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报道我校候鸟迁徙研究与保护工作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报道了我校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开展的候鸟迁徙保护工作。
该栏目对全球迁飞区概况、我国候鸟迁徙现状、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保护、黄(渤)海候鸟栖息地重要价值等内容进行了报道。
据报道,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作为全球九大迁飞区之一,是面积最大、受威胁程度最高的迁飞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协定(EAAFP,以下简称“伙伴协定”)于2006年正式成立,旨在促进迁飞区各方对话和协作,以保护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惠及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伙伴协定已有39个伙伴,包括18个国家政府伙伴,我国于2007年加入伙伴协定。
我校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CEAAF,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经原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支持,于2017年启动筹备,2018年7月经学校批准设立的特色国际研究机构。2018年12月,伙伴协定第十次伙伴大会通过决议,在研究中心成立伙伴协定秘书处科学部。研究中心从此成为国际多边政府协定秘书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继国际竹藤组织之后林业领域第二个设在中国的国际政府间组织秘书处。同时,拓展我校与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合作渠道。
研究中心开展的研究包括不同气候带与生态地理区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和适应对策、全球珍稀迁徙候鸟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生物学等。自2014年开始,研究中心全面参与滨海湿地保护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相关工作,并在东台建立了科研基地。2019年7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4处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
在推进我校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研究中心申请设立了湿地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引进了荷兰皇家科学院士Thenuis Piersma教授、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环境与遗产中心文力研究员,全球著名鸻鹬类研究专家Richard Fuller教授也与研究中心拟定了合作框架。中心主要负责人雷光春教授2018年获得国际Luc Hoffma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并于2020年成为湿地公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研究中心工作成果丰硕,我校在迁徙候鸟保护方面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央电视台报道我校候鸟迁徙研究与保护工作
相关推荐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财经办学生事务中心开展联学研讨
- 防控动态|“空中双选会”助力毕业生“云就业”
- 艺术设计学院组织教职工走进湿地公园参观学习
- 我校1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33篇文章在“爱国力行 共抗疫情”征文评选中获奖
- 海峡两岸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研习营在我校举办
- 防控动态|校门口的“护林人”
- 生物学院评优表彰突显学生在“励学、立言、励行、立功”中奋斗精神
- 生物学院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 经管学院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 材料学院举办特色活动喜迎“三八”节
- “我们都是追梦人”校园十大歌手赛决赛举行
- 我校与土耳其、韩国有关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 理学院开展教工党支部基层党建联述联评
- 防控动态|践行“弘扬法治精神 禁食野生动物”倡议青年学子这样做
- 校党委书记王洪元带队赴科右前旗调研 慰问我校挂职干部与支教师生
- 时政要闻|国务院公告: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保障协调会召开
- 防控动态|立足优势、横跨山水,材料学院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 党校举办工作沙龙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
新闻公告
- 实验林场上线教学实习预约系统 03-17
- 经管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总结部署工作 03-17
- 国际学院与草学院召开国际人才培养座谈会 03-17
- 我校7门课程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实验林场工作 03-17
- “智慧北林”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03-17
- 理学院在线启动首届数理文化节 03-15
- 校领导走访多家校友企业促进交流合作 03-15
- 我校部署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 03-15
高考招生
- 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2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