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合作签约仪式暨《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丛书》英文版新书发布会举行
10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了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合作签约仪式暨《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丛书》英文版新书发布会。本次活动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和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组织。活动的举行,标志着北京理工大学英文国际期刊建设和学术出版国际化进程迈上新台阶,对加速学校“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深化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彰显国家航天事业主力军担当、坚实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有力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叶培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副院长葛玉君,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杨亚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一所行业管理处处长冯峥英,Science| 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亚洲业务负责人初晓英,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中国区图书业务总监李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发与市场部部长初海彬,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何洋、党委书记孔延辉,北京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杰、总经理杨志坚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出席活动的期刊编委代表有北京理工大学医工融合研究院副院长邓玉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师杨宏,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永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部总师龚自正,空间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崔万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红,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张晓敏,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王兆魁等。英文版丛书作者代表有中国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总师谢军,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师孙泽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副部长王大轶、副部长陈琦、总师苗建印、总师尤睿、王耀兵研究员、张华研究员等。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丛磊主持。
杨亚政致欢迎词,祝贺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英文国际期刊的协议签署和《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丛书》英文版新书的发布,并表示英文国际期刊的建设是学校建设“双一流”学科、办学国际化和学术成果国际化的又一重要举措。
期刊执行主编邓玉林教授表示,航天科技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Space期刊聚焦国际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的前沿领域。在此背景下,自己将带领编委会和期刊编辑部全力为世界航天学术界作者和读者们做好出版服务。期刊副主编邹永廖研究员、期刊编委杨宏总师、龚自正总师、刘红教授、崔万照研究员、张晓敏教授、王兆魁副教授等均表示在叶培建院士的领导下,一定做好编委工作,恪守编委职责,全力为 Space 期刊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洪太表示,世界一流宇航企业,需要世界一流期刊;世界一流大学,同样需要世界一流期刊。 Space期刊不仅仅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它属于中国,更属于全球航天学术界。研究院将与北京理工大学竭力合作,为打造航天领域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而奋斗。同时以此为契机,双方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与学术交流,为早日建成航天强国、科技强国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张军院士表示,国际期刊矩阵群建设和出版国际化是学校“双一流”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的集中体现。期刊在叶培建院士、邓玉林教授和全体编委和作者们的努力下,秉承定位一流、面向一流和服务一流的理念,必将为促进全球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世界航天的共赢与发展做出贡献。
叶培建院士表示,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Space期刊为国内学者和国际同行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中国航天人以开放的胸怀共享中国航天科学新发现和创新性成果。丛书作者团队涉及中国航天的诸多领域科学家,内容极具中国特色,水平彰显中国实力。做为科学家,应出版更多高水平书籍,不断为全球航天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会上,张军向期刊主编叶培建院士和执行主编邓玉林教授颁发聘书。
叶培建院士和邓玉林教授向编委代表颁发聘书。何洋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丛磊代表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期刊合作协议。
叶培建院士、葛玉君、丛磊共同为新书揭幕。丛书主创团队代表谢军总师和张华研究员表示,丛书的英文版是对中文版的补充、提炼和升华。希望英文版丛书的出版能对世界航天学术界的专业读者、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和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将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共同完成期刊目标管理、宣传管理、经营管理等工作,将继续以国际期刊和图书国际出版作为桥梁和纽带,发挥学术期刊和精品学术著作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提升中国科技的世界影响力,为中国“科技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持续贡献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合作签约仪式暨《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丛书》英文版新书发布会举行
相关推荐
- 跨学科学术论坛,带来创新思维碰撞
- 科技抗疫,理工先行
- 北京理工大学一批课程、教材分别获评2019年北京高校 “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 孙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彼此成就
- 北京理工大学河南招生组召开2021年招生工作动员部署会
- 北理工孙逢春院士牵头组织完成第三轮面向冬奥环境新能源汽车极寒测试
- 创新·成长,北理工校长张军院士走进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 名师引领寻真迹,朋辈同行赤子心
- 北理工研究生院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五次集体学习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第五轮巡视第一批进驻完成
- 北理工计算机学院联合中科创达举办寒假实践课程开课仪式
- 国庆盛典仿真与新时代历程
- 教育帮扶再助力,促提升——北理工教师再赴方山县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帮扶指导
- 北理工召开春季学期第三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 北理工召开2020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点会
- “天地之美 万物之理”,北理工成功举办物理“公众科学日”
- 北京理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开展“助力垃圾分类,践行光盘行动,共建宜学宜居校园”主题党日活动
- 北理工举办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首场宣讲会
- 北京理工大学获批建设“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
- 北理工召开2019年本科招生工作总结会
新闻公告
- 以德为先促进“四融” 以德聚力提升“四度” 03-16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第五轮巡视第一批进驻完成 03-15
- 她,让思政课“虹”起来! 03-15
- 北京冬奥中的“特立”担当 03-15
-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座谈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03-14
- 奋楫扬帆正当时 凝心聚力谋新篇 03-13
- 美丽北理工,劳动最光荣! 03-12
高考招生
- 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SQA-HND项目中心2013年招生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