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林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致敬礼赞2020 团结奋进2021—生物学院工作回顾

2021-03-04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体师生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从即日起,党委宣传部将协同各部门、各学院开设新闻专题“致敬礼赞2020,团结奋进2021”,一是系统展示2020年我校工作重要举措、重大成就;二是“一院一期”专题刊发各学院全年亮点工作、特色工作;三是从2020年绿色新闻网高频词汇“词云图”中选取关键词,以新闻媒体视角回眸难忘瞬间、传递北林力量;四是重点宣传2021年我校事业发展思路和工作任务,营造团结奋进氛围,助力全年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2020年,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党委领导核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紧抓安全防疫命脉,凝心聚力,务实进取,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等领域取得喜人成绩,为“十四五”学院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党委领导核心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院第一时间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4个工作小组,切实做好延期开学、线上教学、师生服务、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响应机制,号召全体师生党员挺身而出,完善“学院党委-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协同工作机制,确保师生安全稳定。

  

  全院40余名教师自发组成社区服务小队,参加抗疫值守;70名学生党员以实际行动书写战时生苑青年模范形象;成立在鄂学生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点亮36名学生生活;390名党员迅速进入“线上组织生活”状态,云端集体承诺继续抓好政治理论学习。

  

  打造云端金课,确保“两不停”工作取得实效。100余名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化身主播,20余门必修课和1门精品课程如期上线,真正做到停课不停教,在线也高效。

  

  学院充分发挥党团联动作用,两线并进,推动师生同向同行,疫线成长。首创线上微课,启动“生苑朗读者”线上朗诵和“小康之我见”云征文活动,组织第二届“玉兰文化节”引领师生艺术战疫,通过云端打卡接力活动全力推进“无疫校园”建设; 84名教职员工志愿者为184名学生打包1794个包裹。

  

筑牢党建工作根基 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学院党委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坚持“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的工作思路,致力用理论知识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工作实际,确保学习有体会。

  

  制定二级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疫情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抗疫事迹大学习、大讨论。持续开展“烛光工程”主题教育,邀请“烛光工程”理论导师、退休老教授开展3次线下集体学习和1次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基层党支部开展13次主题学习活动,涉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抗疫精神、“四史”学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垃圾分类等内容,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师生争当理论学习标兵的良好氛围。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思政育人成效凸显

  

  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交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申报文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申报食品科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获批7项校级本科教改项目,2项教材资助项目,2项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在第十六届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本科课程优秀教案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

  

  学院荣获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社会实践最佳组织奖,8支团队获校级优秀实践团队。获批大学生科研项目41项。在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54项。18人获国家奖学金,1个班级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3个班级被评为研究生先进班集体,4个班级被评为校级优良学风班,1人获十佳班主任称号,1人获十佳班主任提名奖,6人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2人获校优秀研究生班主任称号。

  

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科研成果卓著

  

  林金星教授和张德强教授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获批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直接经费达905万元。张德强教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谢剑波副教授和权明洋博士获第八届梁希青年论文奖一等奖,姜立波博士获二等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康向阳教授的“北林5号”杨获国家良种审定,12个新品种通过国审,3项专利成功转化,转化经费60万元。

  

  在国际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114篇,累计影响因子412.36。其中IF>3.0的论文72篇,IF>5.0论文20篇,一区论文12篇,二区论文49篇,TOP期刊论文34篇。林金星教授和陈少良教授上榜“2019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5年获此荣誉。

  

  获批成立树木发育与基因编辑研究院(负责人:林金星)和枣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庞晓明)。圆满完成了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食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林业局刺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双一流周期评估基础建设工作。

  

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维护学院安全稳定

  

  学院继续夯实导师“一岗双责”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开展生物学院“安全月”系列活动,组织生物楼消防逃生演练和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数据库,开展安全卫生大检查。强化实验室督导员团队,进一步细化三级管理机制,突出师生主体责任。启动覆盖全体学生的学生实验室督导员工作机制,促进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致敬礼赞2020 团结奋进2021—生物学院工作回顾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