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合作 助力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建院十周年纪实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是由镇江市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组建的正处级事业法人单位,总部设在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12月。
建院十年来,研究院在北京交大党委和镇江市政府、镇江新区的领导支持下,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北京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和人才团队为依托,发挥学校信息、管理等优势学科以及交通科学与技术的特色,在轨道交通、下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引进校友企业,整合政府、高校及企业资源共建研发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助推镇江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
平台建设
10年来,研究院充分发挥北京交通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在镇江总部先后建设了“轨道交通电工新技术研发中心”、“动力电池评估与安全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实验室”等11个科技创新平台,涉及轨道交通、新能源、先进制造及人工智能等方向,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
其中,杨中平和林飞教授团队研发的地面式超级电容/电池混合储能装置已在北京地铁八通线梨园站挂网试验,全面使用该技术,一年可为北京地铁节电超1亿度;刘峰教授研发的动车组健康状态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国铁集团和城轨列车。
研究院积极打造科研学术品牌,连续5年举办镇江金山轨道交通系列论坛和中国马鞍山轨道交通科技创新论坛,汇集轨道交通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及设计、生产、运营单位,科技创新企业和地方产业部门610余人参会,形成了高校、产业以及政府的三方创新资源交流平台。
10年来,研究院先后获批“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平台”“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众创空间”“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会员机构”“镇江市重大技术研究院”“镇江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镇江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资质;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集体、个人)”“江苏省技术转移先进集体奖”“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江苏省技转联盟技术转移优秀奖”“镇江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镇江市产学研合作奖”“镇江市专利突破奖”等荣誉。
科技创新
10年来,研究院先后承担了“国家创新基金--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技术服务平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地方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轨道交通电工新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等29项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立项金额1874万元。建立知识产权库累计申请国家专利78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项,获批软件著作权4项。其中,李伟力教授研发的高速高效节能电动机,获批江苏省科技创新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
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成功开展各类横向合作项目53项,合作经费达5360万元,同中国中铁、中车集团、宝武集团、中船重工、中节能、大全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科技服务
10年来,研究院先后在安徽马鞍山建立了轨道交通分院,在苏州昆山,扬州仪征,盐城射阳、阜宁,宿迁泗阳及滁州天长等长三角地区设立了6个技术转移中心。研究院以轨道交通分院和昆山、仪征、天长、阜宁、射阳及泗阳等技术转移中心为基点,搭建起长三角区域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网络。
研究院创新推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计划”,打造科技服务“全产业链”,从科技政策咨询辅导、项目申报、人才引进、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服务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
截至目前,研究院和各驻外技术转移中心已与45余家企业达成科技服务合作,开展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工作,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工艺提升、人才引进、成果转化和科技政策咨询辅导,累计协助企业申报科研项目87项、知识产权申请247项;积极对接镇江及长三角地区人才需求,依托高校资源,结合地方政策,建立独立的专家库共计251人;通过双创大赛、省市级“科技副总”“科技镇长团”挂职等各类人才引进项目,为地方引进69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获批各类人才项目扶持45项。
科技孵化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软硬件配套设施,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致远众创空间”应运而生,并成功获批为江苏省级备案众创空间。
“致远”取自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知行合一,思源致远”,意在表达希望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志向明确坚定,以严谨、专注的精神创新创业,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致远众创空间”自运行以来,通过创业项目和孵化服务,累计协助教师团队及校友孵化企业27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教育培训
2011年11月,经学校研究决定,批准设立“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长三角研究院(镇江)校外学习中心”;2017年7月,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研究院共同设立“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教育中心”;目前,研究院已与南京地铁等6家地铁公司合作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截至2021年6月,通过开展远程学历教育累计培养本科生1381名,并开展面向中职院校的非学历师资培训。
结语
十年,是探索、是创新、是奋进;十年,是拼搏、是匠心、是格致。十年,是见证长三角研究院发展的里程碑,亦是长三角研究院新的起点。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长三角研究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学校“十四五”规划要求,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广泛合作,为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国家创新驱动发挥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创造新的业绩。
(摄影:付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携手合作 助力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建院十周年纪实
相关推荐
- 研工部举办危机案例处理情况复盘专题研究生辅导员沙龙
- 校内外媒体联动发布聚焦我校线上教学工作
- 学校举办首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科技探索奖学金”颁奖典礼
- 我校李文兴等教授专著《高铁运输经济学》正式出版
- 【寒假视角】校党委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反馈巡察情况
- 关忠良一行检查唐山研究院二期工程并与唐山市政府领导会谈
- 黄泰岩为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 北京交通大学举行2020级新生座谈会
- 我校2021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全面启动
- 我校学生喜获第十四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 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孙中和一行来校调研
- 学校顺利举办2021届毕业生(春季)大型供需双选会
- 第十七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CCCN2021)举办
- 我校博士生马张枫获2019年度IEEE车载技术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奖
- 许安国讲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学校召开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协调推进会
- 学校召开2021级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布置会
- 上好防控疫情中的一堂堂思政课
- 学校举行2021级本科新生家长会
- 学校召开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科左后旗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
新闻公告
- 本科生院召开学期初校级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会 03-17
- 机电学院一行赴清华大学调研 03-17
- 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国家应急管理部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03-16
- 学校与慈海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03-16
- 我校出席中泰高铁教学计划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 03-15
高考招生
- 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