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菲”一般的精彩

2022-03-02 0 新闻公告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新闻网

“菲”一般的精彩

——记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生物类创新实验班吴菲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晚上十点多,生命科学学院420会议室仍旧灯火通明,一番热火朝天的讨论场面。吴菲和她的团队正在积极备战“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现场赛。

经过这么多轮的磨砺,终于到了总决战了,“我和团队都很有信心,但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要对每个细节进行再完善,这几天,我们团队从早到晚都呆在一起,力求做到最好。”吴菲说。

“育”出来的创新种子

吴菲是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生物类创新实验班学生。刚入学时,当一部分同学还在大学自由的氛围里寻找发展的方向时,吴菲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清晰的规划。

入校时学校组织的各类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让她对创新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轻人就得有闯劲,大学有着无限可能,我得好好抓住这大好的机会。”

大一时,吴菲就选修了《大学生创业实训课》,通过学习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聆听创业成功的校友的创业经历,与往届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成员分享交流体会,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在她内心慢慢萌芽。

越是投入,吴菲越觉得创新创业就像一场“心灵自由的旅行”,但这场“旅行”之初却不顺利。大一下学期她报名了学校“三创赛”,因为项目选题和所做的计划书过于理想化,最终没有进入决赛。

为了让“旅行”更有保障,吴菲主动学习产品、运营、创业教育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向其他优秀的创业团队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建赴六安市梅山镇小南京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调研“小南京村模式”。

除此之外,吴菲还加入了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办公室担任学生助理,这期间她不仅学会了很多办公技巧,还提升了协调能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0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吴菲加入了“蚁巢伞”团队,主要研究行业领先的鸡枞菌人工驯化技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在这里,她获得了更多历练的机会。

备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期间,吴菲和队员们每天都认真梳理项目逻辑、修改商业计划书、练习答辩技巧、完善PPT细节。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细节还历历在目,用队员的话说:“真的像一年只做了这一件事”。

每一次打磨都要重头再来,但是她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算第二天要比赛,她们也能用一个晚上创造奇迹。吴菲说,去年“互联网+”省级决赛前,凌晨四点半,我们还在一句一句梳理答辩稿逻辑、修改答辩PPT。

2020年11月,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团队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银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进入该项赛事国赛现场赛。

“磨”出来的历史突破

有了前期比赛的经验,2021年初,吴菲又开始同时准备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三创赛项目内容和以前的比赛完全不同”,吴菲说:“这个比赛需要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她联系了专业互补的五位同学组成团队,用全新的电商理念赋能生物菌剂销售和技术服务,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内容,让她们在省赛就受到了好评。

2021年7月,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全国总决赛在云南昆明举行,全国共有96000余支队伍参赛,185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共评出特等奖15名,吴菲团队的参赛项目《绿林豪杰——生物菌剂克抗性,粮安天下举义旗》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全国第六)、最佳创新奖,也是我校时隔4年再次荣获该项赛事的最高奖项。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作为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吴菲非常期望能够在这场学术竞赛上展示自己参与的课题研究,她选择以“防治植物病害的‘青霉素’——白蚁共生菌来源的新型农用杀菌剂研究”作为参赛项目,并集结了一批对项目内容感兴趣的队员,为了不耽误平时上课时间,她们利用寒假时间梳理项目内容。在导师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实验,获得了一手实验数据,一路披荆斩棘,院赛、校赛、省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正在积极备战即将在四川大学举办的国赛现场赛。

青春是一幅画卷,但一开始它只是一张白纸,关键在于后续的描绘。

在校期间,连续三年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直博保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吴菲的大学生活是精彩的,正如她朋友圈中的这段话:比赛就是科研工作的一个缩影,以好奇心、求知欲为开端,搜集资料、开展研究为过程,认真严谨对待每一步、每一个细节,才能经受住考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菲”一般的精彩