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林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防控动态|生物学院举办专题讲座提醒学生绷紧防范诈骗之弦

2020-03-04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新闻网

  疫情爆发以来,网络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案件,为了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3月1日,生物学院邀请学校保卫处副处长郑文波走进学院“战役中成长”线上微课堂,为学生党员、本研团学骨干、在鄂学生群体讲授了题为《防疫不忘防诈骗》微课。

 

 

  郑文波结合疫情爆发以来网上多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总结出虚假售卖疫情防护用品、推销新冠肺炎“特效药”、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募捐实施欺诈、以票务改退签为由实施欺诈、冒充公职人员开展防控疫情执法进行欺诈、嵌入学生家长群实施欺诈6类诈骗套路,并一一为学生们解读分析每种套路不法分子的惯用操作手法。根据六类诈骗套路的特点,给学生们提出了7条防范手段:一是购买口罩酒精等防御用品时认准正规渠道;二是不盲目相信电话推销和网络推销的“特效药”;三是参与爱心捐助时要认准正规平台;四是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机票、火车票等退改业务的办理;五是不要相信当面索取钱财或向非政府机构转账的执法行为;六是对假借老师名义收取培训、补课相关费用的行为一定要提高警惕;七是要保护好自己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轻易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干货满满的一节课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硕育种计算遗传19党支部的杨影在上完课后,将课程内容分享给了家里的长辈。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科普,能提高家人疫情期间的防诈意识,共同抵制违法行为。她说:“随着疫情的发展,前线正在激烈与病毒做斗争。然而却有些人投机取巧,发现了快速挣钱的“商机”。口罩、酒精等疫情防护用品,各种微商团体纷纷暗中行动,不但有些抬高价格,而且骗取钱财。而且一些慈善机构冒充为疫情地区捐赠物资,实际上却是诈骗,我们应该冷静思考,明辨是非,以防诈骗。尤其是家里年长的亲人,多和他们普及一下,共同抵制诈骗。”

 

  学生第一党支部的张国慧分享到,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要及时关注官方权威消息,不轻易被某些“微博大v”、10万+阅读量的微信文章误导,不传谣不信谣。她说:“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但总是有一些人被利益冲昏头脑,做出一些极其错误的事情。这节课正是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不仅要保护自己和家人免收病毒侵袭,还要保护好自己和周围人的财产不受损害。我们要加强防诈骗意识,及时关注公安部门通报的利用疫情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例,了解不法分子诈骗的主要手段,不信非专业机构信息,不买特效神药,从源头堵截不法分子设置圈套的机会。”

 

  硕食品19党支部的孙浩在网络上还看到过利用网络游戏进行诈骗的案例。他提醒到,不法分子的目标不仅仅是辨识能力较弱的人群,青年人更应该提高警惕,谨防利用游戏、虚假宣传引起的诈骗。“现在当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抗病毒、战疫情时,诈骗分子也趁着这波疫情炮制出各种骗局。不法分子有利用人们对防护用品的迫切需求发不义之财的,也有利用疫情实施网络虚假宣传、游戏交易等诈骗手段的,特别是以卖假口罩手段实施诈骗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疫情考验的不仅是勇气更是人心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不惧危险不法分子却蠢蠢欲动,战“疫”打响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防骗和防疫同样重要,千万别让骗子钻了空子!”

 

 

编辑:李佳

审核:刘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防控动态|生物学院举办专题讲座提醒学生绷紧防范诈骗之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