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林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美丽中国 北林在行动—红花玉兰,最美丽的红花乔木树种

2020-06-11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新闻网

  她曾默默的开在三峡之畔武陵之北,数万年间,那抹美艳的中国红、那丝清雅的幽香、那片高大挺拔的躯干一直深藏此隅,如此宁静又如此高贵典雅。

图1-红花玉兰原生大树

  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马履一教授率队在五峰的次生天然林中进行资源调查时,“擦肩”这种花瓣内外纯红的高大乔木玉兰资源,历经两年的研究,最终确定为木兰科植物新种并命名为红花玉兰( Magnolia wufengensis L.Y.Ma et L.R.Wang)。在后续深入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与红花玉兰形态特征及其相似并处于相近分布区的多瓣红色玉兰类群。通过从形态学特征、孢粉结构及分子标记,综合研究了红花玉兰与多瓣红花玉兰类群间的关系,结合木兰属的演化规律,最终确定多瓣红色玉兰类群为变种多瓣红花玉兰( Magnolia wufengensis var. multitepala L.Y.Ma et L.R.Wang)。红花玉兰从此惊现于世人眼前。

图2 马履一教授在野外调查红花玉兰

  红花玉兰花大、色彩多样,艳丽多姿、芬芳袭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未来国土和庭院绿化的绝佳素材。红花玉兰是少有的乔木花部性状变异丰富的植物,在研究花发育基因、花色基因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红花玉兰所蕴含的科学研究价值,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品种资源是各类科研院所和地方玉兰植物园、研学旅行等开展科普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优良素材。

  

图3 红花玉兰花姿

  以北京林业大学为核心,三峡大学、五峰博翎红花玉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主要成员所组成的红花玉兰研究团队,在马履一教授的带领下,依托国家林业局、教育部985重点科研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2个项目,围绕红花玉兰种质资源调查、种群生物学、遗传多样性、花发育基因、花成色机理、越冬防寒和抗寒基因、挥发油成分与提取技术、播种育苗、无性快繁技术(嫁接、扦插、组培)、区域引种、栽植的水肥管理、修剪、矮化及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经过17年的调查和研究,红花玉兰课题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红花玉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推广体系。从红花玉兰野生种质中遴选优良单株30个,通过无性嫁接固定优良性状、定向培育获得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红花玉兰新品种8个(图4),红花玉兰嫁接技术发明专利4个,审定湖北省林木良种2个(娇红1号和娇红2号),鉴定技术成果1项,验收技术成果1项;颁布和制定《红花玉兰苗木繁育技术规程》、《红花玉兰苗木质量分级》国家林业行业标准2项;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项;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19篇),出版专著1部。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图4 红花玉兰新品种证书

  在五峰带动农户建立大苗培育基地12800亩,培育红花玉兰绿化苗130余万株,产值26亿元。在全国23省市推广栽培红花玉兰及其新品种苗木1000万株,产值达200亿元。在湖北五峰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项目,人工造林红花玉兰8565 亩,为五峰县带来额巨大生态效益。同时依托该项目的实施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培养研究生43人,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农民5000人次,并建立了200 个苗木繁育科技示范户。本项目实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图5 红花玉兰新品种在全国试验和推广引种分布

编辑:李佳

审核:刘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美丽中国 北林在行动—红花玉兰,最美丽的红花乔木树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