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第十四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18(2019)》发布会举办
2020年1月11日,“第十四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18(2019)》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联合主办。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中华商标协会原会长李建中,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产权协会董事分会会长楚序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研究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东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剧锦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郑志刚教授,美国纳斯达克亚洲区前董事总经理徐光勋,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等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国文和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所刑事合规法律事务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刘志民主持。
蔡继辉首先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18(2019)》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不管是国企改革攻坚,还是民营企业发展,抑或是金融市场强监管,基础性工程都是公司治理,因此,全面评价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公司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本年度,高明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出版并发布了18部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可以列入公司治理评级史册的重要研究成果”。他指出,公司治理指数编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找出问题,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从而推动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高明华教授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18(2019)》。该报告对2018年349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进行了全面评价,涵盖六类公司治理指数,分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企业家能力指数、财务治理指数、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和高管薪酬指数。与往年不同的是,2019年报告同时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教授发言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指标体系基本参照国际公司治理的标准和规范。报告显示: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在2014-2017年连续上升,从2014年的43.07分升至2017年的52.40分,但2018年有所下降,降幅为0.69分。董事会治理指数近四年连续上升,从2015年的50.13分增至2018年的54.23分,其中2018年比上年升幅较大,升幅为2.82分。企业家(评价对象是总经理)能力指数在2013-2017年连续下滑,从2013年的34.81分下降到2017年29.78分,但2018年出现回升,上升到31.58分,升幅为1.80分。企业家能力指数一直偏低,反映着中国企业总经理(或CEO)的独立性仍很低,其潜能难以得到发挥。财务治理指数在2014-2017年连续小幅平稳上升,从2014年的52.79分增至2017年的53.67分,但2018年出现下降,降幅为1.64分。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近几年一直处于波动中,2015年为41.02分,2016年升到50.25分,升幅较大,但2017年则小幅下降至49.55分,2018年又回升到53.24分。2019年报告首次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报告显示,2015-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指数处于持续上升中,从2015年的44.80分上升至2018年的48.56分,但仍处于偏低水平。
李建中指出,公司治理对任何企业都很重要,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不健全,公司质量就不会高。企业品牌建设,公司治理也是重要要素。
楚序平指出,现在70%的国企已经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了,但公司治理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在下一步国企改革尤其是竞争性领域的国企改革中,要避免一股独大,实现国资相对控股。要学习《G20/OECD公司治理准则》,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来推进中国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任兴洲研究员认为,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下行和低增长的压力,需要通过健全公司治理来提升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张晓东教授指出,在一个全球互联、科技驱动、不确定性的时代中,企业本身的特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组织本身的边界趋于模糊化,现代企业的治理需要基于现实,面向未来进行更多思考。
剧锦文教授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规范化任重道远。民营企业控制权的高度集中与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原则不太相符,这是由目前的法律环境、民企创始人不放权等原因造成的。
郑志刚教授分析了独角兽企业如何设计股权结构。他指出, 信息不对称与如何设计股权结构是新经济企业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对于新经济企业,要做好公司治理的规划。
徐光勋指出,高明华教授的公司治理分类评价具有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公司治理法规、政策和准则设计的再好,但如果不落实的话,企业就不可能有效经营,公司治理的评价有助于促进企业落实公司治理准则。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评价是企业风险控制和发展的“晴雨表”,它有助于各类投资者发现可提供长期支持的有价值企业,有助于企业自我诊断和消除公司治理风险,有助于与国际公司治理体系的接轨以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有助于监管机构及时发现问题企业以有效避免投资者的投资损失,有利于国家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论坛]第十四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18(2019)》发布会举办
相关推荐
- 北师大继教院《复学,我们这样做》系列微课在多平台联合公益发布
- 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获评高校“一带一路”专项智库综合及国际影响力前三
- [观点]张同道:回到作家的故乡,看文学如何起航——在六位当代作家的故乡眺望文学的风景
- 北师大举行2020届毕业生班级联络大使聘任暨第十六届京师校友金声奖学金颁奖仪式
- 北京师大资产经营公司举办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立军教授获评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
- [研讨]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开题
- 北师大举办2018届选调生职前专题讲座暨经验交流会
- 北师大胡必亮教授参加中俄全球治理圆桌论坛
- [预告]06.08践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学校保护沙龙
- 王守军一行到凉山州试点幼教点进行现场视导和调研
- 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建院十周年庆典
- 北师大教育学部举行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研究成果发布会
-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澳门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伙伴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 涂清云为新闻传播学院师生讲授主题党课
- 节约点滴能源 共建绿色校园——2019年北师大昌平校园环保文化节
- 学校在昌平校园举办 “新征程 新思维 新智慧”系列讲座
- 方维海院士做客北师大“治学修身”京师大讲堂
- 北师大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
- [研讨]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 推动中古史研究创新发展 ——“纪念何兹全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传统经济及其转型学术研讨会”召开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