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举办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7月19日-20日,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成功举办了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次夏令营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二百名优秀大学生报名参加,涉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等共计五个专业。夏令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
7月19日上午,夏令营开营仪式顺利举行。开营仪式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施家炜教授主持,出席开营仪式的有研究生院李文成副院长、信息科学学院院长荀恩东教授、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院长王佶旻教授、语言科学院语言资源研究所所长张世方研究员、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副主任蒋荣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孟凯教授、语言学系王文颖博士、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程娟教授、学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负责人张黎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负责人罗卫东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负责人魏德胜教授、汉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杨玉玲教授、教育学原理专业负责人郭睿副教授等。
研究生院李文成副院长致开营辞,并宣布夏令营开营。夏令营主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程娟教授对参加本次夏令营的优秀大学生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她从多元、包容、国际化以及跨学科、宽视野等方面阐释了北语人才培养的特色,并详细阐释了以“德行言语、敦睦天下”校训为代表的“爱国担当、淳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北语精神。
开营第一场活动为“研究生导师面对面”,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信息科学学院、语言科学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和语言学系的六位导师代表分别从组织架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对所在培养单位进行了详细介绍,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张黎教授、罗卫东教授、魏德胜教授、杨玉玲教授和郭睿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学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学原理等研究生专业的研究方向、培养特色和师资队伍。宣讲结束后,营员们就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导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开营第二场活动为“名师讲座”,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著名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刘珣先生和国际著名语言学家、北京语言大学冯胜利先生分别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学科和北语”和“我的老师与学术(陆宗达、Labov拉波夫、Kroch柯劳克)”为题为营员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刘珣先生从自身经历出发,串联起个人发展、北语历史进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与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廓清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概念、性质和特点,凸显了北语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冯胜利先生以自身学习、治学经历为线索,根据三位师从先生的教导精髓,围绕如何治学,阐释了师道、师训、师愿和承学训练等方面的体悟和思考。各位营员收益颇丰,纷纷就讲座内容向两位先生请教,讲座好评如潮。
7月20日上午,按照夏令营工作安排,营员们接受了专业及综合素质考查。考查采用线上面试的形式,按照不同专业分为13组同时进行,严格履行流程标准,由来自北语多家培养单位的相应领域专家对营员进行专业素质、学术素养、研究潜质、应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营员在考查中的表现将是夏令营优秀营员评定的重要参考之一。
同日下午三时,本次夏令营闭营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教学楼新闻传播学院广电实验室举行。出席闭营仪式的有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程娟教授、学部副主任施家炜教授以及魏兆惠教授和李加?博士,夏令营全体营员采用线上形式参会。闭营仪式由程娟教授主持。
首先,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文献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兆惠教授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发言。魏兆惠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营员同学们在语言学领域选择北京语言大学是非常正确的决定。魏兆惠教授引用孟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三乐”,表达了对优秀同学前来北语进一步深造的希望,期待能够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就。
随后,人文社会科学学部汉语教育学院李加?博士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发言。李加?博士结合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指出了北语语言学学科具有师资雄厚、课程丰富、讲座众多等优势,也为同学们提出了学习上的建议,希望今后能与有志于语言学研究的同学们在北语校园相会。
陕西师范大学的陈彦婷同学、浙江师范大学的龚伶俐同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邢雪同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尚其同学、王曼茜同学代表近二百名营员发表了参营感言。同学们对主办团队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表示夏令营的丰富活动让自己更加坚定了从事语言学研究和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的信念,将牢记专家的教诲,“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以“德行言语,敦睦天下”为使命担当,发奋学习。其他同学也纷纷在钉钉群中用文字的形式表达了切身感受。
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施家炜教授总结了本届夏令营情况。施家炜教授用“5+194”(5个学科专业、194名营员)、“2+6”(2天日程、6项议程)和“14+2+39”(14位研究生导师代表、2位前辈大家、39位面试专家)这三组数据概括了本次夏令营活动密集、阵容庞大、名师云集的特点。施家炜教授表示,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尽管受到线上活动形式的种种制约,老师们依然真切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语言学、教育学的热忱情怀,看到了大家的优秀风采和求知求索的精神,期待明年金秋九月的万国旗下,能在梧桐大道与同学们相见。
最后,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程娟教授提出了对同学们的勉励: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学术探索之路很有意义但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同学们学有收获,学术之树长青。
本次夏令营旨在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北京语言大学学科及专业的了解,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选拔优秀大学生继续深造,搭建青年学生与专家学者的互动平台。虽时间短暂,但其丰富的内容给参与的各位营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其对北语,对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对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较于2019年的首届夏令营,本届夏令营在营员数量、学科领域、活动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与发展。今后,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寻求突破,为全国的优秀学子提供更多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使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再创新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语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举办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相关推荐
- 大使看世界系列讲座第十七讲“联合国人权活动与国际政治斗争”举行
- 北语召开2019年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会
- 多彩华夏·美美与共——“汉语桥”海外青少年线上秋令营举行开营仪式
-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英语培训顺利完成
- 德国波恩孔院举办阿福线上交流会
- 北语体育舞蹈队高分斩获“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北京站)特等奖
- 2021海外华裔青少年“魅力北京·情系冬奥”中华文化体验线上秋令营隆重开营
- 传承科学精神 发展超越自我——记信息科学学院“北京语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花正
-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百姓宣讲北京语言大学专场举行
- 魏晖副书记到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
- 学校信息化办公室到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开展调研工作
-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师生集体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 关西外大孔子学院举办2020年度第一次HSK考试
- 北语喜获两项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教学质量周】︱汉语学院双语翻译系开展翻译教学研讨活动
- 学校党委召开人文社会科学学部、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巡察反馈会
- 学校党委召开第五轮巡察组成立会
- 北语学子在第13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再创佳绩
- 北语获8项“2021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学党史、长本事、育新人”青年拔尖人才研修班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闻公告
- 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中小学汉语储备师资培训 03-16
- 法国拉罗谢尔孔子学院大学开放日活动 03-16
- 《周亮工年谱长编》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03-14
-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冬奥小课堂” 02-28
- 波恩孔院成功举办“双重音乐会” 02-25
高考招生
- 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章程(2018)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