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硕:首位90后女性“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根据飞控工作安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北京时间……”作为“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北京理工大学2014届本科校友鲍硕正在向“天问一号”发出指令。2020年“天问一号”推开了我国行星探测的大门,通过一次发射,将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这种模式是世界首创,也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首次深空探测。
作为天地之间唯一的纽带,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指挥调度、分析计算、飞行控制、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所有的数据都会汇集到这里,所有的指令也都从这里发出,应急决策也在这里最终做出。鲍硕凭借过人的科研实力和迅捷的应变能力成为了中心40年来首位女性总调度。
双料“北京总调度”
“天问一号”任务并非鲍硕首秀,此前她曾负责“嫦娥四号”任务调度。作为中心调度之一,1992年出生的鲍硕安坐调度台,指挥若定,号令八方。在旁人眼里看似风光,她却觉得并非如此。
“调度其实就像任务的‘大管家’。在任务准备阶段,我们需要联络几十个单位,制定各类工作计划,组织各单位开展方案设计、软件研发、硬件集成、岗位训练、联调联试等。”鲍硕解释到。“调度”岗位信息多、责任大。要求岗位人员不仅要熟悉各种程序制度、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掌握各个岗位、系统间的流程和职责,还要具备灵活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火星探测的一个特点是关键控制很多,如深空机动、近火捕获等控制对特定的时间窗口要求很高。她所在的飞控团队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能够准确知道“天问一号”的位置,并通过测控站与它保持联系;同时,他们还为每一条指令动作起了一个名字,以便准确无误地给“天问一号”发号施令。
火星探测的另一大特点是距离遥远,以往的月球探测最远约38万公里,而火星探测的最远距离约为4亿公里。向“天问一号”发送一条指令,大概需要44分钟才能等到回复。很多时候,地面人员无法实时判断“天问一号”的当前状态。为此她和团队成员在充分考虑光行时影响的基础上,将上行发令和状态判断有效分开,保证了判断的准确性。
具有高性能CPU处理器的女超人
“一进飞控大厅,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成了钢铁侠,可以长时间不喝水、不吃饭、也不休息。”这是同事们对鲍硕的一致评价。为了保持体能,她曾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晨跑。任务执行期间24小时值班,她改为利用其他时间坚持运动。
“嫦娥五号”任务执行期间时,由于月面工作要在预定的48小时内完成,为了能够持续坚守,鲍硕在任务前一个月就偷偷做起准备。她刻意减少睡眠时间,每天只睡3小时,任务前两周,控制两天睡一次觉。“希望在少睡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思路清晰。确保在月面48小时里,把工作完成好。”鲍硕坦言,开始那几天会困得熬不住,但后来就慢慢习惯了。
“我是北京”,这四个字对鲍硕来说,是莫大的认可,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名调度,就像一个高性能的CPU处理器,不仅要收集大量信息,还要快速分辨轻重缓急,高效处理,一点迟疑都有可能影响航天器的安全。“很多时候,面临电话、调度同时响起,对整个流程的把握以及应急应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鲍硕认为,调度不仅是发号指令,更是对任务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
从光荣的北理工人到航天人
2010年,鲍硕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理工大学,成为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一名本科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4年时间里,鲍硕刻苦努力,很早就明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越院士的课。在课堂上,老先生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授,让我对专业知识和研究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我,指引着我为热爱的研究方向而不懈努力。”从北理工学子到担当重任的一线航天人,鲍硕在北理工精神的浸润下,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探索。
“世如焚炉,人似柴薪。在我们能够燃烧的时候,还有一件事、一份事业让我们想要为之奋斗、付出,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2021年的春节,虽然没能和家人团聚,但守着“天问一号”过年,鲍硕觉得自己很幸福。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航天领域,还有很多和鲍硕一样矢志奋斗的北理工校友,他们正在用熊熊的青春之火点亮祖国的航天事业。衷心祝福每一位北理工人向着浩瀚太空,勇往无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鲍硕:首位90后女性“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
相关推荐
- 北理工人文学院喜迎2021级本科新生
- 北京理工大学举办2020年寒假留校学生春节联欢会
- 北理工学术期刊中心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人物特写】谢侃:肩负责任,做踏实成长的北理工“青椒”
- 北理工人力资源部党支部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
- 北理工机电学院召开2021年招生宣传出征动员会
- 北京理工大学2020级新生体检工作圆满完成
- 学党史,微党课开起音乐会
- 孙彪:守好平凡岗位,让党旗高高飘扬
- 教育帮扶再助力,促提升——北理工教师再赴方山县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帮扶指导
- 北京理工大学林德福教授荣获“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 北理工保密办公室开展非涉密敏感材料集中销毁工作
- 北理工梁军、王成教授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北京理工大学举行王大森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 北理工学子在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获佳绩
- 北理工自动化学院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北理工教学运行与考务中心党支部开展集体学习
- 北理工召开“本科专业与课程建设”专题会议
- 北理工志愿者助力服务世界园艺博览会
- 北理工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新闻公告
- 以德为先促进“四融” 以德聚力提升“四度” 03-16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第五轮巡视第一批进驻完成 03-15
- 她,让思政课“虹”起来! 03-15
- 北京冬奥中的“特立”担当 03-15
-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座谈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03-14
- 奋楫扬帆正当时 凝心聚力谋新篇 03-13
- 美丽北理工,劳动最光荣! 03-12
高考招生
- 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SQA-HND项目中心2013年招生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