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服装学院 > 新闻公告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公开课 ——刘瑞璞教授解读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2020-11-30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新闻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全面落实校党委的部署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内容和要求,11月27日,由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学学术带头人刘瑞璞为学院教师主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示范教学公开课。刘瑞璞教授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称号。同时担任北京市市级思政选修课主讲教师。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观摩听课。

  刘老师首先以三个关系作为问题导向:一是非政治课的课程思政与教师的关系;二是非党员的课程思政与教师的关系;三是专业课内容与思政课内容的关系,对课程思政的意义、内涵和形式做了概念梳理。同时对当下依旧将课程思政和专业教学抱有对立思想的问题提出了警示。刘老师严肃地表示,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一种新形势,如果没有这种意识,不能适应形势,将面临被淘汰的结果。所以推进课程思政是必须的,是不能讲条件的。要先认清课程思政是什么,再弄清课程思政要做什么,最后才是课程思政怎么做,怎么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与发展。

  之后,刘老师进行了《旗袍的结构演化》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公开课,内容以年代和款式为序,向老师们详细地介绍了分析了各个时期中国传统服饰旗袍的结构特点。同时根据各时期的结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去深入挖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旗袍结构与纺织工业间的逻辑关系。因早期的服装结构受制于织机幅宽的限制,呈现出结构线丰富的特点。之后,随着纺织工业的进步,幅宽的制约越来越小,结构线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刘老师对这种现象共性的概念进行了提炼:这种结构线多与少的背后都来源于共同的结构体系,即中国传统的十字平面结构。而传统十字平面结构的精神实质,是敬物尚俭、俭以养德的中国传统文化。刘老师通过个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中国传统女装服饰旗袍的结构变革为实际的教学内容,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把中国传统服装结构与中国博大精深的道德内涵进行充分的融合,为全体老师做了一堂生动的、没有课程思政痕迹的课程思政课。让在场的老师们对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实际操作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整个公开课示范过程中,刘瑞璞教授以丰厚的学识、诙谐的语言,在传授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以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学术的理念去影响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让大家对如何讲好课程思政建立了意识,增强了自信。老师们纷纷表示,能够有幸聆听刘教授的思政公开课受益匪浅,公开课让大家对课程思政的政策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明确了设计课程思政的方法。对教师在未来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本次公开示范课更是对学院教职工在三全育人教育上的一次启发。促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乃至日常行政工作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和各个部门协同育人的功能,对学院在未来形成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思政格局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公开课 ——刘瑞璞教授解读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