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服装学院 > 新闻公告 >

北服教师杜尽知设计三星堆祈福神官系列盲盒

2021-05-07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新闻网

  五一假期,位于四川德阳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再度成为热门“打卡点”,首日迎来超15000名游客。因考古新发现而走红的三星堆,不仅让三星堆博物馆成为了旅游界的“顶流”,也让文创周边产品,纷纷爆火出圈。其中,“三星堆·祈福神官主题盲盒”便是今年最受追捧的文创产品之一。

  

  2019年5月,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杜尽知收到了三星堆博物馆以及产品策划方宇宙尘埃(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邀请参与并展开了这套主题盲盒的设计工作。这套盲盒选取了5个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形象,分别配以人设,强调其天人合一、人神互通的灵气,打造出一个青铜时代的“偶像天团”。2020年,该设计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设计师简介

  

  杜尽知 三星堆祈福神官盲盒系列主设计师。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现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系。曾参与过多部好莱坞电影的影视特效以及动态预演的制作,主要从事三维数字艺术与技术、虚拟现实方向的研究。

  

  青铜大立人像头戴花状高冠,衣着纹饰繁复精丽,威风凛凛,气质不凡,有着夸张的眼、耳、手。专家据此推测,其身份应是国王兼大巫师这一类的级别,是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为一体的领袖人物。在创作过程中,青铜大力人也是最先被设计师设计出来的,通过提炼其精美的服饰形态及形象姿态特征,保留了大立人的“原味”,同时调整其身体和五官大小比例,让造型显得更加可爱。

  

  在这个“偶像天团”中,设计师精挑细选了它——青铜戴冠纵目面具,作为妥妥的C位。这件面具既非单纯的“人面像”,也不是纯粹的“兽面具”,而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巨大的体量、“千里眼”与“顺风耳”都是为了强化其神性,它有可能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联系其夔龙形额饰造型,专家推测该造像依据或是从蚕丛和烛龙的形象而来。由于纵目文物本身只是一个面具,并没有身体动态作为参考,因而设计师原创了一个动作造型,即双手合十许愿状。

  

  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我们的“金面使者”。金面罩是用金皮捶拓而成,依头像造型,贴在青铜人头像上,颇显尊贵。在创作过程中,设计师还借鉴了铜持璋小人像跪坐祭拜状的姿态,去强化描绘了身体的纹样,赋予其潮玩的特质。

  

  铜花果与立鸟,鸟头上扬起三支冠羽,羽尖各穿一孔,藉由此表现冠羽尖部的彩纹。尾上翘,尾羽向上下各三支,状如孔雀开屏。该铜鸟或是挂饰在某一株神树上的挂件。上古先民认为太阳东升西落,是以鸟为载体,因此,很多民族都将鸟的形象作为太阳的象征。三星堆出土众多铜鸟,象征着古蜀先民对鸟的崇拜,其实质应是崇日。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对该造型反复讨论、琢磨、推翻了很多方案, 因为既想要努力抓住它的神韵,又想表现出更多呆萌的趣味感,并赋予新形象高度的辨识度,于是便有了最终的铜鸟形象。

  盲盒的材质与涂装,设计师也在原始文物的基础上进行了再设计,保留了文物结构缝隙与轮角处的锈迹的同时,将块面结构的颜色压重强调其金属质感,使得整体涂装明度对比强烈又不失厚重感。

  

  设计师杜尽知说,很荣欣能够参与到这次盲盒的设计当中。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都能让我们惊叹于先民们的智慧结晶。对于这一次盲盒的设计,与其说是创作,倒不如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的深度学习。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宝贵“财富”而感到骄傲。敬畏、尊重并欣赏我国先民的智慧结晶,增强文化自信,是教师立德树人和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之一。了解、学习并更好宏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作为教师身体力行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重要途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服教师杜尽知设计三星堆祈福神官系列盲盒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