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百家大讲堂”ONLINE系列学术报告开讲啦!
为在疫情期间给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在线学术报告资源,拓宽学术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培养科研能力,研究生院精心筹备谋划、推出了百家大讲堂ONLINE系列学术报告,邀请著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直播方式为广大师生做在线学术报告。
5月21日上午,百家大讲堂ONLINE系列学术报告正式开讲,并通过学校官方B站进行直播。首场报告邀请了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报告的题目为《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5月22日下午,邀请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报告的题目为《北理-中国电动车辆之源》。副校长魏一鸣,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主持。两场报告会中,青年教师40余人在研究生教学楼创新基地报告会现场参会,近1.8万人通过北理工官方B站观看直播并参与互动。
报告会上,魏一鸣、王军政分别简要介绍了主讲人单忠德、孙逢春院士的研究方向、学术贡献和获得的主要荣誉,并代表学校向两位院士颁发了北理工“百家大讲堂”证书。
单忠德院士从数字化智能制造的发展状况、制造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讲解,讲述了中国制造强国战略与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总结了我国2012-2018年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制造业重点发展的相关问题。他讲到,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进程仍处于规模发展优势强化阶段,质量效益亟待提升。随后分享了两个国内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成功案例:数字化无模铸造复合成形技术与装备、筒子纱自动染色数字化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提出我国仍需大力发展铸造行业数字化绿色设计、先进铸造成形工艺、绿色制造装备等研发服务及成果转化工作。最后,他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相关政策及影响未来制造竞争力的因素,指出未来发展数字化、精密化、绿色化、成线化和生物化将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我国需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他强调,人是创新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主体和灵魂,智能化、绿色化和人性化是数字化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趋势。
孙逢春院士从新能源汽车科技趋势与国家政策、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科技新趋势,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忠诚、执着与担当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技术路线和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就。他讲到,北京理工大学在服务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定义了智能网联新能源车辆、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三大系统技术,完成了奥运会、世博会等四大国家重点工程,建立了新能源汽车运行国家大数据技术平台等。针对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孙逢春院士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新能源汽车科技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强调必须实现对“卡脖子”短板技术与产业的自主可控。最后,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勉励广大师生,以科技工作者的忠诚、执着与担当,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抢抓机遇,知难而上,敢为人先,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会的青年教师在直播现场、线上师生在网上积极踊跃提问,两位院士分别一一回答,并为研究生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提出指导建议,同学们纷纷留言对两位院士的精彩报告和耐心解答表示感谢。
北理工百家大讲堂旨在为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水平而开设。在百家大讲堂ONLINE系列学术报告中,同学们通过直播观看报告会并互动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生院后续将协同各学院、部门等持续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按交叉学科、科学前沿、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空间生命、经济学前沿理论等专题开展系列报告,为师生在疫情期间提供优质学术资源,有效促进我校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和学术水平提升。
附:
单忠德院士简介:
单忠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院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数字化机械装备与先进成形制造技术研究,在自动染色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无模铸造复合成形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推动纺织、铸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与重大技术装备创新。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SCI、EI收录论文8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其中美国、日本、欧洲等国际发明36件。培养博士、硕士38人。兼任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保与绿色制造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副组长等。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逢春院士简介:
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府顾问、科技冬奥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组组长,曾任国家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北京市首席专家、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等。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与驱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提出并创建了中国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系统、车联网等系统工程技术体系。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北京创造十大科技人物”等荣誉称号。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及省部级奖多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理工大学“百家大讲堂”ONLINE系列学术报告开讲啦!
相关推荐
- 推广多模式授课 发力创新素质培养
- 用青春的脚步丈量小康路上的中国,北理工推出“小康路上看中国”系列公开课
- 北京理工大学获评九项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 北理工师生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
- 北理工校长张军赴河北省石家庄市调研
-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学子“居家科创”这样搞!
- 聚焦“三全育人”,强化示范引领
- 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荣获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菁青化学新锐奖”
- 北理工召开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
- 【新闻特写】求是书院:有力打出学风建设“组合拳”
- 北理工光电学院举办“安全生产月”专题讲座培训会
- 彭一苇、李小平、陈朔鹰:用“286”电脑,为北京亚运会上做出世界先进“信息系统”
- 北理工五个“职工小家”荣获市总2019年“职工暖心驿站”称号
- 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第二届科普达人秀决赛
- 北理工合作与发展部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暨专题党课学习会
-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带队到校检查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工作
- 北理工在北京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喜获佳绩
- 一封对北理工时代新人的感谢信
- 多线协同助力北理招生,“圆梦宁夏计划”系统推进
- 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0年本科生开学典礼
新闻公告
- 以德为先促进“四融” 以德聚力提升“四度” 03-16
-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第五轮巡视第一批进驻完成 03-15
- 她,让思政课“虹”起来! 03-15
- 北京冬奥中的“特立”担当 03-15
- 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座谈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 03-14
- 奋楫扬帆正当时 凝心聚力谋新篇 03-13
- 美丽北理工,劳动最光荣! 03-12
高考招生
- 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SQA-HND项目中心2013年招生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理工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