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建构的往昔与未来”在我校象山校区成功举办
12月3日,由我校建筑艺术学院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举办的年度学术论坛“实践美学:建构的往昔与未来”在我校象山校区成功举办。
论坛由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致开幕词。他说到,“今年话题讨论的重点,不仅是讨论建构,还注重建构和地形学的关系,以及场地地形的关系、与山水环境的结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有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的实验走在前面,现在,实际上需要花一点时间,在很快的实验探索脚步之后,进行理论上的沉淀以及思考。我期待,未来无论是建构的方向还是建构与地形学结合的方向,都将能够得出更多更有意思的思考,这对我们的创作和教学也会有更加长期的、持久的影响,这对于美院建筑学院的成长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感谢东南大学与我院一直以来的密切学术合作,共同发展学习。”
王澍致辞
此次论坛的演讲与讨论着重以下三个关键议题进行讨论。第一,美。实践性的美学一定主张并提出优雅而精致的解决方式;建造的细部与材料的处理不仅出于实用层面的考虑,同时也有基于美学追求的意义。第二,地点。任何建成作品,必然建造于某一具体的地点;对建构的准确理解无法脱离场地(场所),对气候与氛围的认知可以拓展建构,使其进入地形学领域。第三,目的。基于对文化模式(生活实践)的理解,来判断什么样方为“适合”,是建构方法的理性特性的表征之一。
瑞典著名建筑师、瑞典两院院士塞尔辛教授将内容焦点聚集在规划和尺度上,尤其关于平面的规划。他指出,在当今这个视觉化的时代,平面的规划是非常重要和有趣的。他列举了一系列有趣的诗歌,并大段当众背诵,指出建筑美其实跟诗歌的韵脚非常的相似性。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例,指出寻找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寻找不同的需求。首先并不是为了美观,而是合适。某些限制,反而给外表带来一部分的美观化。
一边在哈佛大学等名校建筑学院授课,一边将个人实践扎根于孟加拉国的女建筑师玛丽纳?塔巴萨姆指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有很多的建筑像降落伞降落一样,各处都是,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城市面貌。基本上有两条道你可以走,我不知道你们是否看得懂它,“顺路THIS WAY”,要么是这条路,要么是那条路?她犀利地指出要特别警惕商业化的倾向,并用个人的一系列创作案例展示了自己的探索与坚持,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探索建筑的地方性。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的朱竞翔教授谈到: 到底如何研究跟我们离得很远的建筑?同时可以看到(这个建筑)中塑料组件形成又遮阳、又采光又能排水的构造方式。
布鲁塞尔挪威博物馆
朱竞翔展示了他指导博士生对于1958年维斯勒·费恩的布鲁塞尔挪威馆研究和后来作为经典的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的比较建构研究,可以感知到Sverre Fehn在解决一系列问题。
来自上海的建筑师庄慎跟大家交流的是他们的一种工作状态,和他们对一些非常常识的问题的重新思考。历史上每一次的技术革命、空间和技术都会产生显著的融合,技术都会改变空间。无非是到了现在我们在讨论所谓的新技术、新的智能化的时候,话题变成我们会讨论立方米会不会成为流量、虚拟人会不会改变结构、建筑物会不会变成系统里面一部分。
来自西郊利物浦大学的派塔·卡琳将表面机理和森佩尔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表述,并推测介于表面之间的忠诚,如何有助于我们对空间的理解和创造?她的报告展示了一系列照片,照片的制作过程发挥了字符的潜力。通过摄影来捕捉所有一切,为了抓住它,防止它从人的记忆中消失。为了组织颜色,随着时间的流失,摄影的操作在某种意义上就好似一次媒染剂。
建筑里立面与编织图片对比
不同的建筑立面
墨尔本街头与赫布里底群岛之间的景色对比
大都市墨尔本和以农村为主的赫布里底群岛之间差异是明显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差异,关联却得到揭示,在色彩的介导下,距离和差异荡然无存,它们的表面交相呼应。 墨尔本20世纪中期的企业借助建筑立面的画像,其中也会在建筑物面孔上显露出其文化根源,即苏格兰哈里斯花呢的潜在形象。
最后,和王澍一起作为本次论坛的双主席之一,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的著名建筑理论学家戴维·莱瑟巴罗教授做了本次论坛的专题讲座。他的关注点涉及到建筑的完美。类似于在上帝身上体现的完整性,是否能够部分体现在细节当中,体现在某个个体能够理解甚至参与的体系当中?其中有一个方式——以细节见大,以细节看到它的完整性,以细节看到它的部分性,通过细节部件与对应的部件进行关联。他请大家要意识到,对于项目来讲,即便是它的某一种细节,它也总一直是我们更伟大环节的总体的一部分。
研讨和总结
(讨论嘉宾从左到右:王澍、庄慎、Marina Tabassum、Peta Carlin、Johan Celsing、David Leatherbarrow、葛明、史永高)
今年的论坛,为期三天,跨越南京与杭州,各位老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为建筑艺术学院的青年师生注入了新鲜的思想。下午5点,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论坛现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实践美学:建构的往昔与未来”在我校象山校区成功举办
- 上一篇:校纪委召开工作会议
- 下一篇:我校多项新闻作品获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相关推荐
- 之江青春纪 文艺能量场 - 国美聚焦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我校2018年系列“省培”项目启幕
- 杭州日报:“我的老妈是画家” 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 致敬母亲节 - 国美聚焦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讲座|民艺大讲堂第九讲: 魏力群“中国皮影戏的源流、现状与创新衍生” - 学术预告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中国美术学院2020年本科招生章程(附:2020年本科招生考试报名公告)
- 预告|“新时代·新青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艺术创作实践展
- 拥吻乌托邦——中国美术学院附中90周年校庆祝福「短视频征集令」!
-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现场确认有关事项通知
-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第五批公开招聘 面试结果公告(第二十六号)
- 预告|“紫苑墨痕 西溪论艺”系列活动即将开幕
- 我校1名教师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第四期名单
- 我校设计艺术学院吴海燕教授做客浙江苍南“玉苍大讲坛” 畅谈艺术赋能营商 - 讲座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我校教师徐增鎏荣获“浙江省突出贡献农村工作指导员”称号 - 获奖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Inter-World-View2019 全球召集令
- 民盟中国美术学院总支派代表看望老盟员郑朝老师
- 预告|“后印刷”——第二届CAA国际版画三年展
- 诗文唱和 尽得雅趣 - 国美聚焦 - 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 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第三批公开招聘面试结果公告 (第十七号)
- 我校再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
- 预告|书艺传家——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展暨刘江、章培筠、刘丹艺术展
新闻公告
- 同舟共济克时艰 凝心聚力战疫情 03-04
- 我校召开所属企业防控新冠肺炎及有序复工视频会议 02-18
- 浙江省本科高校课程建设工作座谈会 01-17
- 我院顺利举行“辞旧迎新”拔河比赛 01-02
- 我校多项新闻作品获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12-27
高考招生
-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4
-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招生计划 08-04
- 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