季更迭的美丽风光,体会晨昏阴晴雨雾风雪的天时变化,最使她感动不已的是亭亭玉立的芙蕖和深秋初冬满塘生机依然的残荷。因此,荷花是她有感而发、最爱描绘的主要画材,但如果以惯常手法去表现,必落常套而缺乏新意。吴洪晖经过多年的观赏体察,荷花似乎已成为她可以亲切对话倾诉心曲的知己,在她的创作札记《荷塘遐思》中描述“荷叶此时在我眼前已变得模糊,荷花也已只剩下那清雅的气息,而在我心里装下的是整个荷塘神秘的、诱人的、富有生机的、原始自然的生命力。我拿起笔,把自己深深地溶在那种感觉中,轻轻地呼吸,用心蘸墨、润水、调色,我凭着感觉的牵引,用淡淡的墨线勾勒,有律无规的线,横、直、曲交错,尽情挥洒,荷叶呈现富含几何意味的符号,冷冷的胭脂淡墨随意点厾,团块形的荷花,像音符一样在画面上跳动,淡淡的溶于荷叶之中。” 她用全身心去捕捉心灵的感触,使构成画面的各个因素组合搭配到最能贴切地表达她内心的感受。
多年来,吴洪晖坚持在传统根基上自我修炼提高,潜心寻幽探微升华感悟,形成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画面中时常出现重复、多变的线条,增强了画面的厚重感,有“速写”般生动的趣味,同时又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原浙江画院院长张华胜曾评论她的作品“看似随性的重复线条,乱中求序,得以‘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的‘意象造型’图式”。
热爱生活 造化为师
作为一名专业画家,吴洪晖深知艺术创造所必需的灵感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大自然的体验,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因此她多次风尘仆仆,千里迢迢远赴陕北,在三秦大地,听着“信天游”与秦腔,与黄土地、母亲河“对话”,从中悟到了艺术的本源与真谛。在四处欣赏景色之时,一发现让自己动心之处,便席地坐下,把眼前的美景画下来。吴洪晖十分喜欢这种独自静谧的感觉,“此刻我的头脑非常清晰,全身各个细胞都敏锐起来,这时的景色在我看来已是一幅非常引人的画面。”
她这样形容自己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片刻,“我取出一次性杯子,从随身带的水杯中倒出一些水,调上墨,快速捕捉起那些打动我的元素,墨在水的作用下,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我仍感到不能表现出黄土高坡那原始粗犷的味道。直到受落叶的牵引看到水中倒映着的黄土高坡启发,用毛笔沾了些许黄土,和着墨落笔于宣纸上才终于找到了心中的那份感受”。
蕴藏于自然之中,凝聚于动静之间的生命之美,能不时唤醒吴洪晖在艺术劳动中的激情与感悟,协助她不断捕捉弥足珍贵的契机与灵感,酝酿成丰厚净化的情怀和沉静深思的心境,而得以进入匠心独运和迁想妙得的创造进程。
“与所描绘的物象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使自己与物象形成不沾不滞和不羁不囿的关系,得以造成自我心灵境界,是超越自然美感,而能提升为艺术美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北派的豪放与南派的婉约有机糅合、兼收并蓄,因而她的笔下自然呈现出一种既有塞北浑厚粗犷、拙朴淳真的美感,又具江南绿水青山的清柔秀美的特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报副社长蒋跃认为,“吴洪晖的花鸟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纵观其作品,山岚之气扑面而来,意境清新,格调隽永,女性画家特有的温文尔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她是颇有才气和灵气的,有着自己的绘画面貌和语言风范,十分难能可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杭州日报:吴洪晖:水墨之间 浪漫为伴
相关推荐
- 公示丨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国当代水墨动画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学员录取名单 - 通知公告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第四批公开招聘人员资格审查与考试等有关事项的公告(第十八号)
- 我校1项课题获得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 教学科研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第三批公开招聘人员面试有关事项的公告 (第十五号)
- 我院顺利举行“辞旧迎新”拔河比赛
- 中国美术学院关于推荐优秀学生2019/2020学年赴境外学习的通知
- 我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总决赛圆满落幕 - 活动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青年时报: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再次来袭
- 林风眠《伎乐》赏析 - 国美聚焦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我校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析会
- 我校荣获浙江省“钟声杯”钓鱼比赛优秀组织奖 - 报道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预告 | 犍陀罗艺术系列讲座 - 学术预告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预告|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暨新时期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高峰论坛
- 学习匠人创作 体验劳作上手:我校女职委组织“艺享?手作”陶艺体验课
- 中国美术学院公开招聘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公告(2019年第四批) - 通知公告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我校徐增鎏同志荣获“浙江省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称号
- Inter-World-View2019 全球召集令
- 中国美术学院关于停止选拔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的公告
- 校网球队参加浙江省第十届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载誉归来
- 共沐阳光运动,悦享健身果实 ——我校体育部党支部相约省大运会阳光项目赛场载誉归来 - 活动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新闻公告
- 同舟共济克时艰 凝心聚力战疫情 03-04
- 我校召开所属企业防控新冠肺炎及有序复工视频会议 02-18
- 浙江省本科高校课程建设工作座谈会 01-17
- 我院顺利举行“辞旧迎新”拔河比赛 01-02
- 我校多项新闻作品获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12-27
高考招生
-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4
-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