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青年骨干人才培训营一组:多学科融合助力体育科研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北体大首届青年骨干人才培训营已经顺利开展了两周。在两周时间里,所有学员以精神凝聚力提升学术战斗力,弘扬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传播见贤思齐、互帮互助的团队气氛。由“运动表现与体育大数据”和“体育赛事制作与传播”两个团队组成的第一组研讨发言积极踊跃,交流互动气氛热烈,真正达到了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学思践悟、学有所长的目标和效果。
7月17日下午,第一组学员在干部培训中心会议室开展了第一次学术研讨。指导老师们将学员按照不同学科背景搭配组合的方式分成了七个小组。前五个分组主要围绕“影响运动表现的因素”和“什么是体育大数据”展开讨论,后两个分组主要围绕“体育赛事制作与传播”展开讨论。半个小时的讨论迸发出无数思想的碰撞与火花,尤其是理论研究和体育实践不同学科背景的有机结合,让各位老师对于在具体的运动专项中如何从体能、营养、心理、设备与环境等方面提升运动表现有了更清晰地理解。七个分组总结了讨论结果。第四分组代表安静老师将不同类型运动分成了技能类、体能类、技心能类、技战能类,并针对不同类型运动应从哪些方面提高运动表现进行了分析。如排球作为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型项目,在提升运动表现方面,除了生理数据的采集,心理状态的监测(心理周期,运动员个性,威慑力)也十分重要。第五分组代表李静文老师总结了影响运动表现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生理层面(神经、体能、协调性等),心理状态层面(压力、干扰等), 认知(预判,决策等)和动作技术(速度、爆发力、战术等)等方面。体育大数据的研究除了关注评定和分析外,还要体现在数据展示的清晰、直观上。第六分组代表赵琳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结合可穿戴设备,物联虚拟赛事的智能赛事,以及打破同场、同地等传统模式的线上赛事。
讨论与发言后,四位指导老师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刘昊扬老师提出在关注通用体能的同时还需要区分专项体能;沈燕飞老师讲解了大数据的定义与内涵;刘卉老师希望学员们在后面的研讨中能通过了解一个运动专项,认真分析其运动表现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测量、分析与评价;李岭涛老师作为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实验室主任建议要把握赛事传播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最后,党委副书记邢尚杰做总结发言。他希望大家能尽快融入体育,吸取母学科的养分对体育科学注入自己的力量。
第一次的分组讨论让学员们初步完成了学术研讨中的破冰之旅,各位老师对于研究的课题逐渐有了更多的想法。在课下,各组还通过网络会议讨论了具体地研究问题。
7月21日下午,第一组迎来了第二次的学术研讨,这次研讨有了更明确的主题,就是各组要拿出初步的方案,围绕某一个具体的运动专项,提炼出一个如何提高运动表现的科学问题,七个分组中各学科方向的老师们则需要通过具体地研究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展示中,各组都提出了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并初步制定了有一定创新性、可行性的研究方案。例如,第二分组向大家介绍了乒乓球机器人在训练中的作用及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并融合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体育工程学这几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构思与实验设计。第三分组的研究设想是基于可调节的节拍器的跨栏训练,在实验设计上同样融合了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针对各组提出的研究方案,指导老师们给予了认可与鼓励,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建议大家在研究设计时要不断反思与追问自己该研究的意义,通过何种机制对运动表现有实质性的帮助。指导老师们希望各分组在课后能继续充分思考,各个学科的老师之间要继续不断交流,扩大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7月22日晚上,第一组展开了一次读书分享会,学员们分享了最近读到的有趣、有意义的书籍或和课题有关的文献。来自体能训练学院的麻超越老师推荐了体能训练方面的书籍《Strengthen Your Back》,并分享了坐立以及劳动时保护背部的科学方法。来自体育工程学院的李建伟老师分享了她围绕分组课题所查阅的文献,向大家介绍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乒乓球视频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来自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的张佑印老师分享了他阅读《大秦帝国》后的感想,大的战略目标的确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而在成功时要保持冷静。来自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李翰君老师也分享了几篇和动作学习与控制、运动认知心理学有关的文献,并展示了多目标追踪、视觉频闪等技术在专项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术研讨和读书分享,学员们对于在体育科学中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模式有了深刻地体会。青年骨干教师们在多次研讨和分享中互帮互助,不断感受到了体育科研的魅力所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体青年骨干人才培训营一组:多学科融合助力体育科研
相关推荐
- 重视体育教育事业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 北体大研究生冠军班:凝聚冠军力量 齐心共克时艰
- 中芬科技冬奥对接会成功举办
- 北京体育大学组织编撰的国内首部《体育场馆蓝皮书》出版发行
- 切实保障驻训国家队训练备战 北体大落实责任强化担当
- 首都体育馆的“护滑使者”
- 祝贺!北体研究生冠军班李倩斩获拳击女子75公斤级银牌
- 我校3项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
- 党委书记、校长曹卫东参加离退休工作处党总支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主题党日活动
- 祝贺!北体学子徐嘉余获东京奥运会4×100米混合泳接力银牌
- 北京市委统战部确定我校为北京市统战社团基地
- 中国速滑队从北体大二七基地启程出征冬奥会
- 奋进新征程 | 北体大师生热切关注2021年全国两会
- 我校成功举办北京体育大学第六届科学论文报告会
- 机关党委评选机关2021年度“学习之星”
- 5金2银1铜!“北体战队”交出精彩答卷!
- 超前规划管理冬奥遗产 北体大团队勇挑历史重担
- 北京体育大学与陕西省平利县开展合作共建
- 国家体育总局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来校指导工作
- 开学第一课 | 伟大抗疫精神筑起新时代精神丰碑
新闻公告
- 北京体育大学从严从紧部署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使命在肩 中国冰上运动学院与冰雪未来双向奔赴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