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需求,传播经管智慧——BJTU经管名师讲堂公益直播课第十六、十七期精彩回顾
6月16日、6月18日,公益直播系列课程——BJTU经管名师讲堂第十六、十七期如约开播,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信息管理系副教授朱明皓进行了题为“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分享,经管学院教授、副院长华国伟以“浅谈物流哲学、物流思维与物流创新”为题进行分享,两场讲座观点前沿,干货满满。
第十六期《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朱明皓通过分享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道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走向。他主要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出背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关系、五大路径、政策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正在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建国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朱明皓指出,目前我国拥有最全产业链和最全工业门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由成本、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通信设备、电力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设备等部分领域开始领跑,制造业的结构性优势逐步建立。
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业全球第三方阵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朱明皓表示,制造强国指数上,中国结构优化指数已连续三年下降。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制约性日益凸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无法适应新时代,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依存度依然较大,汽车产业零部件主要依赖外资企业或者进口。“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朱明皓指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在于:第一,有完整的产业基础体系;第二,有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体系;第三,对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高效支撑;第四,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协同;第五,标准、计量、检测检验、认证认可的国际引领;第六,产业的持续良性循环和优化。从制造强国建设和国家产业链发展安全来看,我国在当前一段时间需要聚焦于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包括高端芯片和传感器)、基础工业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和装备、产业标准与基础技术检测检验系统等领域的补链、补短板。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整体提升,进行强链、固链,集中提高基础产品的质量、提供产业基础的应用环境、验证环境和迭代水平。
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过程中,朱明皓提出了五大路径,路径一抓“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全社会大规模智能化改造;路径二抓“链”,进行大中小企业的链条式改造,围绕产品链条的全生命周期创新,形成政策链的优化整合;路径三抓“企”,加快龙头企业新技术应用,形成新行业引领地位;路径四抓“创“,创新是驱动力,知识产权引导创新发展;路径五抓”人“,教育和人才是根本。
基于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分三个层次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入手,按照三个层次进行布局、分类施策。建立体系化机制,发挥金融机构的重大作用。实施智能化改造,重视创新的作用。
第十七期《浅谈物流哲学、物流思维与物流创新》
华国伟在讲座之初,首先说明了此次选题的意义及目的,通过对哲学的思考与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认知的跃迁,方法的优选,扩大认知半径和行动半径,从现象看本质。他指出,本次讲座的目的在于培养哲学与物流结合的意识,从哲学高度理解物流发展规律,用哲学指导物流创新与实践。他主要从哲学与物流哲学、物流思维、物流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什么是哲学?华国伟表示,哲学是将科学的结论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层次。哲学可以解放思想,为思想赋能。物流哲学是哲学在物流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物流学提炼升华的哲学,是探讨物流根本问题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要关注哲理、物理、事理和人理。物流是通过仓储与运输分别解决了供需在时间、空间的匹配,其发展体现了事务对立统一的发展规律。华教授表示,物流的发展体现了主题和客体、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关系,物流哲学中的二律背反现象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复杂性。
物流思维立足于物流去思考和解决新商业模式与运营的问题,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物流为商业赋能,形成新零售。物流思维是一种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能力和交易效率的提升的商业模式,包括用户思维、数据思维、生态思维、精益思维、共享思维、平台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等。
华国伟提到,物流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创新方面,徐寿波院士提出了大物流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通物流学与哲学的通道,他认为,实物形态来研究商品运动规律,贯穿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何明珂教授提出了物流系统论,从系统高度分析了物流。鞠颂东教授提出了物流网络理论,提出了物流网络理论研究的整体框架。华教授分别以亚马逊的慢快递、水下仓库、空中仓库、货到人系统,以及中保斯通的智运快线为例进行说明物流创新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华国伟总结到,物流哲学是基石,物流思维是着力点,物流创新是核心,企业发展是目标。物流哲学指引物流发展,物流创新的灵魂在于物流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既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又是思维角度的转换,还可以是思维定势的突破以及思维定位的重选。
公益直播系列课程——BJTU经管名师讲堂,由经管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联合校友发展与校企合作中心打造,计划于本学期陆续推出20期公益直播课程,初衷是以“成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商学院”为愿景,以“贡献商学智慧、培育领军人才、造福经济社会”为使命,秉承“知微 识断 秉道 传馨”的价值观,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至今,广大师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的同时,肩负起抗击疫情的社会责任,围绕着疫情防控以及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依托交通与物流等传统优势特色学科,聚焦当下经济产业的热点话题,传播经管智慧与能量,打造面向师生、校友、企业、社会的在线开放学习平台。
BJTU经管名师讲堂系列直播课程聚焦行业热点,邀请资深教授、业界专家传播经管智慧与能量,后续会带来更多前沿观点与大师分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产业需求,传播经管智慧——BJTU经管名师讲堂公益直播课第十六、十七期精彩回顾
相关推荐
- 北京交通大学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
- 学校召开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工作推进会暨2021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会
- 北京交通大学2019“院际杯”冬季长跑比赛圆满落幕
- 学校召开2020年学生工作视频会议
- 黄泰岩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话思政”主题座谈会
- 中共北京交通大学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慧融合的新型路由交换设备研究与验证”启动实施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动态间隔的运能可配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通过现场试验专家验收评审
- 北京交通大学“十四五”规划常见问题及答记者问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做客“交大大讲堂”
- 学校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 高艳参加经管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
- 高艳会见江苏校友会筹备组一行
- 【寒假视角】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保护校园健康平安
- 学校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和全年重点工作
- 电信学院召开本科生学生工作与教学联席会
- 2021年北京高校新上岗辅导员培训班(北京交通大学)顺利举办
- 北京交通大学举行服务保障国庆七十周年庆祝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 我校赴北京建工集团调研考察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新闻公告
- 本科生院召开学期初校级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会 03-17
- 机电学院一行赴清华大学调研 03-17
- 校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国家应急管理部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03-16
- 学校与慈海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03-16
- 我校出席中泰高铁教学计划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 03-15
高考招生
- 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交通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