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在北外成立
2021年6月25日,在举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首批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际教育分会顾问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教育分会理事长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赵刚等出席会议,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会员代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作者及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商新时代中国国际教育的发展大计,共祝“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首批新书正式出版。会议由丁浩主持。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的批复》。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王定华任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第一任理事长,丁浩、马莉、王芳、刘华蓉、邹正、陈海东、秦和、彭双阶等8人当选副理事长,丁浩、刁雅俊等35人当选常务理事,张东升当选秘书长,苑大勇、李国辉当选副秘书长。
随后,顾明远、王定华、杨银付共同为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揭牌。王定华向国际教育分会顾问、副理事长、秘书长颁发聘书。
会议举行了“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首批新书发布仪式,顾明远、王定华、杨银付、王芳共同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新书揭幕,并向作者及读者代表赠书。
王定华以“阐释‘一带一路’教育文明,擘画国际教育未来”为主题致辞,他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教育需要认真研判,准确定位,化危为机,做到不忘初心、不褪底色、不断“根”、不丢“魂”。王定华以“四要”高度概括了国际教育分会的发展理念和工作目标:要不忘百年初心,服务复兴伟业;要不褪中国底色,彰显世界水平;要扎根中国大地,体现兼容并蓄;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王定华对国际教育分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及要求:一是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顶层设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基本方略,立大德成大业;二是紧紧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立新功成新局;三是紧紧围绕加强我国国际教育传播能力建设这一基础工程,立新言成新风;四是紧紧围绕打造国际教育新高地这一使命担当,立新貌成新果。王定华认为,要从学术、服务、实践、规范、模式等方面坚持创新,引领垂范。
王定华强调,国际教育分会要立足新时代,树立新目标,谋划新篇章,时刻研判世界教育主流发展趋势,不断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为我国国际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学术引领。
顾明远指出,中国的国际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外语特色到中西融合的课程体系和学校文化,逐步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关于国际教育的历史定位,顾明远表示,中国的国际教育要承载中国教育现代化先行者的历史使命,一方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热爱和平的中国人。中国教育学会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国际教育分会,很有必要,生逢其时,适逢其地。国际教育分会的成立,必定会促进我国国际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杜柯伟祝贺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正式成立,祝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首批新书正式出版。他强调,中外人文交流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支柱和基础,日益发挥着国家关系稳定器、务实合作推进器、人民友谊催化器的重要作用。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的成立为教育领域的中外人文交流注入了新力量。他建议,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入国际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作为国际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合作,形成开展国际教育的强大合力,倾力打造国际教育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做出贡献。
杨银付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对国际教育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国际教育分会的成立是众望所归,也恰逢其时。杨银付从组织开展学术研究、研制专业评价标准、促进教育交流合作、开展师资培训、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等方面分享了关于分会定位和发展思路的构想。他用“四个坚持、四个提升”对分会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第一,坚持政治建会,提升引领力;第二,坚持服务立会,提升贡献力;第三,坚持学术兴会,提升竞争力;第四,坚持科学治会,提升保障力。杨银付表示,希望大家在王定华理事长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诚团结,为我国国际教育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大会设置了主旨报告和专题论坛。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谢维和教授作了题为“从‘仰视’到‘平视’——浅谈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新取向”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正在从“仰视”走向“平视”,这对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定位、取向与任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坚持改革开放与国际化,不仅要注重中国特色与改革开放的协调,同时还要注重“向西看”与“向南看”的协调;二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紧抓国际教育领域的话语权;三是要认真总结高水平教育实践的经验与成果,开展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以“发展国际教育,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提出,中国要融入和影响全世界,要广泛参与、主导和领导国际事务,就要重视对下一代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他认为国际教育应该率先重视全球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王殿军结合清华附中国际教育培养,呼吁教师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意识,要把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理念融入到课程和活动中。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教授担任理事长,分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分会将致力于开展学术研究、研制评价标准、促进交流合作、开展师资培训,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聚合国际教育研究、国际教育实践力量和资源,服务和推动我国国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联系、沟通行业、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纽带和桥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在北外成立
相关推荐
-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合作指南》正式发布
- 北外全面启动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
- “两个遥远国度之间的亲密接触——中保建交70周年主题展”在北外附校开展
-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时代网络教育发展高端论坛暨网络教育学院成立20周年会议举行
- 我校曲强副教授被评为“首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个人”
- “重新审视当代美国”学术论坛举行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 北外举办第十五届“外研社杯”运动会
- 我校举行硕士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聘任仪式
- 第三届(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暨第17届英汉语篇分析研讨会举行
-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 我校“抗战疫情,北外网课支持停课不停学”项目获评2020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 新时代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外语人才倡议书 Telling China's Stories Well: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Storytellers for
- 北外七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 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 北外“加强新时代教材建设”系列讲座开讲
- 民盟北外支部荣获民盟中央表彰
- 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2020年视频理事会议举行
- 北外“多语言电话翻译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
- 我校主办“越共十三大后的中越关系”学术研讨会
新闻公告
- 北外党委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 03-15
- 北外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 03-15
- 北外举办“庆祝三八、筑梦冬奥”系列活动 03-08
- 北外薛庆国教授在阿拉伯媒体撰文讲述中国奥运故事 03-07
- 北外召开非通用语口语入门系列教材工作推进会 03-07
- 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5
- 北外获批5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03-04
高考招生
- 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