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物资学院 > 新闻公告 >

听法学院助课志愿者讲述守护“云课堂”的故事

2020-06-10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物资学院新闻网

二月底,受疫情影响,学生们无法正常返校上课。根据“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学校决定开展线上教学。法学院在四十八小时内为所有线上课程招募了助课志愿者,助力网络教学、守护云端课堂!从线上培训答疑会到第一周实习工作,再到如今临近结课也始终如一的坚守。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让我们一起走近助课志愿者,听听他们的心声。

17级法学专业王露——助课《英美合同法》《法律诊所》

因为疫情,法学院开展助课志愿者活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看到法学团委公众号里招募助课志愿者,我怀着好奇心打开了界面,心里想着,这个工作有点像“课代表”的感觉,能再次体验一下高中“课代表”,还能协助老师做点事,还挺不错。于是就报名参加这项活动。培训时,吴老师提到:“作为志愿者,上课应该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不让老师冷场……”会后我思考如何才能当好这个志愿者,不仅仅是上课统计到课情况、帮老师收发作业、协助老师处理上课突发情况、协助老师做一些事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作为志愿者自己应该怎么做,怎样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一开始上课,我明显体会到这种思维方式以及志愿者身份带给我的好处。因为要积极参与课堂,所以听的时候很认真,老师提问也在积极思考,积极在评论区和老师互动。刚开始互动的人数不多,到后来大家都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氛围浓厚,线上教学让大家可以实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回答问题,这是线下教学所没有的优势。而我也做到了积极回答问题,以身作则,当好一个志愿者,在老师没有要求我统计一些名单的时候,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

助课志愿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协助老师做事,增加和同学们的沟通,更多的是养成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不因为事情麻烦就不去做了,以及主动学习的思维,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果。以上对我而言受益匪浅,很多事,只有行动了,才会明白它的意义,加油!

17级法学专业刘畅 助课《保险法》《职业规划》

作为《保险法》和《职业规划课》的助教,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协助老师顺利结束每一堂课都十分的有成就感。与老师的交流沟通变多,更加了解到老师上课的不容易,老师们在备课、上课、结课以及布置作业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作为助教,能帮上忙的地方很少,所以真的很感谢老师一学期的辛苦付出。同学们在疫情期间,虽然用电子设备上课,麻烦多多,但也非常的配合我们的工作;我的助课志愿者伙伴和我一起面对各种疑难问题;最后就是我们的辅导员李老师和吴老师,对我们的工作进度、工作情况一直严格监督,从一开始的每天例会到后面的每周例会,都十分的认真和耐心,都使我感触颇深。

同学们的认可、助课伙伴的帮助以及老师们的教诲和引导,都使我感受到成为一名助课志愿者的意义,非常幸运从一开始加入这个团体并进行了一学期的助课工作。快到学期末了,我会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以后也要继续加油!

17级法学专业纪泽坤——助课《财税法》《国际经济法》

我负责了两门课,一学期下来能够尽我所能帮助老师和同学在疫情期间正常上课,我觉得很荣幸。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上课平台操作不熟,老师或同学时有“掉线”“失声”,查考勤催签到等)再到后面的步入正轨,我们提前找好一些新闻热点评论或是音乐在课间播放给大家放松,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增长了很多知识和见闻,跟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也让我有了更多参与感。这期间,我也有做的不周全的地方,比如有些同学系统出的bug问题我也解答不了,这时候其他同学都会来出谋划策,我觉得很开心也很温暖。正因为大家都在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的上课氛围,我们的上课效果才会这么好,我的工作也进行地格外顺利。

18级法学专业李唯仪——助课《法理学》

不知不觉就已经做了近一个学期的助课志愿者工作了,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好像开始报名还是前不久的时候。我是第一次做这种需要沟通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工作,最开始的时候很担心做不好。后来将近一个学期的工作中发现我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老师很照顾我们的工作,同学们也很配合。

直到做了这个工作,我才知道老师需要做的课上准备工作和课后工作是如此的繁重。我尽力做好辅助工作,课上需要查出未到课的同学并且及时通知他们到课,课后需要协助老师提醒同学们完成作业,并且将需要集体上交的作业进行整合提交。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个助课志愿者的工作让我提高了自我管理时间的能力。

18级法学专业潘雨泽——助课《法律文书写作》

从上学期法律英语开始,我就很喜欢龚老师的课,龚老师又是我的导师,所以这学期一听说有助课志愿者的工作,我直接就报了龚老师的课~这学期快到尾声啦,很开心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帮助到老师、帮助到同学们。

作为助课志愿者,我看到了在我们每节课背后老师的各种考虑担心,也看到了同学们交作业的积极认真,虽然工作简单、循规蹈矩,但是我很享受,更是自豪!希望下学期我依旧可以帮助老师和同学们!

18级法学专业张天冀——助课《知识产权法》

经过这一学期的线上助课志愿者活动,我练习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每一次提醒同学该上课的时候,因为每个同学情况不同,需要我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就使我提升了自己的临场处理能力。同时让我认识了更多的老师与同学,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与同学们沟通。

作为一名助课志愿者,我更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自己按时上课不迟到,积极回答课上问题,起到榜样带头作用,应该用这份志愿活动作为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严格鞭策自己,使自己不懈怠,不松懈,时刻保持着真正地人在课堂的感觉,不因为线上教学就放松自己,躺式上课。

总而言之,这次的助课志愿活动,既是我认真学习的一个动力,也是让我有更多机会与他人沟通的机会,我锻炼了我自己的沟通能力,拓宽了自己的交际面,感谢这次助课志愿活动给我的宝贵机会。

18级法学专业汪雨桐——助课《国际私法》、《法理学》

核对未到课人员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更逐渐变成了“职业习惯”,看到数字变成35、70才能安心。线上教学期间的助课工作虽然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却多了份师生间的羁绊。隔着屏幕的交流传递给老师我们工作的热情,我们也收到了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我们可能素未抹面。

我们一行助课志愿者,可能作为党员、可能作为班级骨干、亦可能是充满奉献精神的同学,在我们无法相聚的特殊时期,用我们的方式表达对学校、学院工作的支持,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希望早日花开,我们在物院重相聚!

19级法学专业张翼楠——助课《近代史纲要》《数据库基础》

在2020年的开端,疫情的蔓延使我们不得不在家进行线上教学。我非常荣幸成为《数据库基础》和《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课程的助课志愿者,能够为两位老师分担一小部分琐碎的工作。刚开始觉得很紧张,不太清楚要做什么,怕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但实际上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助课志愿者也可以帮忙解决,事情也慢慢变得顺畅起来。现在临近学期结束,助课志愿者的任务也即将完成,能够帮助老师排忧解难,架起老师与同学间沟通的桥梁,成为同学们的“移动wifi”与“人工闹钟”还是很开心的,这段经历也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在这场战役中共同成长。

19级法学专业周静怡——助课《应用写作》《近代史纲要》

本学期,我很荣幸能成为一名法学院助课志愿者,负责《应用写作》和《近现代史纲要》这两门课程。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也收获了很多。从前,早起对我而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现在因为有志愿者的这份使命感,我总会在7点左右便挣扎起床,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此外,我日常的工作就是课前提醒大家上课的会议号、去学习通签到,课中跟老师及时反馈,以免冷场,课后整合老师的要求,提醒大家完成作业。

虽然任务不多,但是实行起来处处不易,总是会有同学一觉睡过上课正如总有同学忘记签到,突发事件不胜繁举。每逢此时,我们便只能打电话给这些同学提示上课、询问情况。这段时间的确锻炼了我沉着应对事件的能力,也有效提高了我对课程的关注度。

19级法学专业欧阳观颐——助课《宪法学》

作为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工作很有自我满足感!第一周的时候特别担心要怎么给迟到的同学打电话、打电话要说什么?觉得巨尴尬!但现在十几周过去了……已经熟练地打电话、挂电话、再打电话……助课志愿者的工作让我跟班上同学交流变多了,逐渐熟悉了起来。希望圆满结束这学期的工作!

19级法学专业王晓婷——助课《民法》

疫情期间很荣幸成为一名助课志愿者。本来疫情在家上课会很烦躁,但是当了助教反而觉得上课很有意思,能够帮助老师和同学们让我很开心。在上课前,我会提前联系老师发布上课消息,上课前几分钟,我拿出本子开始查人,如果有人没来需要用微信和电话联系,当然有时候联系不上同学,我会很焦急。课后我会向老师报告出勤人数和上课出现的问题。这项工作,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也让我对民法的感觉从枯燥变为有趣,而且能够帮助到同学们,这让我很开心。

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服务学校、老师和同学们。

这一学期的线上学习,助课志愿者为云端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回顾每一节“云”课堂,每一次直播教学,都有他们努力工作的身影。感谢本学期认真工作的助课志愿者们,我们九月再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听法学院助课志愿者讲述守护“云课堂”的故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