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林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致敬礼赞2020 团结奋进2021—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回顾

2021-03-12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体师生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从即日起,党委宣传部将协同各部门、各学院开设新闻专题“致敬礼赞2020,团结奋进2021”,一是系统展示2020年我校工作重要举措、重大成就;二是“一院一期”专题刊发各学院全年亮点工作、特色工作;三是从2020年绿色新闻网高频词汇“词云图”中选取关键词,以新闻媒体视角回眸难忘瞬间、传递北林力量;四是重点宣传2021年我校事业发展思路和工作任务,营造团结奋进氛围,助力全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2020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政治建院、教学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特色办院”工作理念,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总结过去谋划未来 成功申报北京市重点建设马院

专家组入校考察马院建设情况

  根据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评选第二批北京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通知》精神,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师生认真总结工作成绩,谋划未来建设任务和工作举措,接受专家组入校实地考察。马院建设情况得到考察专家一致好评,北京市重点建设马院获得批准。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联学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全年共组织中心组和教师集体学习20余次,党支部学习50余次。

  

  完善党组织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召开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40余次,对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决定,推动形成党政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工作格局。

  明确马院2.0版建设目标。以制定马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提出队伍建设成梯队,出名师;教学改革有特色,出亮点;学科建设重实效,出经验;研究阐释有力度,出声势发展目标。组织领导班子开展“如何做个好干部、如何建设好班子,如何担当好使命”专题研讨,为马院2.0版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开展“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路径”研讨

  进一步夯实基层党支部建设基础。组织党支部围绕“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路径”开展研讨;指导党支部深入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四个一”行动计划;完善学院领导班子联系党支部等制度;加强2个“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培育和指导力度,其中1个已完成验收;全年发展党员13人,毕业年级党员比例达100%。按照“三个跟上”原则,引导党支部和党员在战疫情、帮助兄弟学院行李打包、消费扶贫、教育扶贫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宣讲团开展百余场理论宣讲

  持续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聚焦时代主题,及时将“四史”“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纳入宣讲专题。2020年累计宣讲百余场,覆盖1万多人次。筹备出版《党课精品集》;组织教师撰写战“疫”主题文章40余篇,制作微党课20余个,开展线上宣讲10余次,在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推出理论文章6篇。

按照“六个要”核心要素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组织线上线下培训为教师充电赋能。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全国和北京高校“周末理论大讲堂”“同备一堂课”17次,组织10余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

  严把教师政治关师德关和业务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20年新增2名专职教师。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组织全院教师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实施教师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新增教授4名、副教授2名。1名教师获评“十佳研究生指导教师”。1名青年教师参加科右前旗教育扶贫。

  

思政课“教学能手奖”评选

  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举办思政课“教学能手奖”评选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师获得校级奖项7人次,2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教工委“最美课堂”评选。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确保疫情期间“两不停”工作平稳有序。组织教研室编制课程自学指导大纲,上半年,共开设本科生思政课132门次,专业课6门次,全校公选课23门次,覆盖学生14600余名。

教师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高质量完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政治任务。贯彻落实北京市委精神,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自秋季学期起面向2020级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开设16个专题,共计32学时,覆盖约1000名学生。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覆盖2020级全体学生5000余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有关精神,开设“中国共产党党史专题”选择性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线,选课人数近1800人。3门在线开放课程和1门精品课程在建设中。

  

  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全面落实思政课专题教学和100%中班教学。推广使用雨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推教研互促,获批教改一般项目6项,课程思政教改专项6项,撰写教改论文9篇。

优化学科布局 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水平进阶

  明确多学科功能定位。理顺学科之间关系,形成哲学学科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交叉学科为特色的学科格局。马理论学位点顺利通过“合格”评估。

  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项、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省部级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项目8项。全年立项课题18项,累计到账经费372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本。

坚持全方位育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学生志愿战疫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开展“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主题教育,制作“云朗诵”“云合唱”视频15期,组织研究生积极投身战“疫”志愿服务。举办三大学术品牌活动,全年开展活动30余场,实现100%高质量就业。持续打造研究生宣讲团,推送线上微党课12期,撰写文章20余篇,在校内外宣讲30余场,覆盖3000余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致敬礼赞2020 团结奋进2021—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回顾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