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生万物”到“家和万事兴”——第二届“汉字之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研讨活动举办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3日,由北师大主办、北师大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与《欧洲时报》承办的第二届“汉字之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研讨活动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汉字与中国文化及艺术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和爱好者们汇聚一堂,从汉字的独立之美出发,深入探讨与汉字相关的文化挖掘、传承与创新课题,一同探索古老文字的继承与发展之道,见证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总发起人、北师大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现场分享了大赛从“心生万物”到“家和万事兴”主题的基本情况,并现场带领观众玩起汉字拼字游戏。活动最后,主办方宣布“汉字之美”2018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国际巡展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研讨活动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的特别支持,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沈阳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络平台项目负责人沙芭航(Mehrdad Shabahan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埃德蒙??穆卡拉、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兼欧洲时报社社长张晓贝、欧洲时报社常务副社长钟诚等嘉宾出席。
研讨会现场图
沙芭航(Mehrdad Shabahang)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本次汉字研讨活动,他认为汉字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机与魅力,对于丰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促进各国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对汉字文化的深入研讨将有利于促进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张晓贝在致辞中指出,汉字不仅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和载体,还承载了中国人对于自然和生活本身的理解与想象,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智慧。作为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日报,《欧洲时报》将为“汉字之美”在欧洲乃至全球的传播保驾护航。
创意造物 ——从“心生万物”到“家和万事兴”
汉字独特的构造法则,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观念。除了载意功能之外,还要发现汉字的独立之美。于丹在主题演讲《活化“汉字之美”——从“心生万物”到“家和万事兴”》中总结和回顾了“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及全球巡展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历届大赛的优秀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总发起人、北师大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发表主题演讲
“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这项全球性的比赛有助于启发青年人理解领悟汉字的深厚内涵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探讨汉字在交际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应用,为中国文化的推广和国际交流提供重要途径。未来将继续通过这一国际性的赛事,持续不断的推动汉字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创新转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家和万事兴——“汉字之美”影响力遍及全球
于丹在演讲中提到:“家庭观念中保留有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对文化传统最深沉的依恋以及最深刻的认知。家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各种关系的所在。”
“汉字之美”2018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设计师在大赛的三十字字库基础上将汉字与中国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美学与技术。经过五个月的时间,大赛征得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美国、韩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300份优秀作品,作品覆盖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和服装设计等领域。
来自法国的“汉字之美”2018全球青年设计大赛获奖选手Luce Rerrasson和Anh Boutin在研讨会现场分享了设计理念和创作经验。此前,她们凭借合作设计作品《Endless(无尽)》在“汉字之美”年度盛典颁奖典礼上荣获优秀奖。
“汉字之美”2018全球青年设计大赛优秀奖作品《Endless(无尽)》
玩转汉字——在拼字游戏中触摸中国人的观念由来
于丹邀请现场的各国文化代表及嘉宾、观众一同进行拼字游戏,在近距离的互动参与中体验汉字的形神之美及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游戏进行中,于丹与各位嘉宾、观众将代表汉字部件的图画卡片组合拼出以“宀”为部首的汉字,在汉字造型的自由组合中体会“家和万事兴”的东方文化观念。
现场观众踊跃参与拼字游戏
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的书法展示成为活动的另一大亮点。管峻在现场泼墨挥毫,对拼字游戏中拼出的汉字进行书法创作,从小篆到隶书,进行了不同形体字体的展示。
“汉字之美”两次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据悉,本次汉字研讨会是“汉字之美”时隔三年后第二次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研讨会现场,数位嘉宾共同拉开“汉字之美”书法卷轴,宣布“汉字之美”2018国际巡展正式开启。
现场嘉宾揭幕“汉字之美”2018国际巡展
“汉字之美”2018全球青年设计大赛精选67件优秀作品进行全球巡展,通过汉字与设计的语言,讲述东方之美,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和汉字创新设计的强大魅力。巡展下一站即将落地“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在艺术与美的氛围中,完成中国汉字这一古老文化与世界的沟通。
本届研讨会为全球中国文化爱好者带来了“汉字之美”全球青年设计大赛在汉字创新利用上的最新成果。“心生万物”和“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借由不同文化之间共通的审美观念、艺术语言、生活追求从中国来到欧洲,对于促进中国与海外的人文交流,推动中国与海外国家的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区域和世界文化合作层次,塑造文化多元交流的友好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现场花絮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从“心生万物”到“家和万事兴”——第二届“汉字之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研讨活动举办
相关推荐
- 北师大出版集团吕建生入选“2019中国十大出版人物”
- 董奇出席京港大学校长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 [成果]北师大化学学院吴立明和陈玲教授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重要研究结果
- 资产经营公司组织参观“提高政治站位 落实主体责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主题展览
-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 北师大举行离退休工作交流暨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培训会
- [研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社会治理实验专家研讨会在北师大召开
- 周作宇走访慰问寒假留校国际学生
- 图书馆党委第一党支部开展专题党课学习
- [观点]胡必亮:加强互联互通 实现合作共赢
- 2019年创新创业实验班路演比赛暨结业典礼举行
- 北京师范大学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
- 总务部党委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主题文艺汇演
- [研讨]“中国网络慈善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 [成果]北师大生态学系核桃研究团队基于全基因组数据揭示麻核桃走向进化的死胡同
-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全国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研学营开营
- 孙昌璞院士在北师大开设《高等量子力学》课程
- 北师大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师赴云南漾濞和青海玛多开展地震灾害损失和核查和评估工作
- 周作宇参加哲学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主题活动
- 孙红培到地理科学学部、社会学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公告
- [观点]焦豪: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03-16
- [预告]03.18 讲座:从“两会”看中国和教育 03-16
- 党委统战部召开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联席会 03-16
- “看中国·看冬奥”展映仪式在京举行 03-16
高考招生
- 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