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数学科学学院女教师风采
巾帼不让须眉
——数学科学学院女教师风采
通讯员 李田田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原本正常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而有这样一群人却按下了传递知识、传播爱的快进键。面对疫情,数学科学学院全体女教师迅速调整状态迎接挑战,响应学校学院各项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网络教学的战斗中。
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数分教学组展开特色工作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展开,数学分析课程组为应对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带来的新挑战,为了充分保证网络教学质量,采取“早行动、先探索、细准备、重落实”的方针,积极探索便捷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数学分析课程组中女教师比例大,她们是这次线上授课的主力。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课程组女教师们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数学分析课程顺利实现网络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数学分析是本学期学时与学分最多的课程,授课模式的转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2月1号开始,课程组就召集部分党员和骨干教师,建立“数学分析在线直播课程研讨群”,并邀请学院领导和教务工作人员参与指导工作,就疫情之下如何进行分析课程网络教学展开研讨。参与研讨的女教师包括薛玉梅、贺慧霞、苑佳和李娅等教师,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而缜密的思维角度探讨了不同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等等,形成了一系列周全且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积极进行预演实践,提前为网络授课积累了宝贵的、可供推广的实战经验。
在这些老师充分的准备工作基础上,分析课程组各位老师齐心协力,认真准备课件和视频,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周网络教学工作。当一帧帧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如期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同学们又可以沉浸在探索新知的喜悦中。平静而有序的网络教学背后蕴含着分析课程组众多老师们在无数个无眠无休的夜晚为制作课件、录播视频付出的辛勤劳动。课程组女教师们即使不出现在视频中,她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也是疫情阴霾下突出的一抹靓色!
传递知识,传播关爱,数院优秀女教师一马当先
(一)刘红英老师
未雨绸缪,一马当先。疫情刚一爆发,学校计划线上教学,还处在寒假中期,数学科学学院校级优秀班主任刘红英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学院号召,立刻投入线上教学工作的前期准备,她倡议并着手创立了数学科学学院“疫期数学网络教学先学先试群”。刘红英第一时间购置了录课所需设备:用于手写屏幕的数位板、摄像头和耳麦等,经过实验及试讲,写下实际使用体验并分享给全院老师参考,为其他老师的线上教学提供了经验与帮助。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她还一手起草了《数学科学学院疫期教学组织指导方案(草稿)》。
尽心竭力,精益求精。自开展线上教学一周以来,刘红英兢兢业业,严谨认真,春风化雨。她讲授的研究生专业理论核心课《统计学习》广受同学们好评。
刘红英在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后,采用课前录播,课上答疑的方式进行授课。她不仅精心准备录播课,每周的课上时间还会全程在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每周的录播课时间与答疑时间达到一比一,最大程度地满足同学们的答疑需求。会议直播间中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并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同学们可获得的课程资源却丝毫不少,与刘红英交流的时间也非常充裕。
从严要求,严中有爱。刘红英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从始至终、有口皆碑的。她不仅有言语上的督促,更有行动上的引导。刘红英对待学术严谨的态度充分体现在她的课堂上。在她的课程上,你总是能发现她思路清晰,用词表述严谨。每当有同学提出自己的疑惑,刘老师总是首先感谢同学的提问,进而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严中有爱。
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刘红英的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课堂,更是获得学习方法的课堂。她教导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每节课后也需要至少三四小时的时间复习消化。她还经常提醒学生紧跟教学进度,在家中也应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受益良多,让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学习到学习的方法,无疑是受用终生的。
(二)王海辉老师
随着春节的临近,王海辉本来定好了回老家的火车票。临行前,因为要与外单位展开科研合作,王海辉取消了行程,留在学校继续进行科研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以让人措手不及的方式蔓延开来,各大城市纷纷提高响应级别,防控形势一下严峻起来。口罩顿时成为普通人群防控新冠肺炎的主要武器,而且日趋紧缺,购买口罩难的焦虑也扩散开来。
王海辉了解到自己的研究生因故滞留沙河校区后,驱车给学生送去口罩。当她得知还有不少学生仍滞留沙河校区时,立刻着手了解沙河校区学生、保洁保安人数,并托人从韩国购买了900个口罩,通过学校分发给学生和保安保洁人员。曹淑敏书记知道此事后委托数学科学学院转达她的谢意和敬意,王海辉却谦虚地表示这只是一名基层教师党员应该做的,希望凝聚“小我”之微力,汇集全国战胜疫情之大力。
实际上,王海辉对学生的关爱由来已久。即使在疫情期间,她还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和学生保持学术讨论,激励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学习。王海辉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誓言,从点点滴滴的善举中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疫情笼罩的阴霾下,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传播着知识,也传递着对学生的关爱。
落实政策,传递爱心,数院机关女教工马不停蹄
每逢特殊时期,就有这样一群人,为了集体的运转,为了学院的秩序,忙前忙后,不舍昼夜,这就是数院机关的教职工。
做好信息畅通一根针,落实学院工作千条线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开始,数学学院机关党支部第一时间做出工作部署,机关支部党员与各系一一结对,协助完成各系的教师信息通知及报送,全覆盖收集了解学院教师的详细情况,确保每一条重要通知点对点通知到每位老师。
疫情发生后,学院成立“学生、教师、舆情宣传、隔离留观、延期开学人才培养、延期开学科学研究、离退休同志”七个专项工作组,党委副书记丁丁担任学生防控专项工作小组组长,其他党员担任各组信息联络员,协助开展学院疫情防治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各项工作。
做好学院疫情防控前哨,将关心关爱传递每一位师生
丁丁寒假期间连线学生,次次不落,掌握每一位学生动态,指导和陪伴同学们平稳渡过防疫关键时期。机关教师作为各系联系人,每日联系系内每一位教职工,关注健康状况,了解生活、工作需求,确保教师信息准确无误,将学院的关心关爱传达给教师。机关支部党员坚决做好学院疫情防控前哨,用自己的行动坚决将学校政策贯彻到位。
数学学院副书记丁丁慰问在校学生
丁丁参与每一次与湖北学生的视频连线
疫情期间提前思考本职工作,为师生提供温馨的服务。
疫情期间教学秘书开学第一周即开始在岗值班,圆满支撑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其他秘书疫情期间工作不放松,提前规划,认真准备,扎实开展各口工作,做好人才引进的联系、科研基金的申请支撑、各项组织宣传工作、疫情期间的行政办公方案等。
值此节日之际,学院也为全体女教师准备了一份节日礼物。祝福所有努力付出的你们,让我们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向着这一场战“疫”的胜利奋进!
(审核:袁星)
编辑:贾爱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巾帼不让须眉——数学科学学院女教师风采
相关推荐
- 【疫情防控】请关注 | 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通知信息汇总!(持续更新)
- 软件学院开展全体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教育学习日党课
- 《Physics Reports》刊发北航物理学院满兴坤教授团队关于嵌段共聚物薄膜的综述
- 校长徐惠彬院士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别样青春,等你来”知行书院2021春季女兵征兵宣传动员活动举办
- 自动化学院举办云上博论——数学建模中的决策与优化问题讲座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暨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专访经管学院党政负责人
- 化学学院党史学习主题读书会暨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中心启动仪式举行
- 九三学社海淀区委第一届科技攻关交流会在北航举行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多智能体同步和编队控制专场举办
-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开题会在北航举行
- 我校积极开展校园治安普法与禁毒宣传活动
- 第七届“启先杯”机器人挑战赛举办
- 聚共识 促融合 铸精品 谋新篇——北航召开新文科发展大会
- 2021年度中央公务员笔试考试考场区域临时封闭的通知
-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刊发北航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其他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放疗剂量验证的新方法
- 高博班2020届博士毕业生线上毕业典礼暨毕业生座谈会举行
- 我校承办2021年度人工智能领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论坛
- 校党委巡察组向8个单位反馈巡察意见
新闻公告
- 美育七系 花艺课堂——机械学院举办女教师插花课堂 03-16
- 自动化学院“云上博论”控制专场报告举办 03-15
- 士谔书院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专题报告 03-15
- 北航红十字会举办春季学期献血活动 03-14
高考招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